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然养生:夫义妇德

 开心康乐场贾泳 2022-05-27 发布于海南

德然养生荐读转自:夫义妇德

 刘余莉 2022-05-27 08:00 发表于北京

夫妇有别”的“别”字并不是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而是讲在职责上有分工,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特别是在古代,是农业社会。创造经济收入主要是由男子来承担。一个家庭除了要有经济收入,使家人衣食无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是要生养、教育儿女。

有一句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为大”并不是仅仅指没有儿女,而是说再大的家族,有再多的孩子,但是没有把他们教导好,甚至成了败家子、啃老族,这样的儿子与其有还不如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教育儿女的责任无比重大,不能推给别人,必须由母亲亲自来担当。这就要求做母亲的要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言传身教,把儿女教导好,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

根据夫妻职责上的分工,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机会很多,就随意地见异思迁、寻花问柳,这是不符合道义的。做妻子的要有良好的德行,这就是夫义妇德。

讲到夫义,一定能想到“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这个典故讲的是东汉的时候,汉光武帝的宰相宋弘的故事。当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光武帝为了给姐姐说媒,特意问姐姐说:“你看朝廷之中你喜欢谁,我去给你说。”湖阳公主说得很委婉,她说:“我看宋弘这个人又有道德,又有学问。”光武帝知道,他的姐姐看中了宋弘。

为了给姐姐说媒,光武帝特意请宋弘来吃饭。在君臣畅饮之间,光武帝说:“我听说一个人有了财富之后就要换朋友;一个人有了地位之后,就要换家室。我有一个姐姐,年轻貌美又温柔贤惠。”听到这,宋弘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饭吃不下去了,他起身向皇帝敬礼说:“皇帝,我听说的道理和您听说的有所不同。我听说贫贱之知不可忘。”而皇帝从小是读圣贤之书的,他说:“对,这贫贱之交确实不能轻易地遗忘。”这一句话把皇帝的正气给提了起来。

宋弘接着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和自己同甘共苦过的妻子,她又没有什么过失,不能随意地把她给遗弃,这不符合道义。光武帝看了之后,也明白了宋弘的心意,所以没有再勉强。

这句话传了出来,正了当时朝野夫妻之间的亲情。不仅如此,这句话一直传承到现在,仍然成为很多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一个人立身行道,不仅影响自己的家人,而且能影响世世代代。这是真正的读书人,能见利思义,见德思义。

宋代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刘庭式,他和邻居家的一个女子口头上订了婚,没有举办婚礼,就去读了太学。五年之后中了进士,衣锦还乡。但是和他订婚的邻居家的女子却双目失明,成了盲人。女子的家人都是很通情达理的人,主动提出说:“你看你现在考中了进士,而我们家的女儿却成了盲人,现在家道衰落,门不当户不对,不如这一件婚事就算作罢。”但是刘庭式却非常守信用,他坚持要娶这个女子过门。

结果女子过门之后,对刘庭式非常地感恩,把他照顾得很好,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很用心地教育这两个儿子,结果这两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后来刘庭式到高密去做通守(太守的副手),当时的太守是苏轼。在做通守的过程中,他的妻子不幸得病过世。刘庭式思念自己的妻子,经常想起妻子平时对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哭得很伤心。

苏轼为了劝他说:“我听说一个人是因为美色才生起情爱,因为情爱才会有伤痛的感受,但是你的妻子,她又不是一个美人,还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有什么哀伤可言?”

刘庭式一听,止住了哭泣说:“我所哀伤的是我失去了一个曾经和我同甘共苦、筚路蓝缕的妻子,我并没有想到她的双目是失明的。如果真的如你所说,一个人是因为美色才生起情爱,因为情爱才有伤痛的感受。你看每一天在大街小巷上那些挥着袖子、挥着手绢勾引你、诱惑你、挑逗你的那些红尘女子。她们每一个人都长得很美,那么你愿意娶他们做妻子吗?是不是她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你的妻子?”苏轼听到这里感到非常的惭愧,更加感佩刘庭式的德行。

由此可知,能够让两个人天长地久的并不是欲望,也不是美色。而是那一份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是长期相互陪伴中积累起来的恩义、情义和道义,一想起来就会让人感觉到非常感动。这就叫“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正是这种恩义、情义、道义,才让彼此之间相互珍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够天长地久。

这些古代的读书人,他们读圣贤书是真正地读懂了,他们一生做人问心无愧。夫妇如果贪图的是彼此的美色或是欲望,往往是幸福三分钟,痛苦一辈子。欲望重的人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忽视身边人的感受,信义、恩义和情谊必然会淡漠,看不到周围人的需要,感受不到周围人的伤痛,这样的人,人生会越走越空虚。因为一路走来,为了欲望,为了美色,会伤害对自己有恩的人,为自己付出的人,走到最后可能会剩下自己一个人茫然。这是“夫义”。

妇德,在历史上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德育故事》中记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女子叫崔少娣,嫁到苏家去做媳妇。丈夫弟兄一共有五个,前面已经有四个嫂嫂,家里非常不和睦。每天吵闹的事情经常发生。崔少娣最初嫁到苏家的时候,别人都替她很担忧,但是崔少娣对待四位嫂嫂非常有礼貌。看到她们有需要使用的东西时,就把自己所有的送给嫂嫂们;婆婆差遣嫂嫂们料理家务的时候,崔少娣每每争先去做。她说:“我是最后的媳妇,应该格外效劳”。

她在嫂嫂们没有吃饭之前,从来不肯自己先吃饭。有时听到嫂嫂们的怨言,崔少娣总是笑着一句话也不说。有底下的人到她那里搬弄是非,她用家法伺候;有时候年幼的侄子们把尿尿到她的衣服上,她也没有一点可惜衣服的意思。就这样她做了一年多的媳妇,四位嫂嫂都向她忏悔说:“五婶是个大贤大德的人,我们和她相比,真是不是人”。结果全家都很和睦。

《德育故事》中,圣贤人做出了现代人可能觉得很难做到的行为。甚至有些人看到了这些故事,会觉得他们很傻,他们很吃亏。其实真切地看到最后发现“吃亏是福”,“人欠你,天会还你”。把时间拉长看,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现在依然被后人赞颂的古圣先贤们,他们走到最后,人生很充实,感受到的是彼此的深情厚谊,还有家庭幸福。

反过来,现在有很多的红尘女子,中国人有句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之所以说红颜薄命,就是因为自己长相美貌,但是经不起诱惑,经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今天跟这个好,明天跟那个好,最后没有一个是真正付出的,都是因为美色被吸引而来,因为欲望吸引而来。色总有一天是会失去的,有一天容貌不在,“花落而爱渝”,爱也会终止。说到底,人与人之间能保持长久交往的,一定是建立在恩义、情义和道义的基础之上。

女子的德行还体现在助夫成德上。在坤卦的《彖辞》中讲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句话是引导做女子的应该要“顺承天”。要顺从自己的丈夫,成就自己的丈夫,也是需要女子有深厚的德行。当然顺从、听从,并不是什么都听从,前提是“夫义”,是做丈夫的要有道义,如果丈夫不讲道义,做事做错,女子也不能一味地听从。

历史上有一个班婕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班婕妤在成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被选入后宫。开始的时候做少使,但是很快得到了成帝的宠爱,被封为婕妤。有一次汉成帝在后宫游玩,打算和班婕妤同乘坐一辆车子,结果班婕妤推辞说:“臣妾观察自古以来的图画,发现圣明的君主身旁坐的都是有名的大臣。只有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身边才有受宠的女子。现在陛下若是与我同乘一辆车,不就是和那些亡国之君差不多?”成帝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于是也就不再勉强她。太后听了这件事,非常高兴地赞叹说,“古时候楚国有一位樊姬,现在又有班婕妤”。

班婕妤喜欢诵读的书包括《诗经》、《窈窕》、《德象》、《女师》等。每一次被成帝召见或是上疏言事的时候,都能按照古礼行事。鸿嘉三年,赵飞燕诬陷许太后、班婕妤等人不行妇道,曲媚皇帝,并且说她祝告鬼神,使之加祸于后宫,甚至还谩骂皇上。许皇后因此被废。

当汉成帝在审问班婕妤的时候,班婕妤回答说:“臣妾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善良正直尚且没有能得到福分,做那些邪僻之事又想得到什么?假如鬼神有知,不会接受丧失为臣之礼的祷告,假如鬼神无知,向他们祷告就不会起任何作用,所以我是根本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汉成帝一听,觉得她说得这样在理,于是更加怜悯她,不仅没有怪罪于她,反而赏赐了她黄金一百斤。女子有德行,又饱读诗书,深明大义,就能化解自己的灾难,也为国家带来国运的昌盛。这就是“夫义妇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