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的内阁制度是皇帝和宰相之间的一场斗争,以皇帝的胜利告终

 炫叶楓雪 2022-05-26 发布于广东

全文共1423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如果说,丞相是支撑着明朝之前的朝廷官员,那么,在明朝,内阁和军队就是朝廷的核心,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皇帝的领导之上的。

明代内阁经过一轮轮的改革,渐渐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与皇室的争斗中,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有时候还能独当一面,可是皇帝依然可以掌控整个内阁。

这为后来的清政府建立军事机关,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在明代,永乐朝与嘉靖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内务制度的日趋完善,是以皇帝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团体真正的掌控者。在帝王和君王之间的争斗中,皇帝又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内阁?

一、宰相入朝

从开国到现在,朱元璋一直在努力强化自己的权力,在胡惟庸的帮助下,他推翻了宰相的统治,改为了御林军。

由此,以皇帝权力为中心的监察体制也就成了明代的一种“特色”。朱棣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在政治上却是相当的放松。

这是因为他刚刚继任,朝堂上的大臣们虽然对他颇有微词,但大部分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不肯合作,这是对皇帝权力的一次致命的冲击。为此,出现了一个专门的“内阁”。

永乐朝,内务府是专门制定的,从翰林中挑选出优秀的人才,然后再加入内阁,而要想当上阁员,首先要经过永乐陛下的同意,也就是说,你要无条件地支持皇上。

二、体制改革

不过,虽然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但也不代表着明廷就能独揽天下,永乐朝,内阁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擅长平衡的明君当然也不会让这样一个小圈子溜走,所以东厂才会显露出来,不光是内阁,就连曾经的御林军也在他们的监控之下。

到了嘉靖,就有了第一任宰相,也就是内阁的首脑。然而,与宰相们的地位相比,内阁首辅在这一群人中只是一个领袖。

他和其他官员没有任何的联系,只是听从陛下的命令,接受东厂的监视。要说内阁大臣都是宰相,那就是“阉割版”了

三、皇权的支持

封建时代的发展历程,就是君权的博弈过程,皇帝的统治并不是一个人就能统治整个世界的,因为他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所以他必须接受皇帝的监管。

在明廷的内阁中,有的甚至活不过一年,有的却能胜任几个,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完全被皇上控制的组织。嘉靖和万历两位帝王,敢于几十年不上朝。

就是在幕后操控着一个小小的内阁,而内阁已经发展了好几代,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即使到了明代中叶,内阁势力扩大,也能由太监来制约,而内阁只是宰相制度被废止之后的一个分支。

明朝的内阁,以及后来的清政府,都只是一个“外廷”,负责收集官员的意见,听取民众的意见,执行皇帝的命令。

在朝堂内,又设有“内廷”,包括太监和监察机关,监督百官,并对内廷进行管理,内、外两院的联合首脑均为“内廷”。

若要说明代的内阁体制,那就是“宰相体制的演变,以大臣之间的权力划分,以皇上的最后决定为基础。”

从永乐时期的定型定型,到嘉靖时期的第一任宰相,到后来的朝代,内阁制度逐渐趋于完善,能够自行管理国家事务。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皇室的责任之上。

皇帝控制着阁员的任命和最终的决定,同时也是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在封建制度的历史长河中,皇权和臣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而皇帝权力则是对君主权力的全面打压。

清政府设立军机局,代表了中国封建主义的巅峰,而明廷的内阁,则是对皇权走向巅峰的一次尝试,从一开始,内阁都没有超越皇帝,但是,太监却掌握了朝政,超越了皇室,压制了整个内阁,才真正掌握了大明王朝。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