分享

郁达夫《沉沦》:信仰塌房,归属难寻

 寒武幽兰 2022-05-26 发布于山东


好久不读郁达夫,读书时曾为郁达夫《故都的秋》而流连忘返,因为他写的是北方的秋天,彼时在外求学的我,对北方的故乡甚是怀念。他的抒情,他的忧郁,仿佛潺潺流水,流淌在人的心尖,触碰到人最柔软的部分。

我记得以前是读过《沉沦》的,以前只觉得郁达夫感性,但很奇怪,这次读,我觉得完全把我印象中的郁达夫给破坏掉了,或许是长大了一些,对文本所记之事的了解比以前更深一些,我大呼,郁达夫笔下这个人简直是又恶心又会找借口,怪不得大家都说这就是个“零余人”。

《沉沦》篇幅不短,发表于1921年5月9日,是郁达夫的代表作。郁达夫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爱国志士,他曾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1945年被日军杀害。他的写作风格沉郁细腻,抒情性浓厚,受日本“私小说”之风影响,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自叙传小说”的典范,如《沉沦》《春风沉醉的夜晚》《迟桂花》等等,散文《故都的秋》也别具一格。

这篇小说其实就是在讲一个在日本的留学生,因为信仰塌房,人生苦闷,抑郁成病,囿于个人情欲而不能自拔,也无法开脱,最后自戕的故事。这个人是病态的。

开始郁达夫交代,这人是为了自由与学校专制作过抗争的,也是很有志气的小伙子。家庭基因又好,大哥是进士,还带他出国留学,他自己也争气,在日本考上的大学也不错。

但问题出现在竞争不大,居住环境优美,所以他饱暖思淫欲。从早上被窝犯罪吃鸡子牛乳,到看见女同学脸红说不出话,到偷看旅店老板女儿洗澡,到在草丛偷听一对男女偷情,最后到妓馆去喝酒作乐,一步步滑入对自身情欲无法自拔的深渊。

这深渊自然是有大时代的原因。

主人公参加过反对专制的自由抗争,看得出是五四进步青年,但五四落潮后,时代没有赋予这些进步青年以新的信仰,国家仍然弱小,所以他自然生活于没有信仰,也面对着无穷尽的“日本人瞧不起支那人”的时代氛围里。

这深渊更有他自己的原因。

一方面,他性格消极,和周围的人以及自己的亲人全部疏远或绝交,他没有人可开解他。

我就非常纳闷了,一开始他去学校时,也是日本学生领他去的学校呀,纵令当时有很多日本人当时瞧不起中国人,但总有些许例外是可以交往的,可他和周围的同学全部疏远。那和日本同学疏远也就算了,和中国留学生们总该抱团吧,他去找人家谈过几次,谈话不太投机,就开始疏远、绝交。

和日本同学、中国留学生绝交也没什么,反正都是外人,那和自己兄长总应该情谊深厚吧,毕竟是兄长带他来长见识的。结果和兄长闹了不愉快,也要绝交,还从医学转到人文学科(医学是兄长让他选的)、郑重地写了绝交信,不给自己留后路。我真的觉得这人太偏激了。

另一方面,他不懂得如何处理观念与生理本能的关系,他用自己的观念生生把自己逼入绝境。

虽然他是参加过五四的进步青年,但是他骨子里还是留着封建思想的余毒。封建思想说,“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他每天早上在被子里犯下的是“罪恶”,他认为与女性说话、交往都有罪,但他又没有办法控制这个欲望,所以一边贬低自己,一边报复性沉溺情欲之中。因此,他思想和行为的矛盾把他整个的精神状态拉入一个不可控制的下滑坡里,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如果他身边有人能够告诉他,这些现象都是人的生物本能而已,并不是天生的罪恶,他需要做的是疏导自己的苦闷情绪,从苦闷中走出来,面向阳光,那他的结果就不会是自沉于汪洋大海。

他是一个信仰塌房,没能建立起新的信仰的人,所以他一直怪祖国不够强大,太弱小。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更会加剧这种惆怅,他找不到归属感。有信仰的人,是有归属感的。

突然觉得,“零余人”也是可怜的,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的只有苦闷、麻木和病态。

郁达夫的笔,细腻地把这种病态挥发了出来,哪怕是抑郁患者,也能有自己的声音。而这声音,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面对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如何去认识和处理,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归属,是非常大的命题。

我突然理解了,郭沫若称“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郁达夫或许自我风格沉郁,但也通过自己的独特刻画出了那批受到伤害的青年们的身影。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青年不应苦闷,不应麻木,不应迷茫,要在积极的引导下,树立坚定的信仰,找到自己的归属,奋力投身于终生的事业。

还好还好,祖国已强大,青年正当时。

END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