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宽《溪山行旅图》临摹

 新用户0334swDy 2022-05-27 发布于甘肃

范宽(约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北宋前期画家,是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善画山水,重视写生。为人风仪峭古,磊落不拘世俗。其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莽,雄阔壮美,墨韵浓厚,笔力鼎健,善用黑沉沉的浓厚墨韵,厚实而滋润。据说,范宽好酒,不拘世故,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于是卜居终南太华山中,置身自然,长期观摩写生,山川气势尽收胸臆,终成一代大师,其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我国山水画在宋朝达到顶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则是这个顶峰之上的巅峰作品,堪称中国山水画的“神作”,受到了历代评论家广泛的称赞。

范宽的影响超出国界,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曹雪芹和居里夫人都排在他之后。他的《溪山行旅图》被誉为宋画第一,现为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很早就喜欢古代山水画的那种笔墨韵味,也常常为中国山水画或雄伟壮观,或意境深远,或沉郁顿挫,或虚无缥缈的种种意境所倾倒,但居于自己笔拙墨滞,无法表达出那种韵味。最近避疫居家,临摹范宽《溪山行旅图》,虽然无法达到大师的那种气势磅礴的境界,但毕竟通过临摹让人对中国山水画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

《溪山行旅图》在构图、笔法、细节描绘,还是雄浑幽远的意境,都是山水画中的典范之作。

在构图上采取中轴式巨碑式构图方法,有中正平衡的效果,相当对衬、而且居中。主山(远景)占画面2/3,且几近满幅,远景山形圆浑,构成这幅画的主角。他这种满幅的效果,造成了永恒、稳定、包容的视觉感。同时。前景、中景、远景的比例刚好是1:3:9。等比级数的构图比例,造成视觉的跳跃:一方面产生节奏感,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中轴主山的雄伟壮观的视角观感。当你看到画面时,远景主山墨色跟前景一样重,又非常巨大,其强度比前景的岩石还要强,矗立眼前,我们好像就站在山脚下,但很有趣的是,这只是一种错觉,我们和高山之间还有虚灵的云雾,山石,道路,河流,以及匆匆行走的商旅行人,我们不知道与高山俊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范宽在这副画的构图中蕴含寄托了他对宇宙万物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从1:3:9这个数字中可以窥见一斑。

范宽的宇宙观仍然是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九”是最大阳数,象征着天,天有九层,九层天就是指天之极处。《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提到:“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推论画中1:3:9的比例表达着作者对宇宙结构的认知,是作者对自然的理解。

1:3:9三段景代表三种层次,其中的远景的9代表前述的宇宙结构,象征人和宇宙的关系与宇宙的基本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天帝,万物的主宰,中景3则象征着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是指天、地、人。在《易经·说卦》中有云:“是以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意思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天分阴阳,地分柔刚,人分仁义。“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是将天地人的对立因素所呈现的不同格局表示成三爻,形成一卦。如果说9表达着天道,3则表达着地道,让我们看到了这幅画中“人”和“天”的关系与脉络。近景1是我们生活中的凡俗世界,是芸芸众生在尘世中无法摆脱无法放下,又往往无法自主的艰难跋涉。看看行旅二人在炎夏中打赤膊、扇扇子,四头驴背驼重物、步履蹒跚。生活在尘俗的世界,都有数不尽的包袱,放不下的执著,忙碌而又辛苦的生活。前行的道路看似宽广,却不知尽头,而且看不到天,因为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现世的人们也一样,在这个层次中你感觉很自由,好像可以任意做很多事,可是你却可能发现日复一日,你仿佛永远在同一个平面上无法提升。尘世的人们,只有摆脱为生存而挣扎的凡尘世界,才能进入中景的3,从而提升精神境界,接近天道——远景9,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

《溪山行旅图》的笔墨技法在山水画的历史上也有标志性的特性,写实与写意形神俱足,将山的内在精神传达出来,又将陕北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充分表现出来了。技法上创立雨点皴,更好的表达山石的坚硬,强化了山的形体和质感。用笔雄强老硬、强韧坚实。

笔者仰慕先贤的笔墨神功,却无法表达其万一,临摹揣摩,只为有所领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