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成长,从学会拒绝开始

 懿非宇 2022-05-26 发布于湖北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说过: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他说,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有一种成长,叫做学会拒绝。

学会拒绝,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必修课

这门课的本质就是,见证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01  拒绝他人,坚守原则底线


记得,我刚入职场的时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一件事未完,另一件事又来了。
究其原因,是老板觉得我“太好说话了。”
别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都交给我去做。
久而久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能者多劳。”

某一天,在忙碌中出了一点小差错。
结果却是老板的质疑:“你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
当时的我,只感到很委屈。
明明是,我做的事情比别人做的多,可别人拿的工资却比我高。那是不是应该把别人的工资发给我?

从那以后,我便学会了拒绝。
拒绝老板不合理的要求,我才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避免犯错。

毕淑敏在《行使拒绝权》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拒绝是生存权利,是对一个人胆魄和心智的考验,也是一门艺术。”
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人的原则。
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就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02 拒绝内耗 创造成长空间


      人生路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挫折。
      例如:升学,爱情,事业等等。
      你是不是也会这样?  
      经历挫折后,开始焦虑不安,各种胡思乱想。
      觉得人生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不禁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
      当一个人陷入这样的情绪中,说明正在经历“内耗”

       说白了,“内耗”就是一些负面的情绪。
这些情绪带来的困扰,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精力。
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内耗”占据了大部分的精力,剩下的精力又能做什么呢?

停止“内耗”从明确目标开始。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中。
比如,我想减肥,那以减重为大目标,拆分到每周运动4-5次,并落实到每天的运动。
这样拆分的小目标就变成了,每天运动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坚持3-6个月,你会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停止胡思乱想,做好当下的每件事。
每个人的每一天有很多事是必须要做的,比如工作、吃饭、睡觉等等。
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写下来,可以减少胡思乱想的消耗,再努力去完成每一件小事。
你会发现,生活没有那么难。

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学习。
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不断地被重塑,那些“内耗”你的情绪最终会荡然无存。


03 拒绝诱惑,守住最初本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处处充满着各种诱惑,随之而来的是膨胀的欲望。
面对欲望,有多少人会迷失自我?又有多少人会守住本心?

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何而出发。”
很多时候,自己总是认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过得不如他人。
每个人,每一天,不过一日三餐,白天黑夜而已。
过多的追求身外之物,盲目的与他人攀比,只会让生活更加地累。
正应了作家郑辛遥的那句话:“生活累,一小半缘于生存,一大半缘于攀比”。

拒绝诱惑,坚守自己的本心,才能将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04 拒绝安逸,尝试各种挑战


美国作家尼尔·唐纳·沃许说过:“真正的人生始于你走出舒适区。”
当一个人沉溺于舒适区,只会变得懒惰,最终毁掉的是自己的人生。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将青蛙直接放到热水里面,青蛙感觉到烫,会直接跳出来。但是把青蛙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再慢慢给水加热,青蛙就不会跳出来了。等到温度升高,青蛙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它已经没力气跳出来,直到被活活煮死。

当然,如果拒绝安逸,就意味着要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挑战。
这个过程会是一种煎熬,当你努力地去克服,这个过程会让你不断地成长,最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从一件小事做起,每天做一件自己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让自己学会拒绝安逸。


一个人保持美好的样子,就是从学会拒绝开始。
学会拒绝,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