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132天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是《论语》里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什么意思?不同时代、不同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年龄、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

这也正是《论语》的特点。因为是弟子们对孔子言行的回忆,所以很多时候是只言片语,前面没有背景,后面没有交待,除非能启孔老夫子于地下,否则很难弄清他老人家当时具体指的是什么。

这两句话就属于这种情况,关键是这个字怎么理解。

按一般理解,就是请求的意思,求人办事是最普通的意思。按这种理解,君子就要清心寡欲,万事不求人。似乎不过成孤家寡人,不足以成为君子。

君子当然不应该是这种样子,所以有人从这种意思里又发展出另外一种意思,就是把“求”解释成“依靠”。这两句话也就变成:君子做事依靠自己努力,小人却是依靠别人的扶助。

应该说,这样解释明显要高明得多,也有更多正能量,但这种解释还是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我们知道,人做一件事,能不能成功,个人努力当然非常重要,但外在境遇很多时候可能更重要。据说,在释迦牟尼的时代和耶稣的时代,像他们一样做类似事的人还很多,但只有他们取得了成功。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我们看孔子,他虽然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但他做事绝不是只求诸己,他带着那么多弟子,周游列国,力图弘道于天下,显然也是在求诸人

当然,字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要求责求。按这个意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说,君子是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平时多修行、反省自己,遇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正好相反,整天眼睛向外,对别人处处责难,对自己却处处迁就。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讲求德行修养的学问,德行修养不是别人的德行修养,而是自己的德行修养。也就是说,经典是每个人自己修行的指南,而不是评判、丈量他人的尺子,更不是道德大棒,任人随意挥舞。

从这样一种意义上讲,这种解释似乎更符合经典的原意。

,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启老夫子于地下,也就没法弄清楚他说这句话的究竟意思。这样,允许不同解释的“并行不悖,也许是更明智的选择,经典的魅力或许正在这里!

更多《国学100秒》:

“活”的国学

国学其实是一种贵族精神的传承

人往低处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