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先兆之''风信儿''

 昵称iata4 2022-05-27 发布于江苏




节选来自有'南朱北焦'之称的医林泰斗(焦树德)的一篇关于中风预防治疗的文章。

“风信儿”(中风先兆)的人,要积极预防中风。
关于中风先兆,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例如金元时代医学家朱丹溪指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
《河间六书》中也说:“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
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民间俗称为“风信儿”,即现代所说的中风先兆或发病信息。

如能及时抓住这风信儿积极进行预防治疗,则可大为减少中风病的发生。常见的风信儿有如下种种。

1)有时突然感到半身麻木、无力、口角流涎、一会儿又恢复正常。这常常是经络气血流行失畅,肢体、九窍失养,血脉涩带所致。西医学认为是对侧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可用红花、桃仁、丹参、川芎、桑枝、半夏、天南星、防风、当归、炙山甲。水煎服。针刺曲池、合谷、风池、足三里、风市、三阴交、昆仑等穴。

2)近来与人交谈或做讲演时,常发生短时间内讲不出话来,或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情况,这往往是痰浊阻滞,舌本失灵、痰浊蒙心、清窍不利;或肾虚不能上泽,虚风内动所致,西医学认为大多是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可用半夏、化橘红、胆南星、茯苓、菖蒲、远志、全蝎、羌活、红花、怀牛膝、炒枳实。水煎服。如有肾虚证者可兼服杞菊地黄丸、针刺可选百会、间使、曲池、合谷、天突、风池、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复溜等穴。

3)容易出现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现象,这常是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虚风挟痰浊上扰,下虚上实所致西医学多认为是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可用红花,钩藤,生荆芥穗,潼、白蒺藜,青葙子,草决明,煎水送服杞菊地黄丸,一日2次,每次1丸,妇女可去红花、加香附,送服归芍地黄丸,服法用量同上。针刺可选风池、大椎、丝竹空、光明、神庭等穴,也可配用肾俞、昆仑、三阴交等穴,或灸每1椎至第5椎。

4)时常突然感到头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少时又好。这多为肾虚肝旺,肝风上扰,兼之髓海不足(髓海即脑部)所致。西医学多认为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故。可用生地、熟地、山萸、茯苓、防风、丹皮,山药,泽泻,钩藤,天麻,生石决明先煎),羚羊角粉(分2次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头晕甚者,可加全蝎,蜈蚣,泽泻,钩藤、天麻都适当增量。针刺可选用丝竹空、通里、大敦、申脉等穴,也可灸百会、曲池、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5)平日精力充沛,作息正常的人,突然变得嗜睡,白天也睡,唤醒问话,对答清楚,但答完即又睡下。这多因中焦脾虚,不能及时运化水湿,湿聚生痰,痰浊上犯,蒙蔽清窍所致。西医学认为这多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脑干的网状结构之故,可用苍术,半夏,茯苓,猪芩,泽泻,防风、陈皮、红花。水煎服。甚者可兼服苏合香丸,每次1丸,一日2次。针刺二间、三间、厉兑、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

6)在性格、行为、智能等方面,突现反常,变得孤僻,寡言、萎靡、抑郁、焦虑或轻浮,欣快,易发狂怒,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这大多是肾不养肝,肝阳亢盛,肝火燎心;或心肾不交,心神不能守舍所致。西医学多考虑是因颈内动脉供血不足,损害了大脑额叶的功能。可用生地,生石决明(先煎),珍珠母(先煎),生赭石先煎),远志,菖蒲,郁金,生明矾,防风,茯苓,丹参,川断,桑寄生。水煎服。针刺人中、间使、神门、曲池、少海、肝俞、肾俞、风池、太冲等穴。

7)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原有头痛病的人疼痛变得剧烈,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头痛,或伴有了恶心、呕吐。如头痛以头顶和后头痛为主,多是肝肾不足,督脉失养,虚阳上越所致。如兼眩晕、头重,多为风痰上扰。西医学多认为这可能是血压突然升高;或脑动脉瘤所致,其后果往往形成出血性脑血管病。可用生石决明(先煎),生代赭石(先煎),玳瑁(先煎),生龙牡(先煎),牛膝,焦槟榔,生白芍,生地,夏枯草,蔓荆子,防风,钩藤,丹参,桑寄生,泽泻,鸡血藤。水煎服,肝阳亢盛,头晕目花者,还可加羚羊角粉,分2次随汤药服,针刺可选百会、人迎、风池、脑空、头维、率谷、合谷、太冲、足三里、丰隆、昆仑等穴。虚证头痛还可补气海、关元、足三里;灸百会,大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