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调体质就用这1招,温阳、祛湿、强体质!孩子身体壮,长得好

 woainijingzhi 2022-05-27 发布于广东

俗话说,'泡脚治百病’,在我看来不无道理。《黄帝内经》中对泡脚也有记载:'寒气升,泡脚驱寒,消百病’。泡好脚可以帮孩子调体质、防生病,功效可以媲美食疗。但泡脚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适合孩子,有的反而有害,如果用得不对就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如何在冷热反复、湿气来袭的初夏通过泡脚帮孩子祛湿、抗感?今天就详细说说。

说起泡脚,很多家长以为那是冬天才适合做的,其实不然。泡脚,属于中医里的“药浴”,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春夏秋冬都是可以泡脚的。坊间有句话,“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短短几句就概括了一年四季泡脚的好处。

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其中脚被称为精气之根,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更是人体精气的凝聚点,容易影响全身的气血和经络运行。“养树需养根,养人需护脚”,脚部布满了反射区,正好与五脏六腑相对应,刺激其反射区的方法之一就是泡脚。

泡脚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力度温和的调理方法,可以达到既通又补的效果。到了夏季,天气逐渐变热,阳气浮越于表,正是养阳的好时机。加上临近端午,雨水逐渐增多,调理体质要注重祛湿,家长除了用食疗外,还能在脚上“下功夫”,用泡脚的方式为孩子温阳、散寒、祛湿,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

 

日常保健法就用它:温水泡脚

夏季帮孩子祛湿的常用方法包括食疗、运动以及泡脚。祛湿的食疗方我推荐过不少,如四星汤、赤小豆鲫鱼汤、小儿健夏方等等,都有不错的祛湿效果。

而泡脚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直接用温水泡。温水能刺激足部的穴位,增强五脏六腑的机能,起到驱寒温阳、疏通经络、消除疲劳的效果。

家长可以在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给孩子泡脚10~20分钟,日常保健可以安排一周2~3次,以微微发汗为佳,1岁的孩子都可以用。

泡脚的水量也有讲究,最好超过三阴交,到达小腿。三阴交是足部的三条阴经的交汇点,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温水没过三阴交能起到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睡眠的功效。

临床上,我也发现睡前有用温水泡脚习惯的孩子都是比较容易入睡的,睡得好有利于身体在夜间的生长发育和调整恢复,孩子自然少生病、身体好。

图片
 

寒热体质都适合的祛湿方:小儿温胆汤

我常和家长强调小儿“脾常不足”,而脾是后天之本,想要孩子身体好,脾胃的调理顾护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脾胃好,吃进去的食物才能被更好地吸收,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物质,提抗力才会提高,身体才会强健起来。偏偏脾是喜燥恶湿的,随着夏季的潮湿越来越严重,脾的运化作用越来越受限,这时,家长要及时帮孩子祛湿,清掉阻碍脾胃运转的不利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健脾祛湿的药材,增强它的功效。用药材进行泡脚时,药物可以通过足部皮肤肌腠,循环进脏腑,再通过脏腑的输送分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起到防治保健的功效。

南北朝医师姚僧坦所创的温胆汤泡脚方是我非常推荐的,祛湿作用很明显,但孩子体质稚嫩,直接沿用原方可能会力道过猛,损伤其尚未成熟的五脏六腑。考虑到这点,我在原方基础上根据孩子的体质特点进行了加减,创出“小儿温胆汤”。

小儿温胆汤用到了茯苓、陈皮、法半夏、竹茹、枳实、炙甘草等材料。当中,陈皮、竹茹、法半夏、枳实可以化痰,茯苓能健脾祛湿,排走化解的痰湿,而炙甘草还能健脾益气。全方的搭配高效而全面,能为孩子健脾、祛湿。

小儿温胆汤是寒湿、湿热都适用的外用方,通过泡脚透汗的方法,让湿气通过孩子皮肤腠理排出体外,达到祛湿的效果。方法简单有效,家长们可以学起来。在孩子无病痛时,每周安排2~3次。

 

小儿温胆汤(外用)

材料: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

做法:

1、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30分钟。

2、滤渣后药汁分2份,每晚兑温水泡脚。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宜忌:

◆3岁以上孩子对证外用。

◆蚕豆病可用。

 

夏天用这一招防感冒提正气:感利通泡澡液

现在虽然已经入夏了,但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反反复复,大人都觉得难受,孩子的身体稚嫩、不成熟,更难适应这种变化,不小心就会生病。特别是在下雨以后、气温骤降时,或天气闷热,孩子频繁地进出空调房,都很容易被寒邪所伤,脾虚、抵抗力不足的孩子会更加明显。

当孩子出现明显的受寒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发冷、咳嗽、痰白等症状时,家长可以给孩子用感利通泡澡液泡脚,取半包兑入40摄氏度的温水中,让孩子泡10~20分钟,以微微发汗为佳。

感利通泡澡液由香薷、荆芥穗、艾叶、藿香组成:香薷、藿香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荆芥穗能辛温解表;艾叶能温中、逐冷、除湿。四种药材搭配起来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让孩子通过泡脚发汗的方式,清除体内的风、寒、湿之邪气,恢复孩子的正气,达到遏制感冒的效果。

香薷、荆芥穗、艾叶、藿香都是性味偏温的药材,如果孩子平时是脾胃虚寒的,有怕冷、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或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病史,日常保健可以一周安排1~2次,能起到不错的保健效果。特别是在三伏天中,坚持泡,更加可以起到温阳扶阳、冬病夏治的作用。

但要提醒一点,香薷、荆芥穗、艾叶、藿香性味都偏温,当孩子出现明显的热证、上火的症状时都不建议用,否则会容易助热邪,甚至会引起孩子发烧。

最后,需要和家长强调的是,到了夏天,天气本来就会越来越热,孩子的阳气浮越于体表,加上新陈代谢旺盛,会比大人出汗更多。所以,泡脚时,不要让孩子出太多汗,以微微发汗为宜。否则,气随汗泄,过汗伤津,出汗太多会导致孩子伤气又伤津。

夏季要注意防暑祛湿,更要注意防寒,为了让孩子安然度过今年夏季,家长一定要学习用好感利通泡澡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