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子学概说

 zqbxi 2022-05-26 发布于江西

      中国传统学术所重在经史, 即如四库馆臣所言: “学者研于经, 可以正天下之是非; 征事于史, 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余皆杂学也。” (《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总叙》 )但欲明中国之学术思想与理论, 弃“子学” 则将无从谈起。 经史虽为学问根柢, 而要看中国文化繁华似锦的景观, 则还必须看由根柢上生出的茂林繁华, “子学” 便是这茂林繁华。 章太炎先生之所以强调以诸子为归, 原因正在此。 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问题需要首先解决, 一是诸子的派系疏理与学术源流, 二是子学与历史文化思潮的变迁。 前者是横向地分理其别, 后者是纵向地把握其变。

第一节 诸子学术源流与子学内涵的拓展

       诸子兴起于春秋之末而盛于战国。 前有老子、 孔子及七十子之徒, 后有墨、 杨、 孟、 庄、荀、 韩之流。 习惯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百家之言, 纷然杂淆, 真有点“家家自以为稷契jì qì(稷和契的并称,唐虞时代的贤臣。稷是后稷,传说他在舜时教人稼穑;契,传说是舜时掌管民治的大臣。1、汉·王逸《九思·守志》:"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2、汉·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闻稷契之俦,以德受命,功德靡堪。"3、汉·扬雄《法言·孝至》:"或问忠言嘉谟,曰:'言合稷契谓之忠,谟合皋陶谓之嘉。'"4、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客居》诗:"稷契易为力,犬戎何足吞。"5、唐·秦系《会稽山居寄薛播侍郎袁高给事高参舍人》:稷契今为相,明君复为尧。宁知买臣困,犹负会稽樵。6、宋·汪莘《水调歌头·尧舜去已远》: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7、明·方孝孺《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诗:"徒抱稷契心,莫覩唐虞禅。"), 人人自以为咎繇” jiù yáo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的样子, 个个都以为如欲平治天下, 舍己莫属。 对这种纷乱的学术状态进行归纳, 先秦时人就开始了这种努力。《庄子· 天下篇》 归纳了六派, 即: 墨子、 禽滑厘一派,宋钘、 尹文一派, 彭蒙、 田骈、 慎到一派, 关尹、 老聃一派, 庄周一派, 惠施一派。《荀子·非十二子》 归纳了七派, 即: 它嚣、 魏牟一派, 陈仲、 史一派, 墨翟、 宋钘一派, 慎到、 田骈一派, 惠施、 邓析一派, 子思、 孟轲一派, 仲尼、 仲弓一派。《庄子》 对各派的归纳, 主言其长;《荀子》 对各派则主言其短。《韩非子· 显学》 将儒家分为八派, 墨家分为三派, 即:子张之儒; 子思之儒; 颜氏之儒; 孟氏之儒; 漆雕氏之儒; 仲良氏之儒; 孙(荀)氏之儒; 乐正氏之儒。 相里氏之墨; 相夫氏之墨; 邓陵氏之墨。《尸子· 广泽》 篇感到归纳派系的困难,因而只好作单个总结, 如云:

       墨子贵兼, 孔子贵公, 皇子贵衷, 田子贵均, 列子贵虚, 料子贵别。

     《吕氏春秋· 不二》 篇亦云:

      老聃贵柔, 孔子贵仁, 墨翟贵廉, 关尹贵清, 列子贵虚, 陈骈贵齐, 阳朱贵已,孙膑贵势, 王廖贵先, 儿良贵后。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则归纳为六家, 而且给每家以命名, 如: 阴阳、 儒、 墨、 名、 法、道德。 刘歆《七略》 及班固《汉书· 艺文志》, 在此基础上疏理为十家, 即: 儒、 道、 阴阳、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前九家即为九流, 小说家因不能成为一种思想学说, 故不“入流”, 而并为十家。

      从以上的情况中, 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 道、 法、 名、 墨之名, 是汉代人总结前代学术所加, 在先秦时, 学者们只求创立新说, 并没有考虑其学派的命名问题。 因此庄、荀、 尸、 吕等, 只举代表人物名字与其主要学说, 而不指称其学派。 韩非子也只提到了儒、墨两家, 对其分裂的各派, 也是仅列其代表者之名。 第二、 九流的分疏, 也是汉代人的创造,先秦学者并没有自己给自己划派归系, 因此出现了学者派系归属上的矛盾。 如《庄子》 把彭蒙、 田骈、 慎到归为一派, 而《艺文志》 中, 以慎到入法家, 以田骈入道家。 其实有一个学者就有一家, 故有“诸子百家” 之说。 但《艺文志》 归纳, 居高临下, 弃其枝叶, 握其大本,对于从总体把握这个时代的学术脉络非常有帮助, 因而得到了后来大多学者的认可。 至于具体学者归属上的分歧主要是由思想的复杂性造成的。 比如韩非子, 从师承来说, 他是荀子的学生, 应属儒家系统。 但他对于《老子》 学说特别热衷, 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注解《老子》 的学者, 故司马迁说韩非“归本于黄老” (《史记》 本传)。 可是他的理论却重在言刑名法术, 故《艺文志》 归于法家。

       战国诸子学说是传统文化思想“与时偕行” 的一种变化形态。 诸子之前有《六经》, 道术存于其中。 战国纵横,“道术将为天下裂”, 故散而为诸子学说。 百家学说是对时代的回应,是各家为救时之急而创立的。 即如《淮南子· 泛论训》 所云: “百川异源, 而皆归于海; 百家殊业, 而皆务于治。” 虽然面貌全新, 而血脉却传自父祖。 他们都是古代文化在现实中的发扬光大。 刘歆《七略》 及班固《汉书· 艺文志》 中对诸子学说的源流作了探讨, 认为皆出自王官, 这为我们把握诸子思想的精髓提供了一条思路。

1、 儒家

       在诸子之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儒” 的名字在百家也出现最早。《艺文志》 说: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 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 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 于道最为髙。

       周代司徒, 掌管邦教, 而儒家是主张教化人民的, 故认为儒家思想来自司徒一脉。《周礼· 大司徒》 注:“师儒, 乡里教以道艺者。” 据《周礼》 说, 当时教万民的内容有“六德”、“六行”、“六艺”。“六徳” 是知(智)、 仁、 圣、 义、 忠、 和;“六行” 是孝、 友、 睦、 婣(姻)、 任、 恤(善于父母为孝, 善于兄弟为友。 睦, 亲于九族; 姻, 亲于外亲; 任, 信于友道;恤, 振忧贫者); “六艺” 是礼、 乐、 射、 御、 书、 数。 这些教育内容全为儒家所接受。《艺文志》 中提到的“顺阴阳, 明教化” 六字最值得注意。“儒” 是“需” 的孳乳字, 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舞于雨中之状, 金文中则作从雨从天。 这是个会意字,当与古代的祈雨活动有关, 是以舞蹈以求雨的表示。 根据章太炎《原儒》 说, 儒者的原始职业就是与祈雨有关的。 所谓“顺阴阳”, 就是调和阴阳, 风雨以时。 汉代大儒董仲舒好讲阴阳, 说者多以为董仲舒虽为儒家, 但思想中掺入了阴阳家的东西。 殊不知讲阴阳正是原始儒者的本行。 有一种水鸟叫鹬yù, 天将雨则鸣。 古人认为这种鸟知天时, 所以以此鸟羽饰冠以象征知天文。 古儒者所戴的冠即是鹬冠, 也叫术氏冠。《庄子· 田子方》 说儒者之服是冠圜冠,履句屦,“冠圜冠者知天时, 履句屦者知地形”。 圜冠即鹬冠, 因鹬冠前面是圜的。 看来儒者早期是带有术士性质的。 所以《说文》 说: “儒, 柔也, 术士之称。”《法言· 君子》 篇言:“通天地人曰儒。” 这些术士,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沟通天人, 是古代知识分子, 所以《周礼· 大宰》 又言“曰儒以道得民”, 郑注: “儒, 诸侯保氏, 有六艺以教民者。” 所谓“明教化”, 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论语》 中(加“有”) 一段非常著名的故事: 孔子要几个弟子各言其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等, 都表述了自己治国的理想, 而曾晳却说自己的理想是:“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孔子听后大加赞赏说: “吾与点也!” 这段话让人们感到莫明其妙。 因曾晳所说的乃是行乐放荡之言,与孔子道济天下的理想是完全不沾边的。 故而古今学者对此做了种种猜想。 其实王充在《论衡· 明雩》 篇中早就说明白了。 雩是古代祈雨的一种活动, 鲁国是在沂水上来举行这种祈雨活动的, 春祈谷雨, 秋祈谷实。 所谓“冠者”、“童子”, 都是雩祭时的乐舞参与者。“浴乎沂”是象征龙从水中出来, “风乎舞雩” 是表演祭祀歌舞。 这一顺阴阳之气的表演, 这也正是儒家的原始职业。《明雩》 说:“孔子曰'吾与点也’, 善点之言欲以雩祭调和阴阳, 故与之也。”治理国家是具体的行政事务, 而调和阴阳则是关乎天下万民的。 天平地安, 阴阳和调, 万物乃昌。 这是超越于政治之上的一种境界。 这也正是原始儒家一种博大精神的体现。 至于说到游艺《六经》, 留意仁义,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等等, 则是儒家学说的具体主张了。 因为儒者是文质彬彬之士, 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说:“儒之犹言优也, 柔也, 能安人, 能服人。又儒者濡也, 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艺文志》 中所著录的第一部儒家著作是《晏子》, 注曰: “名婴, 谥平仲, 相齐景公,孔子称善于人交。” 而《荀子· 儒效》 中则称周公为大儒。 章太炎先生也说孔子以前, 周公之后, 惟晏子为儒家。 这就是说, 儒家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 孔子则就儒家之学广而大之,故能成为后世宗师。 汉以后之儒, 章太炎先生分为两派, 一派专务修己治人, 一派务求明心见性。 像隋唐间的王通、 宋代的范文正、 叶适、 清代的顾炎武、 戴震等, 都属修己治人的一派。 这一派是由曾子、 荀子这一支发展来的。 像唐李翱、 宋张载、 程颢、 程颐、 杨时、 朱熹、陆九渊、 王阳明等, 则属于明心见性的一派。 这一派是由子思、 孟子的思想发展来的。(越来越专业化、具体化、细密化

2、 道家

       儒家之外, 影响最大的是道家。 道家名字先秦没有出现, 这是汉代人对这一派的总结。或称作“道德家”。 其得名主要是因为《老子》 开卷即言“道可道, 非常道”, 所以取了个“道”字。 又因为《老子》 旧分上下篇, 上篇开首言“道”, 下篇开首则言“德”(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故有“道德家” 之称, 《老子》 书也有了《道德经》 之称。 同时“道德” 也是这一派学说中的核心概念, 如《老子》 说:“孔德从容, 唯道是从”、“道生之, 德畜之”、“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等。《艺文志》 探道家之源说:道家者流, 盖出于史官,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这是说道家一派是出自史官一脉的。 老子本人就是周之的柱下史, 任务是管理图籍。 这样他对古今成败存亡祸福之道看得自然比一般人多, 参得也透彻。 但不同的是, 史官的正传如司马迁、 班固等, 皆从形而下入手, 禀承史官之业, 对历史做着记述与是非价值判断。 而道家走向了形而上学, 在对历史成败的总结中抽象出了一套理论, 即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理论。“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 这是对道家特别是老子思想的最精辟的概括。“秉要执本” 就是抓事物的根本, 而不为其枝叶所惑;“清虚自守” 是保持内心的清静与稳定, 不为外物所扰;“卑弱自持” 是不与人争胜、 争锋, 其实是要以柔克刚, 即《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 这其实是一套统治术, 故说是“君人南面之术”。 西汉之初黄老一派能获得政治统治权, 则是对“君人南面之术” 的说明。“黄老”是黄帝、 老子的并称。《艺文志》 在道家类中列有托名黄帝的四种书, 托名黄帝之臣力牧的一种。 另外在阴阳家类还有《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中也列有多种托名黄帝的书,反映了黄帝传说在西汉的盛行, 故司马迁有“百家言黄帝” 的烦恼。 看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等部分的黄帝, 都是由道家的黄老思想中派生出来的。 这一派由于其学说贵清虚、 贵养生, 而演变(缺“为”) 后世长生之术。 又由于其近于权谋, 又滋出了刑名法术之说。 故《四库全书总目· 道家类叙》 说: 后世神怪之迹, 多附于道家, 道家亦自矜其异。 如《神仙传》、《道教灵验记》 是也。

      要其本始, 则主于淸净自持, 而济以坚忍之力, 以柔制刚, 以退为进, 故申子、 韩子流为刑名之学, 而《阴符经》 可通于兵。 其后长生之说, 与神仙家合为一, 而服饵导引入之; 房中一家, 近于神仙者, 亦入之。

3、 阴阳家

      介于儒家与道家之间的是阴阳家。“阴阳” 是儒道两家都谈的, 儒家谈调和阴阳, 道家谈顺应阴阳变化, 而阴阳家则谈历象星辰、 四时教令、 阴阳消息、 五德终始。 据记载早在尧时就设立了观天象推历法的官职, 阴阳家当出自此一脉, 故《艺文志》 说:阴阳家者流, 盖出于羲和之官。 敬顺昊天, 历(历) 象日月星辰, 敬授民时, 此其所长也。 及拘者为之则, 牵于禁忌, 泥于小数, 舍人事而任鬼神。

       就阴阳一脉的原初之旨, 不过是为了让人们掌握生活节律, 顺应四时变化, 安(按) 时耕、 播、 收、 藏, 故说“敬授民时”。 但这毕竟是推天道的一种学说,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难免其中掺杂了种种关乎神鬼之道的神秘东西。 但到后来便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现象, 推演阴阳五行, 侈说禁忌祸福, 故《艺文志》 批评说“牵于禁忌, 泥于小数, 舍人事而任鬼神”。到后来则又与占星、 择日、 相宅、 看风水等术数之士混在一起, 像后世的阴阳先生, 就是这一脉的传人。

4、 法家

       九流之中, 与政法最切近的是法家。 法指法律、 政令。《韩非子· 难三》 说:“法者, 编著之图籍, 设之于官府, 而布之于天下者也。”《定法》 篇又说: “法者, 宪令著于官府, 刑罚必于民心, 赏存乎慎法, 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因这一派重在讲以法治国, 故名之曰法家。这个名字也是汉代人给加的。 从文化渊源上看, 此派思想盖出自古之司法官一脉。《艺文志》说:法家者流, 盖出于理官。 信赏必罚, 以辅礼制。《易》 曰: “先王以明罚饬法”, 此其所长也。

       理官是治狱之官, 其实也就是司法官。 传说中的皋陶就是尧舜时的司法官, 故后来成了狱官或狱神的代称。《荀子· 非相》 说: “皋陶之状, 色如削瓜。” 所谓“色如削瓜” 就是指面色铁青, 大概这与戏剧表演中公正无私的忠臣如包拯等多作黑脸相同, 这是铁面无私的象征。 这一派先秦真正的代表应该是李悝、 商鞅等。 李悝为魏文侯师, 撰次诸国之法, 著《法经》。 商鞅在秦孝公时入秦, 搞变法, 主张严法酷刑, 认为“法令者, 民之命也, 治之本也”(《商子· 定分》), 连太子犯法, 也要治罪, 算得上法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有《商子》行世。 又有申不害、 慎到、 韩非等, 参以老子权谋之术, 而变为法术之学。 这一派因为不讲德行而只讲以严法治世, 奖励耕战, 强调富国强兵, 以物质利益为最高目的, 而不考虑教化万民, 使人心向善, 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多受非议。 故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说: “法家不别亲疏, 不殊贵贱, 一断于法, 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可以行一时之计, 而不可长用也。”《艺文志》 说: “及刻者为之, 则无教化, 去仁爱, 专任刑法, 而欲以致治, 至于残害至亲, 伤恩薄厚。” 关于秦国以法治国而不考虑教化万民, 其所导致的结果, 贾谊在《陈政事疏》 中有过细论:

       商君遗礼义, 弃仁恩, 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 秦俗日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借父耰yōu鉏 chú (鉏和耰。锄田去草和碎土平地的农具。 借指耕作。), 虑有徳色。 母取箕箒, 立而谇(责让) 语。 抱哺其子, 与公并倨。 妇姑不相说, 则反唇而相稽。 其慈子耆利, 不同禽兽亡几耳。 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蹷(拔而取之) 六国, 兼天下, 功成求得矣, 终不知反廉愧之节, 仁义之厚。 信(伸)并兼之法, 遂进取之业, 天下大败; 众掩寡, 智欺愚, 勇威怯, 壮陵衰, 其乱至矣。 是以大贤起之, 威震海内, 徳从天下。 曩之为秦者, 今转而为汉矣。 然其遗风余俗, 犹尚未改。 今世以侈靡相竞, 而上亡制度, 弃礼谊, 捐廉耻, 日甚, 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逐利不耳, 虑非顾行也。 今其甚者杀父兄矣。

      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 因为行法治, 求逐利, 结果得了天下, 坏了德行, 坏了社会风气, 还给汉朝留下了后遗症。 但法家的严法苛刑对于治理社会混乱局面非常奏效,儒家的仁义则于救乱无补, 故古有“乱不言儒, 治不言法” 之说。(立竿见影,但难持之以恒·

5、 名家

      名家是战国兴起的很怪异的一家。 之所以称名家, 因为他们主在辨名与实的问题。 春秋的大变动, 出现了名与实不符的问题, 孔子曾说过要“正名”, 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墨子》 强调“以名举实”,《荀子》 有《正名》 篇, 这都反映了当时名实不符的严重社会现象的存在。 公孙龙子一派“疾名实之散乱”,“欲推是辩, 以正名实, 而化天下”(《公孙龙子· 迹府》)。 公孙龙子说:“夫名, 实谓也。 知此之非此也, 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 知彼之非彼也, 知彼之不在彼也, 则不谓也。 至矣哉, 古之明王。 审其名实, 慎其所谓。 至矣哉, 古之明王!” 可以看出他是把名实之辨作为政治问题来对待的, 所以与古之明王联系起来。《艺文志》 说:名家者流, 盖出于礼官。 古者名位不同, 礼亦异数。 孔子曰: “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此其所长也。这个结论看来是抓住了本质。 从孔子“觚不觚” 的感叹, 到“必也正名” 的论断, 都可以反映礼崩乐坏后出现的名实不符的情形, 以及执守周礼者对于天下理乱的认识。 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古代的礼官对于名实问题的重视。 但公孙龙子一派在名实问题的讨论中, 却陷入了诡辩的泥淖, 这则非礼官之属所为的。 这当是由礼的名实问题延伸出的对哲学上名实问题的探讨。同时这一诡辩之学, 也明显地带上商品经济时代尔虞我诈的市民生活方式的烙印。

      《吕氏春秋· 上农》 篇说:“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 好智則多诈, 多诈則巧法令,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名家之祖邓析, 就是一位“以是为非, 以非为是” 的高手。《吕氏春秋· 离谓》篇说: “令无穷, 邓析应之亦无穷矣。”“子产治郑, 邓析务难之。 与民之有狱者, 约大狱一衣, 小狱襦袴, 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 不可胜数。 以非为是, 以是为非, 是非无度, 而可与不可日变, 所欲胜因胜, 所欲罪因罪。” 值得注意的是, 名家在诡辞巧辩的表现形式下,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着破坏性的反传统活动。 打破了人们正常的逻辑思维与常识的樊囿, 提出了一系列怪诞的论题, 如白马非马、 卵有毛、 鸡三足、 马有卵、 狗非犬等等。 但论题虽荒唐, 而所表现出来的分析手段却显得高超绝伦。《世说新语· 文学》 篇载:“谢安年少时, 请阮光禄道《白马论》, 为论以示谢。 于时谢不即解阮语, 重相咨尽。 阮乃叹曰: 非但能言人不可得, 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这在意识中可能是一种堕落, 而在思维上则是一个飞跃。 虽然这种“离散” 分析手段, 忽略了事物的整体性与联属性, 但却能启发人深入地分析、 观察、认识事物。

6、 墨家

      墨家之名出现要早于儒家之外的各家。《孟子》、《韩非子》 中都把他视为显学。 这一派的得名与其他各家不同。 像名、 法、 阴阳等, 是根据他们学说的特点总结出来的名称; 儒家是由师儒教授的职业而沿袭的名称, 而墨家则是由他们的代表人物墨子而得名的。 这一派与儒家关系甚密。《淮南子· 要略》 说:“墨子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 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 久服伤生而害事, 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子· 公孟篇》: “程子曰: '非儒, 何故称于孔子也? ’ 子墨子曰:'是亦(其) 当而不可易也。” 从墨家说“仁义”、 倡“兼爱”、 道“非攻” 的情况看, 也与儒家每多相合。 但从其基本思想看, 他与古代的清庙中史祝之职似乎有些联系。《艺文志》 说:墨家者流, 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柞木) 椽, 是以贵俭; 养三老五更, 是以兼爱; 选士大射, 是以上贤; 宗祀严父, 是以右鬼; 顺四时而行, 是以非命; 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 此其所长也。这是从墨家理论的基本精神上而言的。 章太炎先生说:《艺文志》 称墨家出于清庙之守,确为事实。《艺文志》 墨家著作中首列《尹佚》, 尹佚也称史佚、 尹逸, 其后有史角。 史角、史佚都是清庙之守, 这也是史官的一种。《左传》 有“清庙茅屋, 昭其俭也” 之说, 这是墨家贵俭的来源。 墨家主张明鬼, 也与清庙祭鬼神有关。

       在先秦各派中, 墨家是最特殊的一派。 其他各派也只是一种思想学说, 墨家则是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组织, 他们把一切言行依托于“天志”, 把天认作是最高的统治者。 认为“天子有过, 天能罚之。”(《天志下》) 这个组织的领袖叫作巨子, 组织的成员也很特别, 不像儒生那样文质彬彬, 而是一批赴火蹈刃的武勇之士。 故《淮南子· 泰族训》 说: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皆可赴火蹈刃, 死不旋踵。” 这个组织有严格的纪律, 一旦违犯纪律, 就会受到严惩。《吕氏春秋· 去私》 说: “墨者有巨子腹□, 居秦。 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 非有他子也, 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 '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 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 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 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其执法之严, 可见一斑。 这一派在后世, 学术上没有传人。 西汉之初百家复活, 而墨家却无闻, 因为这一派走上了解困扶危的游侠之路。

       此外,《艺文志》 还列纵横家、 杂家与农家。 这几家或是外交上合纵、 连横, 没有原则,唯利是图; 或是杂采百家, 不成体系; 或是农桑树艺, 务在稼穑。 他们在政治上都没有理论,没有思想体系。 故可略而不谈。

      在刘歆、 班固的《诸子略》 中, 所采只是“驰说取合诸侯”, 至于天文、 历谱等等与“取合诸侯” 无关而带有技术的学说, 则分别归到了《方技略》、《术数略》、《兵书略》 等之中。《隋书· 经籍志》 则把兵书、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之类, 并归于子部。《四库全书总目》参酌历代史志的分类, 则将子部分为十四类, 大大拓展了子学的内涵。 其《子部总叙》 说:

     自六经以外, 立说者皆子书也。 其初亦相淆, 自《七略》 区而别之, 名品乃定; 其初亦相轧, 自董仲舒别而白之, 醇驳乃分。 其中或佚不传, 或传而后莫为继, 或古无其目而今增, 古各为类而今合。 大都篇帙繁富, 可以自为部分者, 儒家以外, 有兵家, 有法家, 有农家, 有医家, 有天文算法, 有术数, 有艺术, 有谱录, 有杂家, 有类书, 有小说家。 其别教则有释家, 有道家, 叙而次之, 凡十四类。

       这样便使得子学变为史学之外的又一庞杂的图书门类。但大抵言之, 思想著作即所谓“三教”、“九流”, 才是子学的主体, 其余则暂忽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