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风论治中风——小续命汤

 医易小子 2021-09-22

小续命汤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药用:麻黄、防己、黄芩、附子、桂枝、川芎、白芍、防风、杏仁、生姜、人参、甘草,其可治疗痿证。“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病久阳气虚损,生化乏源,气血运行受阻,瘀邪阻滞,脉络失和,致使筋肉失于温煦濡养,不能束骨而利关节,废而不用,则生痿。方选小续命汤扶正祛邪,调和营卫,温阳通脉,益气行瘀。

中风先兆

患者1,男性,50岁,诊于1994年3月24日。患者于3月23日上午突然发作寒颤、眩晕、黑蒙、手指麻木、恶冷,自以为受寒所致,因卧床休息一日。是日上午准备外出,复觉手指奇麻,眼发黑,眩晕作呕,急来我科就诊。时见肥胖体形,闭眼不能言语,左侧上下肢不能屈伸,痛觉减退。查血压: 18/10Kpa,舌体胖,苔薄白,脉弦而长。追问病史,今年有类似反复发作史,且患有糖尿病。诊断为中风先兆,治以辛温发散,扶正祛邪。处方:麻黄、防已、防风、生姜、附子、桂枝各10克,白芍30克,当归15克,石菖蒲12克。上方均取首次煎汁,日服2剂。次诊,患者寒颤罢,麻木减,能简单答语。二进上方去姜桂,加半夏、天麻、钩藤各15克,再进3剂,日1剂,症状好转,血压正常,又调整三日好转出院,出院时以滋补肝肾之剂为膏调治一月,后随访,三年未发。

按:中风先兆,亦名小中风或中风前驱症状。属气虚痰阻,外邪侵袭之本虚标实之证。本病为风寒侵袭。气虚挟痰之证,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邪得痰助,故肌肤不仁,手指麻木,因痹阻气血,故半身不遂,不得言语,乃治以扶正祛邪而减。此证邪去体尚虚,而须调补肝肾,以防复发。

中风后遗症

患者2,男,72 岁。2016 年12月就诊,中风后左侧肢体活动欠利 1 月。症见: 形体中等,面略白光白,左侧肢体不利,伴肢体麻木,颈部板滞,神疲乏力,腰酸,夜眠不安,记忆力略减退,情绪低落,言语清楚,大便略干,口干,怕冷,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涩尺弱。证属: 肾虚血瘀,风寒痹阻。治以: 疏风散寒,补肾活血。方以小续命汤加减,药用: 炙麻黄5g,桂枝 10g,白芍 10g,杏仁 10g,葛根 15g,熟附子( 先煎) 5g,党参 15g,防风 10g,鸡血藤 15g,怀牛膝 15g,当归 15g,大枣 15g,伸筋草 10g,百合 15g,熟地 15g,巴戟天15g,炙甘草 5g。煎加生姜 6片。7 剂。服药 1 周后肢体麻木症状有所缓解,仍乏力,合千金三黄汤之意加黄芪 30g,坚持服用 2 月,并结合针灸曲池、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手三里等穴位,腰酸等症逐步减轻,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改善,颈部板滞好转,左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

按:中风左侧多气血、右侧多风痰所致,故临床本方一般用于左侧肢体及上肢病变疗效较好。因本方以温升为主,麻黄为“青龙”,主升发。本例病患以麻黄汤散寒通络治其标; 桂枝、白芍、当归、川芎活血通脉;百合补天门,熟地填地户,百合地黄汤养阴安神; 冬季加附子散寒温阳,与熟地配合取肾气丸之义补肾填精,巴戟天温阳补肾通便; 随证加葛根解除项背不舒,鸡血藤、牛膝活血通脉,黄芪益气通脉,结合针灸补肾活血,故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节选自2017年8月第34卷第8期《天津中医药》之《小续命汤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探讨》;1998年第12卷第2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之《小续命汤化裁临床应用举隅》;2019 年第 46 卷第 10 期《辽宁中医杂志》之《小续命汤化裁临床应用心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