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子”要义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儒家经典——五经、十三经读通了,下一步是“读子”,也就是读“子书”——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字经》选了“五子”作为代表。说心里话,我原来没细读过《三字经》,准备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才发现这“五子”的选择有一定偏向。什么偏向?我们一会儿再说。

“五子者,有荀杨”,这里面的“荀”就是荀子。前面讲过,荀子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派别,但是不受待见。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荀子讲性恶。我们都知道,孟子主张性善,讲四端、恻隐之心。这一点讲得对、讲得好。人身上确实有这种潜质,经过教育、熏陶就能发展出仁义礼智信。没有这一点,比如猴子,再聪明,教上三年、五年,也不会沾仁义礼智信的边。这是孟子讲人性善的基础。但是,人毕竟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身上必然有动物的一面,荀子讲的就是这方面。荀子认为,人都趋利避害,谁没有食、色之好?!看见好吃的,都想吃,看见好色——美好的事物都会喜爱。大家注意,古人讲“色”,不仅仅是女色,所有美丽景色,凡是养眼的,都叫“色”。无论是谁,看到美景、看到美女都会心情舒畅,“老天爷”就是这么安排的。这是讲趋利。避害也是这样,是人的天性。狮子、老虎来吃你,你能不跑?!佛教讲“割肉饲虎”——舍身救老虎,是宗教,另一回事。我们这里讲的是自然本性。人要生存,离不开趋利避害。但是,人又要在人群里生存,离开了人群,单个人没办法生存。在人群里“趋利避害”会导致人跟人的争斗——你和我争,我和你争,你看这东西好,想要,他也看着好,也想要。大家都趋利避害,整天争来争去,社会就完了。那怎么办?必须有一个东西管着。用什么管呢?荀子认为,要用“礼”,就是礼仪的“礼”。这个“礼”,在古代范围非常宽。特别荀子,把法律也包括进去。荀子认为,必须用“礼”限制人们的争斗,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没有“礼”,用西方人霍布斯的话说,就是“所有人与所有人的战争”。我们都知道,法律最基本的概念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大家设想一下,这两点要是没有了,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彻底乱了?当然,荀子说的“礼”不仅仅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还有很多内容。像君臣之间应该什么样、父子之间应该什么样……,我们教室墙上写的这些“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礼的内容。实际上,荀子讲这些,讲得非常对、非常好。但是因为他主张人性恶,所以不受后来儒家主流(主张人性善)待见。当然,荀子不受欢迎,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他教出两个非常出名的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帮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个李斯)。韩非是当时韩国(诸侯国,不是现在的韩国)王子,非常有才。秦始皇听说了,后来又看到韩非写的文章,就对手下人讲:这个人必须“弄”到秦国来,他要是跟着我干,那就干,要不跟着我干,就杀掉。后来,韩非到了秦国,李斯找机会把韩非下狱,最后给毒死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想着始皇、二世、三世、……万世这么传下去,结果“二世而亡”,法家的名也就跟着臭了,连带着韩非、李斯的老师——荀子也就臭了。从汉朝开始,提荀子的人就不多了。南宋以后,理学确立,提他的人就更少了,好像没有这个人似的。到清朝,人们才又重新发现荀子。因为总是讲性善,人性中“恶”的部分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时代都面临的问题。大家看看眼下的社会,就知道荀子讲的话很多是对的。从清朝开始,荀子又回到主流学术范围,人们重新发现了荀子的价值。

下面是“荀杨”的“杨”。这个“杨”是谁呢?说起来有争议。我见过的大多数《三字经》版本,“荀”字后面是“扌”旁的“扬”。这个“扬”,肯定是扬雄。不过,也有少数版本是“木”旁的“杨”。这个“杨”,应该是杨朱,我们现在用的这个版本就是这个“杨”。这两个人年代不一样,杨朱是战国人,扬雄是汉朝人;思想也不一样,杨朱讲贵己、为我,扬雄算是半个儒家、半个道家。应该是谁呢?按版本说,应该是扬雄。但是按思想、影响力说,我感觉应该是杨朱。这个事有点说不清了,所以两个人都简单介绍一下。

先说扬雄。大家记不记得《陋室铭》里两句话:“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子云,就是扬雄。扬雄,字子云。扬雄非常有才,擅长做赋,还仿照《论语》写了一本《法言》,非常有名,所以有人叫他“西蜀孔子。他还写过一本《太玄》,谈玄论道。

那么杨朱呢?刚才说过,杨朱是战国时期人,在那段时间影响特别大。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就是说,当时讨论问题,不是杨朱一派,就是墨子一派。孟子批评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墨氏兼爱,是无父。这有点像骂街了(众笑)。(《三字经》里没提墨子,就不讲墨子了。)就是说,杨朱这个人比荀子还偏。这种情况下,杨朱的书根本没有办法流传下来,他的主张只能靠对手的批评留下一些。杨朱最著名的两句话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即使拔一根头发下来,就能对世界有很大的贡献,他也不会干。所以,人们说他是利己主义者。当然,这是孟子嘴里的杨朱。实际上,杨朱还有两句话,叫“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把天下捧在手里,送给我,换我这一身,也不跟你换。大家想一想,这是个什么人?!这就是杨朱所说的“贵己”,把自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主张全性、保真、修身。实际上,这已经有道家味了。庄子也反对杨朱,但是也吸收了杨朱很多思想。其实,佛教、道教一些思想都可以从杨朱的话里找到影子,这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有时候,我们真得不要太在意这个派、那个派的划分,都是人为的后世看法。更重要的,敌人、对手很多时候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夫妻有“夫妻相”,对手有时候也有“对手相”,有很相似的地方。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看看我们身边、看看历史,是不是这样?

讲得有点远了,下面是文中子。《三字经》在“五子”当中列上文中子,也挺让人纳闷。为什么?因为如果不是讲《三字经》,在其他地方说到“荀、杨、老、庄”,那“杨”一定是杨朱,不是扬雄,因为这几个人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而文中子叫王通,是隋朝人,在历史上影响也不大,朝代又差那么远,为什么要列上他呢?王通写过一本书,叫《文中子说》,也叫《中说》,有点类似于《论语》。他有个孙子非常有名,就是写《滕王阁序》的王勃。这祖孙俩儿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过,这些和《三字经》列他似乎都没什么关系。我猜可能是因为王通第一个提出儒、释、道是一家。如果是这样,这就反映了编《三字经》的人对诸子百家的一种倾向:比较偏向道家,除了荀子,其他都是道家或者偏向道家。是不是这样呢?我也只是猜。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可以研究一下《三字经》作者王应麟的生平和著作。还有一种可能,也是猜的,没什么证据,就是编《三字经》或者传《三字经》的人是不是弄错了?是不是原本想说的是文子?

文子,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大家都知道“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一心想复仇,不仅卧薪尝胆,夫差病了,他还尝夫差拉的屎,最后终于把夫差灭掉。心机够深的!帮勾践复仇的人有一个叫范蠡,传说文子是范蠡的老师。他们都是讲韬略、讲功成身退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影响特别深。

按道理讲,这里应该列文子,而不是文中子。所以不讲文中子,讲一下文子,顺带着讲老、庄。

我们经常说,过河拆桥——人利用完,没价值了,就扔到一边。文子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司马迁把它抄到《史记》里,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段话是在讲政治斗争,人要知进退,不能一个劲儿向前冲,要见好就收,功成身退。这其实已经涉及到道家。

实际上,现在一说到道家、一说到老子,很多人马上就想到清心寡欲、出世。按现在的词儿说,叫“低欲望”——对什么都没想法。是这样吗?早期道家或者说《老子》真得是这样吗?其实,只要认真读一读《老子》,就会发现,《老子》不是讲这些的。《老子》确实讲“无为”,但目的是为了“无不为”,是为了把事办成,而且办的事不是小事——锅碗瓢盆的事,而是大事——国家大事。我在外面讲课,不怎么愿意讲《老子》。因为说心里话,《老子》大部分内容不是讲给普通人听的,是讲给到了一定层次、一定高度的人听。升斗小民,跟他讲“后其身而身先”,他听不懂。不是看不起老百姓,是没有那种生活经历。给领导讲,他很容易就能理解:当领导的,不能事事儿占先,什么都出头。那样做,别人就恨死你了。一个人在很高的位置上,什么都不做,恨你的人都一大堆。如果再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简直是自个儿给自个儿找事。这种情况下,《老子》说怎么办?要“后其身”!什么事都要煞后着,不要往前冲,因为你已经是领导了!到最后,人们都会说:这领导真好!这就是领导艺术。还有“贵柔”——《老子》总是讲水、讲小孩、讲女子。为什么要讲这些?因为水是天下之至柔,却能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所以它讲水的目的是为了水滴石穿,是为了能在岩石上驰骋,并不单纯是讲水。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故事(可能是钱穆先生讲的):如果你碰到一个人,飞扬跋扈,爱欺负人。结果,你被他欺负了。怎么办?道家最典型的应对方式是:让着他。下一次,再碰到他,又欺负你,还让着他。让他膨胀,感觉自己了不起,增加他欺负人的信心,就这么让他一直膨胀下去。早晚有一天,他会碰到一个比他更厉害的人,被收拾掉。你可能感觉:这是阴谋吧?其实,《老子》书里有好多这种“以柔克刚”的内容。从那时候起,我慢慢明白《老子》在讲什么。

这是讲早期道家思想。到汉朝初年,这样的《老子》还非常流行。不过,那会儿叫黄老之术。“黄”,就是黄帝。(后面讲三皇五帝还要讲黄帝,这儿就不多讲了。)黄老之术主要是用来治国,给高层人士看的,不在那个位置上,很难领略其中的奥妙。当然,不是说《老子》没有修身、修炼的内容,但是在早期,甚至到汉朝初期,这部分内容还是次要的。到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来,情况就不一样了,修炼、出世的内容越来越受重视。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仅仅从普通人的角度看待《老子》,很可能只看到“出世”的一面,可能就出家了。

在这一点上,《庄子》跟《老子》不太一样。虽然,我们经常说老、庄,老子跟庄子并称,但《庄子》的出发点就不是治国,而是修身养性,甚至出世。《庄子》有一篇《逍遥游》,讲的就是逍遥自在,心如止水,认为这样可以升天——坐地飞升、长生久视。“修炼”这个词,很大程度是从《庄子》来的。《庄子》大致就是讲这些内容。

我听很多人说过,不喜欢看《庄子》,认为它讲的对普通人没啥意义。南怀瑾老先生讲过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儒家是粮食店,谁也离不了,都得吃粮食。道家是药店,有了病,才会找药店。用这个话形容《庄子》,简直太到位了。你要是被一些事折磨、失眠,这时候道教、《庄子》就有意义了。因为它讲修身养性,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舒展开,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当然,佛教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内容。现在很多人练瑜伽、禅修,也有类似的作用。就看哪一种更适合自己,这是对症下药。如果没有病,再没兴趣,当然会觉得没意思。

刚才讲了南老先生的两个店,还有一个就是佛教。佛教是什么店?杂货店!里面啥都有,求神问卜,几乎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生不了孩子,有送子观音;发不了财,有财神;……。

有人说,这是迷信。我经常说,不能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宗教。宗教存在了几千年,照现在的状况看,不知道还要存在多少年,这当中肯定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要尽量从宗教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上理解宗教。传统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意义,没弄明白这些不同意义之前,不要轻易否定它。能对症下药的时候,认为挺好使,管用;不对症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什么呀!赶紧扔掉!这种看问题的方式要不得。

其实,诸子百家里好东西很多,只不过现代人不容易看到,或者把它当成古董,放在博古架最上面,偶尔看一下就又放回去了。这样的传统文化不落地、不生根,跟现实生活也没什么联系,本身就是死的。以后讲课,我们会尽量联系现实,让传统文化真正能生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就讲这些!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孔子与《论语》(上)

孔子与《论语》(中)

孔子与《论语》(下)

孟子与《孟子》

《大学》、《中庸》要义

“孝”之原理和“六经”要义(上)

“六经”要义(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