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分钟步行试验2022版有哪些信息

 meihb 2022-05-2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6MWT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 适应证

依据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6MWT主要用于评价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运动能力、医疗干预疗效以及预后评估。近年来,随着心肺康复工作的推广普及,6MWT 适应证范围也在不断扩,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6MWT 适用但并不局限于表1所列的疾病。

图片

二、 禁忌证

   多数文献表明,与6MWT相关的不良事件并不常见。大多数禁忌证并不是来自随机临床试验,而是针对安全问题提出的建议。本共识对6MWT的禁忌证提出以下建议,见表2

图片

6MWT的操作流程

一、场地及所需设备

1.场地:最好在室内进行,选择一条长度 30 m且少有人经过的平直走廊,可每隔 3 m 做一个标记。起点应用色彩鲜艳的胶带在地板上标出。两端的折返点可用圆锥体(如橙色圆锥体)标记。虽然在跑步机上进行6MWT可以使测试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但不建议在跑步机上进行。

2.  工具及设备:(1)6MWT 记录单,见附表 1;(2)计时器(或秒表);(3)计数器;(4)供患者休息的椅子;(5)血压计;(6)Borg 自觉疲劳评分量表(0~10 级或 6~20 级),见表 3;(7)工作记录单;(8)可穿戴式心电 、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SpO2)监测设备(视情况选用);9)抢救设备:抢救车(含抢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肾上腺素等)、除颤仪、供氧设备等。

二、6MWT的测试者

测试者可以是医师、护士或治疗师,需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完成 6MWT 课程培训,熟悉心脏康复或肺康复相关内容。在6MWT期间,并不强制要求医生在场。但对于高危受试者则建议医生在场,与测试者共同完成测试。

三、受试者所需的准备

受试者应病情稳定,近期无治疗药物的调整。测试当天规律饮食,餐后 2~3 h测试为宜。测试前2 h 内应避免剧烈活动,穿着舒适的衣物以及适宜步行的鞋子进行测试。如受试者平时步行时需要使用辅助器械,如拐杖、助步器等,测试过程中应继续使用。

图片

四、操作规范

1.测试开始前一般准备:受试者应在靠近起始位置的椅子上休息5~10 min。在此期间,测试者应测量受试者的心率、血压和 SpO2,了解受试者近期的病情及服药情况,检查受试者的衣服和鞋子是否合适。为受试者佩戴可穿戴设备,调整至合适的位置,确认设备工作正常、读数稳定。 2.向受试者介绍测试过程和注意事项:将受试者带至测试起点处。测试者应采用 Borg 自觉疲劳评分量表(0~10级或6~20级)评估受试者的呼吸困难和疲劳程度,记录其心率、血压、SpO2指标。将计数器设置为零,将计时器设置为 6 min。向受试者介绍以下内容:(1)测试的目标是评估受试者在6 min 内可以走的最长距离;(2)整个测试过程中,受试者需尽可能快地沿着走廊来回走动,转弯时不要犹豫及停留;(3)如果感到呼吸困难或疲劳,受试者可以减速或停下来,也可以靠墙或要求坐下来休息;一旦症状好转,则尽可能地恢复行走;(4)测试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不适,比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随时告诉测试者。 3.测试过程实施:测试者和受试者一起站在起点处,待受试者准备好后开始。在受试者开始走路的即刻计时。当受试者每次返回起点时,单击1次计数器(或在 6MWT 记录单上标记次数)。测试过程中,测试者以均匀的语速及平和的语气说出下列标准短语,不要使用其他鼓励的话语(或肢体语言),如:1 min 后:“您做得很好,还有 5 min”;2 min后:“您做得很好,继续保持,还有4 min”;3 min后:“您做得很好,您已经完成一半了”;4 min后:“您做得很好,继续保持,只剩 2 min 了”;5 min 后:“您做得很好,还有 1 min 了”;最后 15 s 时:“测试即将结束。当我说'时间到’的时候,您不要突然停下来,而是放慢速度继续向前走”。

4. 测试结束时记录:在试验最后 15 s 时,测试者需紧跟受试者,在其 6 min 时间到达的地方做1 个标记,并嘱咐受试者放慢速度继续步行,以免运动突然停止导致心率及血压快速下降,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测试结束时测量并记录受试者的心率、血压、SpO2指标;询问受试者目前是否有任何不适,以及影响其行走距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采用Borg自觉疲劳评分量表(0~10级或6~20级)评估其呼吸困难和疲劳程度。 

5.测试过程注意事项:该试验要求受试者尽全力步行最长距离,测试过程中,受试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步行速度。如果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停止行走或示意需要休息时,测试者需告诉受试者:“如果您愿意,可以靠在墙上或坐在椅子上休息;当您觉得体力恢复后,请继续行走”。期间不停止计时。如果受试者在 6 min 前停止并拒绝继续(或测试者决定不继续),则让受试者在椅子上坐下,并在6MWT记录单上记录步行距离、停止的时间和提前停止的原因。 

6.测试终止指标: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需密切观察受试者的步态、反应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出现下述情况时需停止测试,而不应让受试者继续勉强坚持行走:(1)受试者出现胸痛、不能忍受的呼吸困难、肌挛缩、步态不稳、面色苍白等;(2)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3)外周 SpO2下降,低于 85%;(4)血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

测试者必须对上述情况做出及时的判断和适当的应对。应尽快安排受试者坐位或卧位,获取生命体征,酌情给予吸氧,或采取进一步的医学处置。

五、结果计算

到达 6 min时,在受试者所在位置做 1个标记。以走廊上的3 m标记作为距离指南,根据受试者行走的圈数及 6MWT 结束时标记的位置,以米为单位,计算步行的总距离。 

六、报告内容

6MWT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具体可见附表1:(1)受试者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诊断、使用药物等;(2)测试方法的资料:包括走廊的长度;测试中是否给予氧疗及氧流量等; 3)步行距离:包括绝对值及其与预测值的百分比;(4)测试中休息次数与时间;(5)休息或提前终止测试的原因;(6)测试中是否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疲乏等症状;(7)生命体征(包括测试开始时及结束时)心率、血压、SpO2;(8)Borg自觉疲劳评分量表(0~10 级或 6~20 级)评分(包括静息时及测试结束时);(9)心电图(可选做):包括测试前、测试结束后。

质量控制

测试者应接受6MWT的标准化培训,并完成心肺复苏培训。建议每6个月进行1次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主要针对测试者对流程的熟悉程度、是否使用标准用语、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抢救措施是否准备得当等方面。质量控制可保证检查执行的一致性。有研究发现,不同研究中心测试方法的差异(包括鼓励的方法)可导致步行距离相差7%。测试前不要进行任何热身活动,通常受试者也不需要进行练习即可开始正式测试。6MWT 具有“学习效应”。既往研究显示,模拟测试可使 6 min步行距离增加 7%~17%,这可能与患者克服了焦

虑、适应了环境、找到最佳步距等因素有关。在大多数临床情况下不需要进行重复测试,特别是对于第 1 次 6MWT 已经达到正常值的患者。如测得的结果明显异常或出于临床研究需要,可重复测试。如需要重复测试,应在7 d内进行,且应在一天的同一时间段,测试条件保持一致,以尽量减少日内变化,并尽量由同一名测试者执行。如果需要在同一天进行重复测试,2 次检查之间应至少间隔1 h,并报告较高一次的测试结果。已有研究表明,使用鼓励性语言可显著增加步行距离。因此,为获得客观的、可重复的测试结果,建议在测试过程中,只使用标准化的鼓励用语(如上文所述),避免使用其他的鼓励方法。不建议鼓励受试者尽可能快地行走,这样可能会导致步行速度加快,甚至提前终止测试,并增加心肺系统的负荷。不可 2 名或以上受试者一起进行步行测试。因为多人互相竞争,行走速度会比单独步行速度有所提高。

结果解释

目前多采用 Enright 和 Sherrill报道的基于体重指数(BMI)和年龄的计算公式,男 性:6MWD(m)=1 140 m-5.61×BMI(kg/m2)-6.94×年龄(岁);女性:6MWD(m)=1 017 m-6.24×BMI(kg/m2)-5.83×年龄(岁)。表四总结了影响6MWD的因素。表五制定了6MWD 用于评估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分级。

图片

图片

6MWT指导运动处方制订

6MWT 结 果 相 对 心 肺 运 动 试 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缺乏精确

性,但作为亚极量运动能力测试,可以在没有CPET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中,作为患者进行耐力训练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临床实践中,可根据6MWD计算出的 6MWT 平均步行速度为患者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如 Zainuldin 等的研究表明,对于病情较轻的COPD患者,以6MWT平均速度的80%作为步行训练的运动强度,已处于高强度水平,会对大多数 COPD 患者带来训练益处。如果患者不能以此速度连续行走 10 min,则强度可以逐步降低10%,直到患者能够不休息地连续行走。国内有学者报道,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 6MWT 的平均速度作为运动强度,与采用 CPET 的无氧阈值AT)确定的运动强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多数学者不赞成根据 6MWT 估算峰值摄氧量来制订运动处方,也不常规推荐根据6MWT估算靶心率或储备心率来制定运动处方在临床实践中,建议根据 6MWT 平均步行速度,结合危险分层、Borg 自觉疲劳评分量表(0~10级或6~20级)评分指导运动处方制定,本共识推荐如下:危险程度较低的患者,运动处方的初始强度为 6MWT 平均步行速度的 70%~80%,运动过程 Borg 自觉疲劳评分量表评分在 4~7 分(0~10 级) 或14~17分(6~20级)。危险程度较高的患者,运动处方的初始强度为 6MWT 平均步行速度的 50%~60%,运动过程中Borg自觉疲劳评分量表评分在2~ 3 分(0~10 级)或 11~13 分(6~20 级)。6MWT 的平均步行速度(m/min)=6MWD/6;运动处方初始强度m/min)=6MWT 的平均步行速度×(50%~60%)或 (70%~80%)。同时,需要注意运动处方强度应随着后续评估结果动态调整。举例:患者的 6MWD 为 360 m,则 6MWT 的平均步行速度为60 m/min。如果为高危患者,则运动处方初始强度为 6MWT 平均步行速度的 50%~60%,即30~36 m/min。综上,以 6MWT 作为指导运动处方制定依据时,应根据6MWT平均步行速度,并结合危险分层、Borg自觉疲劳评分量表(0~10级或6~20级)评分确定运动强度,并可参考心电监测中 STT 变化或心绞痛症状发作时的心率、血压、SpO2等情况进行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