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峤与江州》:田余庆先生的未竟之作

 濠上三寻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田先生原本​计划在新版《东晋门阀政治》中增添《温峤与江州》一节,字数2到3万,主要考证温峤在江左的走红以及他对江州留下的影响。

江左政权建立之初,门阀政治格局同步上线。东晋朝廷从诞生第一天起,就走上了皇权政治变态之路。

“王与马,共天下”是门阀政治1.0版。作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葩体制,它刚长出就不被多数人接受,最不乐意的自然要数司马睿。

他邀王导同登御床,原只是拉拢之举、缓兵之策,等到羽翼丰满、权力在手,再将对方一脚踹开。龙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元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起用寒人刘隗、刁协,发“免僮客者”为兵,贬抑士族,伸张皇权。

正当他磨刀霍霍向门阀时,王敦从上游挥师东下,直接给元帝来了个“清君侧”。

司马皇室对王氏兄弟的打压,催化了王敦的谋逆之心。

去掉元帝的左膀右臂后,皇权变得更加微弱,王敦则登上了权势最高峰。

行废立之事,只在他一念之间。

王敦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司马睿被修理没多久,就抑郁而死。接任者明帝便成了王敦下一个修理的对象。

明帝不像其父,远离士族,依赖寒庶。他重用郗鉴、桓彝以及温峤等人,尽管这些人在当时还只是次等士族或流民帅,但比刘隗、刁协辈更亲近士族门阀,因而更容易团结后者势力。

温峤便是在平王敦叛乱中崭露头角。

太原温氏,地位不显著,温峤本人据说还貌寝,这在极其重视门第和长相的两晋,简直可以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奇怪的是,温峤南来没多久,就成功跻身于东晋政治核心圈,无论是明帝,还是王敦、王导,亦或外戚庾亮,甚至陶侃,皇室、高门、军阀中的代表人物都喜欢他,都与他建立了深厚的交情。

是什么令他打破出身与相貌壁垒,快速在江左走红?

高超的情商,出色的口才,非凡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天生的外交家。

他游走于皇权、贵族和土豪之间,孜孜不倦地弥合两两之间的矛盾,小心翼翼地维持三股势力的平衡。

门阀政治本是不同利益集团联合执政,就像田先生形容的股份公司。股东间发生利益纠纷属家常便饭,有时动手动脚也在所难免。只要不发生挤兑、独裁、血并,每个股东都安于自己的位置,保持表面的和谐,公司就不会轻易垮掉。

这时,能维持这表面和谐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明帝死后,幼小的成帝继位,庾亮、王导、郗鉴、温峤、桓彝共同辅政。

苏峻、祖约等人在平王敦叛乱时立有大功,原以为能像郗鉴一样得到重用,结果却无缘托孤大臣行列。对此,他们一直耿耿于怀。

再加上庾亮常以高门贵胄自居,轻视他们的流民帅身份,对他们不是白眼就是打压。还“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苏峻来京,欲剥夺其兵权,使其沦为任人宰割的光杆司令。

苏峻整日不遑宁处,对庾亮及东晋朝廷的怨气与日俱增,再加上手里有兵,暗暗生起造反之心。不反,会被折腾死,反,不但有活命机会,还可能取庾亮而代之。

苏峻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先是怂恿同样受挫的流民帅祖约,赢得对方支持后,挥师东下建康,直捣黄龙。

庾亮反应敏捷,光速遁走。

京师群龙无首,兵力不足,人心涣散,很快沦陷。

当东晋这家公司再次面临倒闭时,温峤挺身而出,他努力说服陶侃(陶侃同样没有进入托孤大臣行列,同样心怀不满,也许,同样有不臣之心)出兵,成功扭转局面,挽救江左政权。

苏峻之乱平定后,东晋这块大蛋糕被重新瓜分,陶侃占据上游荆州,庾亮退据豫州,王导掌控建康所在的扬州,郗鉴经营重镇京口…

温峤,作为各阶层势力之间的调节人,其所辖之地,正好是位于上下游之间的江州,一片在地缘政治上起缓冲作用的关键区域。

田先生从当权门阀和地理割据两个关键点切入,对王导、郗鉴、庾亮、桓温、谢安等门阀执政者以及他们占据的地理空间,缜密探究,细细考证,钩沉索引,一点一点编织出高清详实的东晋门阀格局及地缘政治版图。

在我们眼里,这幅杰作近乎完美,可在田先生看来,它还有瑕疵,那便是“温峤与江州”的缺漏

先生一心想补上这阙,基本思路和内容都已想好。无奈体力不支,终于作罢。

《温峤与江州》,和温峤本人一样,四处周旋,精耕细作,苦苦酝酿,蓄势待发,等到真要登台唱主场时,却倏然幻灭。

他们都走了,只留我,意难平。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也许此刻,田先生正和温峤秉烛夜谈。

也许《温峤和江州》,正在另一时空书写。

也许,它早已被书写。

也许,它不会被书写。

也许,将来,我会书写。

也许,我也等不到那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