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忘”在橡胶林里的知青儿子

 老卖年糕 2022-05-26 发布于云南

老知青家园 2022-05-26 07:19 发表于北京

图片

“遗忘”在橡胶林里的知青儿子
作者:陈彪峰
“遗忘”在橡胶林里的知青儿子00:0005:13

我是1970年5月21日,随上海市老静安区的69届初中生,去了云南的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当初称云南)。

我所在的橄榄坝农场二分场八队的知青,来自北京,上海及重庆三地。除此之外,还有十来户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来此的湖南祁东县的农民。

下图就是我所在的橄榄坝农场二分场八队的生活用水口。由清清的泉水而汇成的池塘,时而荡起阵阵涟漪。远处的青山,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甚为美丽。就自然环境而言,确实是美丽,但并不富饶。

图片

这是橄榄坝农场场部

1978年,全国知青返城的风暴率先在我们橄榄坝农场掀起,最后波及全国。罢工,游行,请愿,直至到北京上访。“知青要回家”的呼声响彻全国,终于得到了中国最高层的首肯,历经磨难的知青终于返回了家乡。

知青都返城了,像我这种“一人返城·全家返城”的确实不少。但是,还有那些在版纳密林中就已经觉得返城无望,育有子女的是否都举家返城了呢?

今天,我就为各位读者来讲述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催人泪下的凄美的故事。

昆明来的电话

大约在2000年前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来自昆明的电话,来电者是我们八队的重庆女知青李庆玲(七十年代由农场至昆明读大学,毕业后留在昆明某校任物理老师),她在电话中告我:

我们队的北京知青董某夫妇遗留在农场的儿子,通过媒体来寻找亲生父母了(当时两人因未婚生育,不符农场当时有关规定,只能被迫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送人。当时的领导要其写下保证书,今生不得再与儿子相认)。

将近三十年过去了,被人领养的儿子已经娶妻生子;其养父母也均已去世;其儿子也从儿时的伙伴中得知,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北京知青,并正在到处打听亲生父母的联络方式。西双版纳的主流媒体知悉后,对其进行了专题采访,《云南日报》则予以了全文转载。报道的内容有血有肉,情节催人泪下,儿子通过媒体在呼唤: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你们为何不要我?

李庆玲老师告:我们接力做好事吧,我把《云南日报》邮寄给你,与北京知青董某夫妇的联系由你负责,我一口答应了李老师。

这样,一场由昆明,上海至北京的寻亲接力赛,由我们三地知青联合组成。

我端坐在写字桌前,看着李老师寄来的《云南日报》,仿佛从字里行间看到有一个黝黑的男子,站在版纳的橡胶林中,向着苍天在呐喊:我是谁……我是谁?爹娘啊!你们究竟在哪里?你们为何抛弃我?能告诉我原因吗?

作为一个知情者,能不为之动容吗?且当初在生产队时,孩子的父亲北京知青董某是七班班长,我为七班副班长,能袖手不管吗?否!虽然我在八队只呆了几个月,就被调去分场学校任教了。

关键是如何联系,是直接将情况告知董某夫妇?还是迂回联系?因为,当时董太太张某已经患了大病。如贸然直接告知,唯恐她情绪波动,引起疾病加重。我选择了先与北京女知青杨艾兰与张淑惠联系。因为杨艾兰与张淑惠这两位北京女知青,与董某夫妇私交很深。当断即断,我马上将情况如实告知了北京女知青杨某,她一口答应,由她们两人来将这盏灯点亮到事情圆满为止。

“骨肉最终团圆”

杨艾兰与张淑惠两人当即与橄榄坝农场的去京人员联系,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她俩毫不气垒。最后,在张淑惠的一再努力下,终于拿到了董某夫妇儿子的确切联系方式。这盏灯点亮啦!

他们一家联系上啦!骨肉团圆了!

女知青杨某陪着这对夫妇从北京直飞版纳……

后续如何?遗留在版纳的儿子能否再回北京?

等以后有机会,我再来续版……

下图的照片:

图片

右一为爱心发起者(第一位点灯人)重庆知青李庆玲老师;右二为北京知青杨艾兰(第三位点灯人); 左一左二则为北京知青的董某夫妇。去年四月,在北京春暖花开之际,李老师与他们几人相遇在北京。

愿人间再没有这种骨肉分离的悲剧产生,愿人间天天花好月圆!

图片

上图为最终找到董某夫妇儿子联系方式的北京女知青张淑惠及她的孙女。

图片

上图是我,第二个点灯人。

图片

朋友们,读者们,让我们大家都站在高山之巅,眺望日出的魅力!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触生命的珍贵!


各位读者,希望此类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的后代能够一直生活在和谐幸福的环境中!

作者简介

陈彪峰,男,1953年生,上海市成都第二中学,云南橄榄坝农场场直学校语文教师,上海华新服装厂工人,上海市公安局侦察员,上海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企业情报实务》作者。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公众号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