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必烈统治密码(6):最后的岁月,总是有些晦暗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不管怎么说,忽必烈都是一个伟大的统治者,他把人口超过5000万具有大量财富和资源的中原领土置于他的控制之下。他的统治政策是希望使汉人相信他,并且他的政府也在日益汉化,但是他本民族同胞仍然保持了对他的信任。他设立了进行统治的行政机构,在中原建设了一座首都,支持中原宗教和文化,并且为朝廷设计出合适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在统治的最后十年,忽必烈遇到了一些失败和挫折,但他留给继承者的,依然是一个比较稳定和大体上繁荣的国家。

1279年是忽必烈统治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经厓山一战而彻底消亡;这一年,忽必烈已年近七十。

在这之前,忽必烈在他经营的事业中很少失败。他粉碎了包括他弟弟在内的所有的反对者;他依靠他的汉族幕僚建立了以汉人模式为基础的、但又绝不是照搬汉人治理模式的政府组织;他修建了两个都城,上都和大都;他精心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他疆域中不同宗教领袖的认同;他占领了中国全部区域,实现了历史未曾实现过的大一统,还保持了对高丽和漠北的控制。

但是,并不是没有隐患,随着南宋合并到元帝国,儒家学者的不满情绪逐渐滋生,南方的学者没有经历过外族人的统治,加上忽必烈放弃了科举制度这一选拔人才的方式,使得相当多的汉族知识分子拒绝与蒙古人合作。

而作为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忽必烈开始受到健康问题和政府治理中最关键的财政问题的折磨。

忽必烈的痛风相当严重,甚至使他难以行走;而他所规划的庞大的建筑工程、他的军事远征需要的巨额消耗,都使忽必烈必须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为了得到必要的资金,忽必烈重用了善于理财的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是作为“奸臣”而被记入史册的,他肯定专权纳贿,但他的职责就是为忽必烈聚敛财富,他只能把税收额越定越高,他首先把登记交税的户数从1261年的1418499户增加到1274年的1967898户,然后他对商人征收更高的赋税,对新生产的产品实行国家垄断,并禁止私人生产某些商品。这些政策对于国库收入是有利的,而这带来的负面的后果,使得众人把矛头指向了阿合马,最终他被杀死并鞭尸。而随后被启用的卢世荣和桑哥两位财政大臣,显然也没有好的办法增加财政收入,最后他们的下场也很可悲。

特别是桑哥,史载他是回回人,也有说是畏吾儿人,此人带来了忽必烈宗教政策上的转变。1291年3月16日,忽必烈解除了桑哥的职务并且把他监禁起来。8月,作出了处死他的决定。由于桑哥的宗教信仰,忽必烈改变了他宗教上的宽容政策,他颁布了反对穆斯林的法规,可能是他意识到回回财政官员在中原引起的敌对态度,他还可能担心回回人在政府中的权力增长。无论动机是什么,他在1280年1月发布命令,禁止回回人屠宰羊的方法而且对违法者处以死刑,不久之后他又禁止割礼。

宗教政策的改变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忽必烈担心政府中存在一个权力过大的回回人集团,并且担心他们可能造成叛乱。他的反穆斯林政策一直持续到1287年。这些政策使得外国的穆斯林商人不再轻易来中国做生意,这造成了贸易上的困境,忽必烈只好撤销了他的反回回人的命令。

忽必烈对佛教和道教的政策也造成对抗,佛教和道教一直互相对立,1280年一些道士故意意放火焚烧了大都长春观,并把责任归于和尚。朝廷指派几位官员进行调查并且揭露了道士的诡计。两个道士被处死,一个道士被割掉鼻子和耳朵,另外六个道士被流放。

这个事件让忽必烈开始进一步削弱道教。1281年下半年,他命令烧掉除老子的《道德经》之外的所有道教书籍,而且毁掉刻版。同时,他禁止道士出售符咒并强迫一些道皈依佛教。道教虽保存下来,但是道教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从根部被切断。

这一时期那些最初追随忽必烈的汉幕僚如许衡、姚枢和王鹗陆续去世,这使得非汉人幕僚有更多的机会影响忽必烈,忽必烈本人的体弱多病与这些麻烦混合在一起,忽必烈的精力再也难以达到治理这么广阔疆域的需求。

为了建立真正的统一的中央政府集权,忽必烈还是强打精神做出了一些努力,他释放了军队俘虏来的大批士兵和平民,以争取江南的汉人,又发布以恢复中国南方经济为目的的命令,其中包括禁止蒙古人掠夺农田,并建立贮存剩余谷物的常平仓来保证遇到灾害时有足够的供应,而他征收的农田赋税并不繁重,并且在灾年会被免除。盐、茶、酒和一些商品实行了专卖制度。

虽然忽必烈做出了这些改善、推动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最大限度保持、促进经济的进步,但南方的一些汉人的敌意并没有平息下来,还是发生了几次反对蒙古统治的起义。

1281年,陈桂龙起义,忽必烈的军队很快将其粉碎,有2万名造反者被折首。为了制服福建的另一场更严重的造反,忽必烈调动了10万蒙古军队。在忽必烈统治中,规模不一的直义未曾间断,这使得忽必烈的统治一直处于一种不太被认可的状态。

而为了首都大都的稳定,忽必烈需要保证这个新兴城市中稳定的粮食供应,这迫使他从中国南方更富庶的地区运入粮食,大都附近的区域不能产出足够供给大都的粮食。

最初是由朱清和张瑄这两个原来的海盗沿着东海岸通过海路向北方运送粮食,1282年他们的第一次海运非常成功,超过90%的粮食到达北方,但是台风和恶劣的气候也时不时造成大量沉船,于是忽必烈决定把延伸大运河一直到大都,1289年2月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当然为此花费了巨款。

忽必烈实行的政策,与他曾经执行过的平衡式的行政完全相反,他的每一项政策几乎都是考虑不周的产物,无论作为中国皇帝还是作为蒙古大汗,忽必烈都面临着无情的压力,他不得不于一次用扩大疆域的办法来证明他的统治能力。

但是,毕竟英雄迟暮,忽必烈发起的对日本的第二次远征,再次以失败告终。随即他又在东南亚发起了战争,但依然遭到失败,远征的巨大开支又在朝廷日益严重的财政问题上火上浇油。

而在吐蕃和东北,也相继发生了叛乱。忽必烈的最坚定可靠的吐蕃同盟者八思巴1280年去世,几年后在吐蕃发生第一次暴乱,忽必烈派出一支惩罚性的军队恢复了蒙古人的权威。而东北的叛乱是由蒙古指挥官乃颜领导,这一威胁至关重要,忽必烈本人率军征讨了这位叛将,这时的忽必烈年老有病,他是坐在四头大象背着的轿子里亲自前往战场的,忽必烈抓住了乃颜并将他处死。

整个13世纪80年代,忽必烈遭遇了很多个人的不幸,他的爱妻察必于1281年去世,她长期以来一直给予他支持和忠告。察必的儿子、忽必烈自己指定的继承人真金于1285年去世。真金被精心地培养成中国的下一位皇帝和他的汗位的继承人。真金四十多岁的早逝必然沉重地打击忽必烈并且使宫廷沮丧。

或许是为了寻求安慰,忽必烈越来越多地不加节制地饮酒,而过于肥胖和痛风也一直折磨着他,有史料说他晚年特别沮丧,甚至患有抑郁症。

在1293—1294年的冬季,忽必烈愈加衰弱,他躺在宫中,他一的缔造的王国咀磕磕拌拌地运转着。

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在宫中去世。

不管怎么说,忽必烈都是一个伟大的统治者,他把人口超过5000万具有大量财富和资源的中原领土置于他的控制之下。他的统治政策是希望使汉人相信他,并且他的政府也在日益汉化,但是他本民族同胞仍然保持了对他的信任。他设立了进行统治的行政机构,在中原建设了一座首都,支持中原宗教和文化,并且为朝廷设计出合适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在统治的最后十年,忽必烈遇到了一些失败和挫折,但他留给继承者的,依然是一个比较稳定和大体上繁荣的国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