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千字文>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现正在校对、印制中。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这一次讲“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中国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学而优则仕!说白了,就是当官——考科举、中状元,然后从政、做官。这是中国人自古延续下来的世俗理想,对整个中国文化影响非常大。

来,很多人批评这种制度,说因为它,我们落后了,所以要学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我一直在讲,学西方的科学知识没有问题,但是对传统文化一定要客观看待,不能走两头、走极端,过犹不及嘛!一个事物,不能说它坏,就一点好处也没有;说它好,就一点毛病也没有。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有没有长处?有!而且这种长处的影响还非常大。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现在一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就是这四大发明。但是客观地讲,这四大发明哪一个对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有很具体的影响?都不太明显了!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在它们之上增加了太多东西,说我们的贡献,其实已经非常遥远,很难让人有真切感受!实际上,我们还有“第五大发明”,对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直接影响,就是刚才讲的“学优登仕,摄职从政”——也就是“文官体制”!治理国家需要文官,而这种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就在中国。所以我说,这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当然,是我自己说的,别人不一定认可。

西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时代,这种制度传到欧洲。这段时间大致对应清朝早期。那会儿,很多西方人看中国是仰视,认为中国的体制是完美的,像魁奈、狄德罗这些人就这么看。他们提出,要向中国人学习,学的就是这种文官制度——由一批系统训练的专门人才来治理国家,没有比这更好的制度了。当然,欧洲把这种制度借鉴过去后,又有不少改进。实际上,现在世界上大部分政府是通过这种方式运作的。

当然,清朝的体制没有那么完美,“完美”只是魁奈这些人的想象。他们想找一种完美的制度,也就是所谓自然法,中国的文官体制正好大体上符合他们的想象,所以成了他们赞美的对象。实际上,他们对这种制度的具体运作并没有多少了解。

不管怎么说,能被世界上大多数政府采用,说明了这种制度好的一面。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它不好的一面。政治腐败我们不去说,只讲文化方面。

古人经常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想做官、想升官发财,怎么办?只能挤这条路。大家看看现在的高考,就能明白古代的科举是什么样子!十年寒窗苦,一下子中了状元,就成了社会上层人物。也正是这种前景,吸引了社会的大多数精英投身其中。但是,考试这样一种制度,有它内在的缺陷,特别是参加人数众多的时候。它要求考试题目和结果要尽量客观化。因为主观性太强的话,一眼看高、一眼看低,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所有人都不满意。就像现在的高考,主观题很少,而且也尽量客观化。这带来了我们经常讲的应试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实际上,科举就是这样一种应试教育,慢慢地跟实际脱钩了,最后培养出一批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让他们治理国家,根本不懂,只能从头再学。这还是考得上的,考不上的——就像《论语》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就是只会念书、背书,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这是中国传统文官制度的一个缺陷,是它不好的一面,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否认。当然,随着1905年取消科举,这些弊端似乎也应该消失了。但也未必,因为这种影响已经深入到文化血脉当中,使我们的文化经常有一种空疏、远离社会的倾向。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这些年国学热,似乎传统文化又要回来了。但热闹过后,对我们每个人的实际生活又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现在讲的国学、传统文化基本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文字上,并没有真正在实际生活当中扎根。我们做义塾的目的,其实是一种尝试,就是看看能不能让传统文化重新在我们的生活里扎根。

在这一方面,佛教禅宗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禅宗是佛教里非常注重实践的宗派,讲来讲去,它其实都是说——你应该怎么去做。比如,有一个“指月之指”的例子,说得非常好。如果你想看月亮,又不知道月亮在什么地方,我会用手指指给你看。但是,光看我的手指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把手指跟月亮区分开,我的手指只是指出月亮所在,不能把我的手指当成月亮。书上的文字其实就是手指,它可以告诉你一个道理,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只有真正做到了,你才看到了月亮。否则,整天看书上的文字,那就错了!

我觉得,要克服制度上、文化上的弊端,就应该采用这种方式。大家到义塾来,我一直对大家讲,孩子们在这里不止是读读经(典),多认识几个字,多背几段古文,他(她)们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要看成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从最基本的洒扫应对,再到读书,再到写字,再到做事,再到跟人接触,再到墙上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耐心地一点、一点引导,有问题要一一指正。只有把这些落实了、变活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活”起来!实际上,我们的文化在民国以前还有这样的意思存在,但是后来断了,这样的理念都没有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重新发掘出来。

多说了几句。我还是那句话: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一定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并且想办法避免不好的一面。

下面是“存以甘棠,去而益咏”。这里涉及一个词——甘棠。什么是甘棠?就是杜梨,没有嫁接的小土梨,古人叫甘棠。为什么要讲甘棠?《诗经·召男》有一首诗,就叫《甘棠》。诗很短,一共三章,每章三句: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公所茇。……(后面两章是重复,偶尔换一个字。)什么意思呢?蔽芾,是茂盛的意思。甘棠树长得非常茂盛,大家不要剪,也不要砍伐,要好好保护,因为召公在这棵树下待过。召公是谁?跟周公一样,都是周武王的亲兄弟,也是辅佐武王推翻商纣王的重臣。周朝建立以后,被封在“召”这个地方,所以叫召公。因为地方治理得非常好,有功于百姓,他去世以后,当地人就把这种怀念之情寄托在这棵甘棠树上。这就叫“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实际上,这里面讲了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后人回忆起我们,我们能给他们留下什么?比方说我们的家庭,我们去世以后,我们的影响还存在吗?如果存在,这种影响又能延续多长时间!社会也是一样。我们到很多地方,人们都会说,某个桥是谁修的,某某路是谁建的,古代史书、县志上都有记载。现在不提倡这些,修桥补路的事都是国家做。古代不一样,都是乡绅们去做、善人去做,而且会传唱几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大家到西湖,有白堤,有苏堤。为什么这么叫?可不是白居易、苏东坡为了游山玩水才修的,而是为了解决水灾,所以才流传这么多年。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你给老百姓做了什么,给后代留下了什么,老百姓都会记着。当然,你是掌权者,如果你说:我只管我自己,只管现在,你们能把我怎么着?人啊,你怎么活,别人没办法,也不能逼你。但是,中国文化最重视名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一个好名声,多数国人还是在意的!

下面是“乐殊贵贱,礼别尊卑”。这两句是讲礼乐和尊卑贵贱。说心里话,这是传统文化当中被人诟病最厉害的地方。很多人认为:讲什么尊卑贵贱,太封建、太落后,我们要平等!但是,大家想一想:任何一个社会,无论古代还是眼下,贵贱尊卑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天底下哪有不分贵贱尊卑的社会?贵贱尊卑,其实是一种自然常态。为什么会这样?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可能不太好听,但是很形象:拿十个小乌龟,把它们排成一排,然后让它们往前爬、比赛。用不了多一会儿,就有前、有后了。人也是这样的,有的人天生聪明、能力强,有的人是一般情况,有的人可能跟不上平均数。时间长了以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别,自然会分成三六九等。所以无论怎么提倡平等,社会总会有尊卑贵贱,这是一种事实。

多说两句。平等是什么?有人说,人人生而平等。是不是这样?有的人“含着金汤勺”出生,有的人生来就家徒四壁;有的人天生聪明,有的人天生愚痴;有的人生来就有个好相貌、好嗓子……。这怎么能平等?我在法院呆了二十多年,学习、研究法律也这么多年,我告诉大家:平等,从法律的角度讲,是一种拟制。什么叫拟制?说白了,就是一种假定。比方说,人本来是不平等的,但我们假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咱俩犯了一样的罪,受到的处罚应该是一样的;或者投票选举的时候,咱俩的一票也是一样的;……。平等,只是在法律划出来的范围里,由法律来保障。出了这个圈子,就是刚才说的那种情况。

然,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是不合理的,可不可以改变?当然可以,没有问题啊!但问题是怎么改变?把所有人都削平了,都弄成“平等”的?比方,地里的麦穗儿,怎么让它长平?让长得矮的都长上来?做不到,怎么可能做得到?怎么办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长得高的都剪掉。如果非要追求这种“平等”,那只能是这样一种状态。(一九)七八年之前,其实追求的就是这种平等。那是理想主义,不现实。就像刚才讲的小乌龟,必须让它跑得一样快,天底下没这样事儿,不可能做到!

所以,既然尊卑贵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是一种自然现象,任何社会都避免不了,我们首先要接受它,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我们要看它有没有不好的影响?如果有,就要尽量想办法避免,不让它给社会带来问题。(当然,避免的方法不能给社会制造新的问题。)中国人的礼乐,其实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它是在认识到人和人之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情况下,用一套延续千百年的礼俗制度,尽量减少这种不平等带来的弊端,是一种自然的发展。

这是个大问题,今天只能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君臣关系。很多人批评传统文化,说传统文化讲三纲五常、君为臣纲——你是君,我是臣,你说什么都是对的,我必须听,对你没有任何约束,对我全都是约束。错!这样的文化,即便有,也不会长期存在,更不会延续五千年。这样的讲法,其实是法家的讲法,不是儒家讲的礼。儒家的礼讲什么?君仁臣忠——君要仁,臣才忠,它是对双方的约束,追求的是双方关系的和谐。下面的“上和下睦,夫唱妇随”,是不是对两方都有要求?所以儒家讲尊卑贵贱,并不是要突出双方的对立,不是说你的权利大了,我的权利就小,而是说怎么保持双方关系的和谐,让双方都能认可、接受这种关系。《礼记》里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讲得非常明确。任何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要约束自己,才能跟别人和谐相处。你不约束自己,必然会对跟你接触的人产生不好的影响。也许你是尊贵者、在上者,卑贱者、在下者不得不对你低眉顺眼、惟命是从,但你们的关系是不和谐的,是不合“礼”的。礼乐在做什么?就是起一种润滑作用,让接触的双方能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也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有真正的和谐。硬压着,肯定不行。高压锅没有排气孔,下面还不停地烧、不停加火,再厚的锅早晚也会爆炸!所以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然对各方都有所约束。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排气孔”!

今天的内容比较重要,多讲了几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