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次停水

 人生掠影 2022-05-27 发布于辽宁

昨天晚上十点钟,又开始停水,通知说这次是因为管道维修,要停到今天晚上十点。由于停的时间有点长,为了多存点水,把家里能用得上的器具差不多都用上了,包括之前特意买回来存水用的塑料桶。停水之后,用水也变得格外节省,尽量做到一水多用。

     小时候在农村,吃的是井水。我们村是全县有名的大蒜之乡,家家户户都有菜园子,水井也比较多,虽然一些井的水有点苦,但做饭、洗衣还是不成问题的。那时的地下水资源还比较丰富,只要不遇到连年大旱的天气,就不用担心井水枯竭。到了雨季,井里的水位上升,有时甚至会上升到与地面持平,取水很方便。但为了防止小孩子意外落水,饮用水的水井一般都打在村边上,水打上来之后,再用扁担挑回家。自己从十来岁开始挑水,也勉强算是挑过几年。

     后来,村里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家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提高单产,浇地的用水量越来越大,河里的水用完了,开始抽井水,导致地下水的水位逐年下降、几米深的水井出现了干涸。此时,村里有人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打一种结构简单的压水井,俗称老头乐。但压水井的深度有限,只能打到十来米深,再深了水就压不上来了,后来也慢慢被放弃。人们开始筹集资金,在地里打几十米、上百米深的机井。

水井干涸,生活用水成了问题。后来由村里出面筹集资金,在村西头打了口一百多米深的机井,建起水塔,铺设了水管,通到各家各户,人们总算是吃上了自来水,不用再到村外去挑水了。只是虽然名曰自来水,却并不是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水,只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开泵供水,此时人们可以把水接到缸里。一旦有某处水管漏水、或者机井泵发生故障,就只能停机维修,如果停机的时间长、缸里的水用完了,则只有去地里看看谁家在浇地,挑水回来吃。

自己就读的初中,是县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师生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人,建有宿舍和食堂。学校没有自己打井,是从学校附近的乡政府大院的水塔引了一根水管到学校,在学校的食堂后面建了一个圆柱形的地下储水池。全校几百人吃饭、洗漱,都从这个储水池里打水。由于没什么防护措施,处于开放状态,冬天天冷了会结冰、夏天则会滋生蚊虫。当时也不懂水是不是干净、卫生,认为只要有的用就行。幸好,当时喝的水都是从食堂的大锅里打的开水,没发生过什么食物中毒之类的事故。

读高中、大学之后,算是用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也就是那种随时扭开水龙头就能流淌出来的清水。这几年,在老家的县城,开始用上了南水北调工程引过来的长江水。

如今,水、电、气作为生活必需品,我们已经习惯了打开即用,除了交费时会在心里念叨,怎么卡里的钱这么快就用完了。而一旦发生停水、停电,就会觉着非常不便。有时候就想,现在身处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生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一旦发生战争,别的不说,只要断水、断电,一个城市就可能陷入混乱。而要想避免战争,只有国家强大,军队能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