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有思想不归杨朱即归墨的说法,为什么现在我们很少听说杨朱的学术和理论?

 奇思妙想5862 2018-02-16

一、杨朱学派的地位很特殊。它源出道家,属于旁支,这导致它至少在名义上,并没有像其他十家诸子一样开宗立派抢占山头。同时,它又没有占据道家的主流,甚至为后来的道家领袖庄周所排斥,开除「道籍」。这就迷之尴尬了。

二、杨朱学说没有著述传世,所有言论皆由各家典籍转述。这更要命:你的学说在自家典籍里,不说大肆吹捧,至少能公正客观。你的弟子总不会疯狂黑你吧?

到了别人家的典籍里,你还想求个公正客观?做梦!

儒家弟子众多,孔子到了庄子的文章里,还不是被当成反面教材,吐槽靶子。

然而好歹孔子在《庄子》里被黑了,还有四书给吹回来。

对比杨朱,OH MY GOD,学说全部都散见于 《孟子》、 《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被儒家,法家,杂家狂批不止。连本是同根生的庄子也对他毫不留情。

全是负面评论,还咋传播?

三、杨朱学说太超(极)前(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被统治者所摒弃打压。

你看看杨朱都提倡啥:

一重生。这点后来为道家吸收发扬,并与黄帝养生说柔和,形成所谓的黄老之术。杨朱学说里大概就这一条适用于社会,结果风头还还给祖师爷了。

二贵己。极端个人主义,所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即使某件事对全天下有利,但损害到我一丝一毫的利益,我也不去做。

先不说对错,这么极端的个人主义在欠发展的封建社会初期可行吗?

人人都如此,国家还能征税?皇帝还做个毛?

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是「治」啊,不禁你禁谁 → →

到了东晋张湛为《列子》作序的时候,杨朱的学说就剩一篇了,基本算断绝了,恐怕也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言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