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孙应时)

 一中大语文 2022-05-27 发布于福建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孙应时

潇潇雨作对床声,小语灯前睡不成。

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

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

孟氏小园①能辨否,径须归共白鸥盟②。

【注】①孟氏小园:杜甫《孟氏》诗中有“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句。②鸥盟:与鸥鸟为友。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标题可知,诗人的兄长远道而来为母亲祝寿,在将要离开时诗人写下了本诗。

B. 首联描绘了兄弟久别相聚,在潇潇夜雨中难以入睡,倾心交谈的温馨画面。

C. “诗礼”一句写家族中以诗礼传承,寿宴上亲人欢聚吟诗作赋,其乐融融。

D. 颈联紧承“若为情”,采用互文的手法,在“远来”“别去”,“喜”“惊”的对照中展现出亲情。

2. 本诗以“情真”而著称,请就此从虚实的角度对尾联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D

2. ①实写仲兄将要离家远行,诗人对其殷切叮咛。②想象仲兄他日归来,自己和仲兄也像孟氏兄弟一样一起养亲尽孝,共享田园乐趣,这是虚写。③虚实结合,饱含着对离别的不舍、别后的牵挂和对重逢欢聚的期盼,感情真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D.“互文的手法”理解有误,“互文”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而这首诗歌颈联中“亲颜喜”是因“远来”,写欢聚之乐;“心事惊”是因“别去”,写离别伤感,不是互文。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手法,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尾联中虚和实的部分,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品味其中的“情真”。

结合标题“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和颈联“别去其如心事惊”可知,诗人的兄长远道而来为母亲祝寿,在将要离开时诗人写下了本诗,尾联中“能辨否”“径须归……”是诗人对兄长的叮咛嘱托,这是实写。

结合注释可知,前一句“孟氏小园能辨否”运用典故,“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意思是姓孟的一对好兄弟,在家里供养亲人,诗人借助这一典故表达了希望与仲兄一起归家供养双亲,共享天伦的渴望;后一句 “径须归共白鸥盟”化用典故,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隐居生活,诗人想象仲兄和自己一起隐居,跟孟氏兄弟一样,供奉双亲,这是虚写。

虚和实结合流露出对兄长离去的不舍,同时还包含了将来重逢欢聚,归家共养双亲、同享天伦之乐的期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