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巢湖(十八):洗耳地

 七老爷施政 2022-05-27 发布于安徽

洗耳池公园一角    方华  摄

许由洗耳雕塑    方华  摄

人文巢湖(十八):

一池水如玉  高士洗耳地

文/图  方华

上古唐尧时代,古巢城还没有护城河,城南有河为濡须河故道,今称天河,城东有一条纳城郊东北岗岭之水的涧流,连接天河。

在这条城东的涧水两边,西侧为形似一牛盘卧的卧牛山,东侧为箕山。箕山在城之东,百姓因指认和口说方便,称之为“东山头”。

当时,卧牛山和箕山各住着一位“圣人”,卧牛山上的为有巢氏的后代巢父,箕山上的是许由。巢父与许由当时皆有德名,并且是好朋友。巢父常牵牛至涧流边饮水,许由也常到涧边取水或逍遥。

其时,尧在位已六十多年,年岁已老。而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尧不同意其继位,欲寻天下德才兼备、能干的人禅让其位。

一日,巢父又到水边牧牛,见许由正掬水洗耳,问其缘由。许由告知,尧欲将帝位禅让与他,他坚辞不受。尧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劝说,更加厌恶,认为这种要他出山为官的话,污染了自己的耳朵,便来到涧边,用水洗耳。

许由对巢父说:“我听了这样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

哪想巢父听了,竟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也完全是你自讨,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你这洗耳之水别脏了我牛的嘴。”说着,牵起牛,径自向南绕过涧流,跨过桥,穿过一条小巷,上天河边牧牛饮水去了。这条巢父牵牛而过的小巷至今仍存,名牵牛巷。

“洗耳”语出《高士传·许由》:“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洗耳由此成为行为品德高尚的代词。后人即用“洗耳翁、洗耳高人”等指超脱尘俗、不问世事的人。

“洗耳”还有一种说法。说是许由是先将尧欲禅让于他之事告知巢父,在听了巢父的批评后才去掬水洗耳的。“洗耳恭听”这个成语也由此得来。

因为“洗耳”之事,许由和巢父都入了晋人皇普谧的《高士传》,“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

据说,巢父当时还对洗耳的许由说: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子?其后,两人皆隐居深山不出。

那座被巢湖人称作“东山头”的箕山,据方志记载:“唐为刘知几书院”。刘知几为唐代史学家,曾写过《史通》等多部史籍。至明清时,山上还有“许由弃瓢处”的遗迹。只是今日的东山头几被削平,上面建了中学和生活小区。

卧牛山虽静卧千万年不动,但其“牛屁股”也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被一条道路“削”去。

两座小山之间的涧水,虽然有“许由洗耳”的传说,但在很长时间里是没有“洗耳池”之名的。

到了明万历丁丑年(1577年),时任巢县知县陈经言将此水甃石为池,并撰《洗耳池记》,自此称为洗耳方池。清代康熙年间于觉世任巢县知县时重修《巢县志》,将“洗耳方池”列入“十景”。

明时,还在方池东侧建庙数间,因当时的洗耳池与天河相连,每年端午都有数十龙舟集此竞渡,所以命名为竞渡庙。因庙内设巢父、许由二贤神位供人膜拜,又称二贤庙。此后数百年间,屡经乡绅富家捐资建修,竞渡庙渐具规模,香火日盛。

竞渡庙后来更名为塔影寺。清光绪十年(1886年)的重建碑文记载:“当门有洗耳池,泉映塔影,因曰之为塔影寺。风景清幽,嚣尘远隔,诚我巢八景之一。”

民国年间,如愿师太接庙,于是改寺为庵。后来,留学日本的张治中将军的弟媳遁入佛门,法名妙行,后回乡担任巢县佛教协会会长,也兼任过塔影庵的监院法师。

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曾在城外的洗耳池如今变成了市中心。新世纪初,巢湖市逐步斥资建设开放式的洗耳池公园,秀丽的洗耳池成为集观景、怀古、晨练、休闲为一体的绝佳场所,如一块美玉佩挂在城市的胸口。

洗耳池公园    方华  摄


洗耳池公园一瞥    方华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