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争天下莫能争——老子智慧【86】

 新用户97560OBk 2022-05-27 发布于江西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原典】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悟道】

福慧双修须及物;

身名俱泰要留余。

福报和智慧之修炼,须涉及事物,使外境能得到好处;身体与名望俱佳之时,须留有余地,切忌骄傲。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活于世,总是渴望一些仪式感。因此,“表现攀比甚至炫耀”,不知不觉成为了世人的一种生活常态。谦卑处下,挑战的是自己的人性,是反人性的,也是极其艰难的,却是真正的智者所为。

本章老圣人以“江海处下为百谷王”为例,说明“处下不争”是智者之风范。真正的生命智者,其外在呈现往往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文明以健,中正而应;藏锋不露,和颜悦色。

所谓“谦虚是另一种形式的狂妄”,其涵义大致有三。其一,我知道我很厉害;其二,我知道我的厉害是尽人皆知的;其三,我的厉害,无需他人之赞美,因为我的内心无比强大。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两千多年前,老圣人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高深却又朴素的处世法则。欲为人上人,甘居人下人,具体之方法是须做到"不争之争"

必须明白的是,老圣人所言之"不为天下先"、“柔弱处下”"无为"等,不是世人通常理解的“消极辟世,无所作为,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等等概念。"不为天下先",强调不要凌驾他人之上;"守柔",强调以柔克刚;"处下",强调低调处世,为的是后来居上;"知足去欲",强调摒弃过度之功名利欲,抛除一切私心杂念。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圣人不争而争”的智慧是,第一,不与人争一时之短长;第二,不争的前提是建立在自己有所作为之上;其三,以不争之方式达到争的最佳结果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如此之不争,包含了对生活及生命的认知和态度,恰恰契合了大道之精神,是一种凡人难以理解的人生智慧。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欲为大树,莫与草争”,自然永远都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