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新用户4541Ay47 2022-05-28 发布于上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目录

 笛部艺文一
  笛赋           周宋玉
  长笛赋          汉马融
  笛赋           唐阙名
  笛声似龙吟赋        阙名
  笛赋            阙名
 笛部艺文二〈诗词〉
  咏笛           梁武帝
  赋得笛          隋姚察
  咏笛           刘孝孙
  笛            唐李峤
  剡溪馆闻笛        丁仙芝
  清溪半夜闻笛        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前人
  春夜洛城闻笛        前人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前人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刘长卿
  听江笛送陆侍御      韦应物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从军北征          前人
  武昌老人说笛歌      刘禹锡
  长城闻笛         杨巨源
  楚竹吟           孟郊
  夜笛词          施肩吾
  李谟笛           张祜
  塞上闻笛          前人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      杜牧
  寄澧州张舍人笛       前人
  听吹鹧鸪          许浑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笛             张乔
  赋玛瑙笛         宋苏轼
  闻舟中笛         赵汝燧
  秋夜闻笛        金曹之谦
  江上闻笛        元萨都剌
  鹤骨笛          冯子振
  猿臂笛           张雨
  铁笛           邵思文
  横秋风吹笛应制     明吴伯宗
  闻邻船吹笛         杨载
  宿巴陵闻笛         王称
  江楼闻笛          王恭
  吹笛           何景明
  闻笛〈以上诗〉       杨慎
  水龙吟〈赠吹笛侍儿〉   宋苏轼
  玉楼春〈闻笛以上词〉   王武子
 笛部选句
 笛部纪事

乐律典第一百二十二卷

笛部艺文一

《笛赋》周宋玉

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筱异干,罕节閒枝之丛生也。其处磅唐千仞,绝溪陵阜,隆崛万丈,磐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其阴则积雪,凝霜雾露生焉。其东则朱天,皓日素朝明焉;其南则盛夏,清微春阳荣焉;其西则凉风,游旋吸逯存焉。干枝洞长,桀出有良工焉。名高,师旷将为阳春北鄙白雪之曲,假涂南国至此山,望其丛,生见其异形曰,命陪乘,取其雄焉。得其雌焉,将送荆卿于易水上,乃使王尔公输之徒,合妙意角较手,遂以为笛。于是天旋少阴,白日西靡,命岩春,使午子,延长颈,奋玉指,摛朱唇,曜皓齿,赪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歌伐檀号孤子、发圆转舒积,郁其为幽也,甚乎。怀永抱绝、丧夫、天亡。稚子纤悲微痛毒离。腠理激叫,入青云、慷慨切穷,士列弦节武毅发沈忧,结呵鹰扬。叱太一声,淫淫以黯黮气,旁合而争。出歌:壮士之必往,悲猛勇乎。飘疾麦秀渐兮,鸟声哗兮、招伯奇于源。阴追申子、于晋域,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禦寒也。缛则太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也。乱曰:芳林皓干,有奇宝兮,博入通明,乐斯道兮。般衍澜漫终不老兮,双林閒丽貌,甚好兮,八音和调成禀受兮。善善不衰,为世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鹿鸣,萋萋思我友兮。安心隐志可长久兮。

《长笛赋》〈并序〉汉·马融

融既博览典雅,精覈数术。又性好音律,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师踰年,暂闻甚悲而乐之,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颂。

惟籦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托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溪,特箭槁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椯封乎,其枝巅根,跱之槷刖兮。感回飙而将,颓夫其面旁,则重巘增石,简积頵砡,兀,倾昃倚伏庨,窌巧老港洞。坑谷嶰壑窞岩𥨍运裛,窏洝冈连岭。属林萧蔓,荆森椮柞,朴于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溃淡滂、流碓投瀺穴、争湍苹萦汨,活澎濞波澜,鳞沦窊隆诡戾,瀑喷沫,奔遁砀突。摇演其山动,杌其根者,岁五六而至焉。是以閒介无蹊,人迹罕到,猿蜼昼吟,鼯鼠夜叫,寒熊振颔特麚昏髟,山鸡晨群,野雉朝雊求偶,鸣子悲号、长啸由衍。识道噍噍欢噪,经涉其左右,哤其前后,者无昼夜而息焉。夫固危殆,险巇之所迫也。众哀集悲之所积也,故其应清风也,纤末奋铮鐄,謍嗃若縆瑟,促柱号,钟高调。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彭胥伯奇哀姜孝己,攒乎下风,收精注耳,雷叹颓息,搯膺擗摽泣血。泫流交横,而下通旦,忘寐不能自,禦于是,乃使鲁般宋翟,构云梯抗浮柱,蹉纤根跋𥰓缕,膺峭陀腹陉阻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彟矩,夔襄比律,子野协吕,十二毕具,黄钟为主,挢揉斤械剸剡,度拟鏓硐颓,坠程表朱里定,名曰:笛以观。贤士陈于东,阶八音俱起,食举雍彻劝侑,君子然,后退理乎。黄门之高廊,重丘。宋灌名师郭,张工人巧士肄业,修声于是游閒,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乃相与集乎。其庭,详观乎曲引之繁,会丛杂,何其富也。纷葩烂熳,诚可喜也。波散广衍,实可异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啾咋嘈啐似华,羽兮。绞灼激,以转切,震郁怫,以凭怒兮。耾砀骇,以奋肆,气喷勃,以布覆兮。乍跱蹠,以狼戾雷,叩锻之,岌峇兮。正浏漂以风洌,薄凑会而凌节兮。驰趣期而赴,踬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泛滥溥漠,浩浩洋洋,长矕远引旋,复回皇充屈。郁律瞋菌碨,柍酆琅磊,落骈田磅,唐取予时适,去就有方,洪杀衰序,希数必当,微风纤妙,若存、若亡。荩滞抗绝中息,更装奄忽灭,没晔然。复扬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漂淩丝,簧覆冒鼓钟,或乃植持,縼缠佁儗。宽容箫管,备举金石,并隆无相夺伦,以宣八风,律吕既和,哀声五降,曲终阕尽,馀弦更兴。繁手累发,密栉叠重,踾踧攒,仄蜂聚蚁同,众音猥积以送。厥终然,后少息,暂怠杂弄閒奏,易听骇耳,有所摇,演安翔。骀荡从容,阐缓惆怅,怨怼窳圔,寘𧹞聿皇求,索乍近乍远临危,自放若颓。复反鼢缊蟠纡,蟺笢笏抑。隐行入,诸变绞概,汨湟五音,代转挼拿,捘臧递相乘,邅反商下徵,每各异,善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察度于句,投以知礼制之,不可踰越焉。听簉弄者,遥思于古,昔虞志:于怛惕以知,长戚之,不能閒居焉。故论记其义,协比其象,彷徨纵肆,旷瀁敞罔老,庄之概也。温直优毅,孔孟之方也。激朗清厉,随光之介也。牢刺拂戾,诸贲之气也。节解句断,管商之制也。条决缤纷,申韩之察也。繁缛络绎,范蔡之说也。剺栎铫㦎,晰龙之惠也。上拟法于韶箾南籥,中取度于白雪渌水,下采制于延露巴人,是以尊卑。都鄙贤愚,勇惧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伸、鸱视、狼顾、拊噪踊跃各得其齐,人盈所欲,皆反中和,以美风俗。屈平适乐国,介推还受,禄澹台载尸归,皋鱼节,其哭长万,辍逆谋渠弥,不复,恶蒯瞆,能退敌。不占,成节鄂王公保其位,隐处安林,薄宦夫。乐其业,士子世其宅,鲟鱼喁于水裔,仰驷马而舞元鹤,于斯时也。绵驹吞声,伯牙毁弦,瓠巴聑。柱,磬襄弛悬,留视瞠眙,累称屡赞,失容坠席搏拊雷抃,僬眇睢维涕洟,流漫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致诚,效志率作兴事。溉盥污秽澡,雪垢滓矣。昔庖羲作琴,神农造瑟,女娲制簧,暴辛为埙倕之。和钟叔之,离磬或铄,金砻石华,皖切错九梴,雕琢、刻镂、钻笮、穷妙、极巧,旷以日月然,后成器,其音如彼,唯笛因其天姿不变,其材伐而吹之,其声如此盖。亦简易之义,贤人之业也。若然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黈益况,笛生乎。大汉而学者,不识其可,以裨助盛美,忽而不赞悲。夫有庶士丘仲,言其所由,出而不知其弘妙,其辞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笛赋》唐·阙名

南邻退食兮,北里朝回门。列长戟兮,庭张吹台,珠帘半掩兮,锦筵四开,蛾眉戾止兮,宝笛爰来。狎主人与爱,客侑珍羞及玉,杯方见,称于嘉宾,因得。搜其所,徵厥草创,自羌首,更尚本乎。所营伐竹之贞。写龙之吟,宰匠于是,董制伶伦于是,审听状以材,力质来正直。是挥刀斧乃约,绳墨断绝肌肤,刳穿胸臆。周绕运同,短长合得,器虽蹈乎。舛庸性故伤,于剸刻故,知怀宝者。见毁抱明者,自煎,向无适于所,任始孰多于此焉。〈原本阙二字〉何止。将就其美,苟成乎。名奚惜违理,幸承荐。扬得奉恩光濡,君口手之泽,冒君怀褒之芳,不滥吹嘘,端含雅正,坚外守节,虚中俟。命有若违,亲事主,适道釐政,树以风声达乎。天听美其穷,不易规管。能有截,柔指斜据,丹唇上列,引气内填,流音外泄,更微迭盛,将联复绝,及乎。和畅平施,百志熙熙,拂怨爰作,万夫矍矍,协宫商以节,宣随应变,以牢络俾,箫不独舞凤;瑟不独跃鳞。啸无以振木,歌无以惊尘,谅飞动之。咸运岂金石之,足伦愿罄能兮,宅君之掌握,愿度曲兮。布君之礼,乐傥不遗,于赏筵顾,何辞于朴斲。

《笛声似龙吟赋》〈以声之相类有如此者为韵〉阙名

笛为乐兮,人所吹嘘;龙为神兮,天泉是居。何音。声之酷似,而性质之本疏。想其形,谓同婉若;聆其响,稍异翕如始;其伐,干厚地因材,制器四孔,有加五音具。备无烦乎。钧簧促柱,有用于娱,心涤志乍,从容而寥亮究,律吕以精粹;伊满堂之咸,惊疑在田之,忽至,凄清韵起,方将乐,以忘忧。想象云生,实曰:物从其类,庶可以分,于繁会谅难,测于同异徒,察其含,嚼奔放激浊扬,清如泉水之或,跃疑御日以飞声象乎。鼍有逄逄之,鼓疑乎。凤有嘒嘒之声,虽学如不及,莫之,与京曷若高下自乎。气洪衰应乎,手曲引如变,于云霄雾雨。若集其前后,刘累听之,而欲豢叶,公闻之,而反走,非影响,以因依实混合,于妙有东南之美,厥状苍不因乎。度土合木宁,谢于玉质金相,调逸箫管之奏,音含宫招之祥。若降于天,如闻于野,穆公简子徒,得其游魂,白雪阳春奚称,其和寡考终乐,以自然信斯。笛之美者,当簻易持,龙吟似之,季长每悲,于洛客邻人。能感于子,期入耳之初,喜攀鳞之,有所回眸之,际睹截竹之,在兹是知夫,挥弦戛击以洋洋,转喉纡徐之,靡靡夫神物之相应者,无能及此。

《笛赋》阙名

惟籦笼之脩簳兮,生万仞之石,溪不假饰于雕镌,禀自然之天资,学龙吟兮。相似截马簻兮,易持蔡邕,识高迁之异。汉祖验朝华之奇,考其清浊之制;辨夫长短之宜尔;其伐昆溪之翠竹;剪云梦之霜筠,为气出。以精列采,延露于巴人,则有卧,平阳之,坞宿代,郡之,亭聆,宋同之新引,听朝霞之变;声固可,以涤邪纳正,感物通灵者也。若乃传妙理,于马融,美修能于丘仲。加之,既自以君明;减之,复因于奚宗,或以起路,旁之,愁或以助军中之勇,别有黄门之署,东箱之制,向秀怊怅而思,旧王恺忍暴,而杀妓,歌閒夜者,已讶神奇。宝烟竹者,忽惊裂、碎石崇,每赏于宋伟,谢氏曾矜于阿妃李牟,瓜州之逸思桓,伊青溪之遗,美传于乐府。有折柳兮,落梅起,自羌人见飞鸿、兮流水。

笛部艺文二〈诗词〉

《咏笛》梁武帝

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

《赋得笛》隋·姚察

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鶤弦时莫并,凤管还相向,随歌响更发,逐舞声弥亮,宛转度云窗,逶迤出黼帐,长随画堂里,承恩无所让。

《咏笛》刘孝孙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笛》唐·李峤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剡溪馆闻笛》丁仙芝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草木生边气,城池汎夕凉,嘘然异风出,髣髴在平阳。

《清溪半夜闻笛》李白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前人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春夜洛城闻笛》前人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前人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馀韵渡江去,天涯安可寻。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听江笛送陆侍御》韦应物

远听江上笛,临觞一送君。还愁独宿夜,更向郡斋闻。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北征》前人

天山雪夜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武昌老人说笛歌》刘禹锡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自言年少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往年征镇戍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如今老去兴犹迟,音韵高低耳不知,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长城闻笛》杨巨源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园深,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楚竹吟》孟郊

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一惊凤改听,再惊鹤失群。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夜笛词》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李谟笛》张祜

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塞上闻笛》前人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寒云燕雁稀。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杜牧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寄澧州张舍人笛》前人

发匀肉好生春岭,截玉钻星寄使君。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楼中威凤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听吹鹧鸪》〈鹧鸪笛曲名〉许浑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

《江楼月夜闻笛》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笛》张乔

剪雨裁云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留。尊前暂借慇勤看,明月曾闻向陇头。

《赋玛瑙笛》宋·苏轼

羌儿吹笛作龙吟,中有太古之纯音,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谁知巧匠寻山谷,蹙踏溪云采明玉,云容芝彩光复黯,浅紫轻红花映肉。正声隐显初无端,造化推移指法閒,黄钟妍美霜朝暖,无射凄凉暑月寒,轺车走遍天南北,此笛此声何处得。韬之湘竹川锦囊,广坐聊持衒宾客,弘农学士九尺长,颊颧山起鬓发张,从容奏罢阳春曲,气衰坦腹眠绳床。由来雅器自古今,不与教坊管弦杂,君不见,开元名臣宋侍中,手挥羯鼓疾如风。

《闻舟中笛》赵汝燧

横笛秋篷底,衔山夕照残,孤音起水面,馀韵到云端。吹怨芦声惨,含悽雁影寒,有人江阁上,敛翠凭阑干。

《秋夜闻笛》金·曹之谦

云净寒空月满楼,何人横玉叶清秋。梁州才罢伊州起,不尽关山此夜愁。

《江上闻笛》元·萨都剌

江上何人吹竹笛,水浅沙寒龙夜泣。鲛人水底织冰绡,洒泪成珠露华湿。银河耿耿波茫茫,雁奴打更沙溆旁。更深绣被夜寒重,明月梅花满地霜。

《鹤骨笛》冯子振

胎仙脱胫寄飞琼,换羽移宫学凤鸣。喷月未醒千载梦,彻云犹带九皋声。管含芝露吹香远,调引松风入髓清。莫向山头吹暮雪,笼中媒老正关情。

《猿臂笛》张雨

三峡家山已隔生,一枝玉骨尚堪横。攀援远似穿云曲,吟啸高于喷竹声。栗叶霜黄天竺梦,梅花春老玉关情。伶伦且为相娱乐,谁问将军善射名。

《铁笛》邵思文

一段清冰百鍊钢,曾翻宫徵侍虚皇。裂开黄鹤矶头石,惊落青鸾镜里霜。仙子佩环新乐府,翰林风月旧文章。道人清节磨砻久,却笑桓伊独据床。

《横秋风吹笛应制》明·吴伯宗

庭树西风灏气清,何人吹笛作秋声。天连碧海苍龙吼,地接丹山紫凤鸣。柳叶穿云添逸兴,梅花飞雪动幽情。更深坐久虫声切,万里关河月正明。

《闻邻船吹笛》杨载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宿巴陵闻笛》王称

玉笛飘残月下声,空江秋入思冥冥,怪来杨柳移关塞,可是梅花落洞庭,半夜旅情随调切,谁家少妇倚楼听,晓来更觅龙吟处,一点君山水面青。

《江楼闻笛》王恭

纤月挂风林,晴楼覆夕阴,谁家吹凤管,永夜作龙吟。杨柳边头恨,梅花笛里心,天明江汉上,惟见水云深。

《吹笛》何景明

横笛高城弄晚飔,碧空如水雁来时。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杨柳天边浑折尽,梅花江畔故开迟。武陵回首南征路,一曲那堪马上吹。

《闻笛》杨慎

江楼寒笛起春声,蜀客扁舟万里行,吹尽落梅还折柳,新年残腊正关情。
《水龙吟》〈赠吹笛侍儿〉宋·苏轼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剪,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辜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玉楼春》〈闻笛〉王武子
红楼十二春寒侧,楼角何人吹玉篴,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

笛部选句

汉蔡邕瞽师赋:夫何蒙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郁。伊目冥冥而无瞭兮,嗟怀烦以愁悲。抚长笛以摅愤兮,气轰锽而横飞。
又笛赋:何此声之悲痛,怆然泪以隐恻。类离鶤之孤鸣,起嫠妇之哀泣。
晋伏滔长笛赋:云禽为之婉翼,泉鲟为之跃鳞。远可以通灵达微,近可以写情畅神。
向秀思旧赋: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陈傅縡笛赋:贞云翠节冒,霜停雪江潭,荐竽巴人所截,五音是备,六孔斯设,殊响抑扬似出平,阳曲凝高殿声幽,洞房既逐,舞而回袖,亦将歌而绕梁,忽从弄而,危短乍调,吹而柔长,于是时也。赵瑟辍讴齐竽息,唱见象筵之,悦耳听,清笛之寥亮。
北周庾信荡子赋:纱窗独掩,罗帐长垂,新筝不弄,长笛羞吹。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回眸之报,不独著于前龟。清亮之音,讵专闻于往笛。
魏文帝诗:悲筝击新声,长笛吐清气。
陈后主折杨柳歌: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
北周庾信诗:惟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隋何妥正古乐诗,嶰谷调孤管,崙山学凤鸣。
卢照邻诗: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唐宋之问龙冈寺泛舟宴王侍御诗: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张说诗:竹院龙鸣笛,梧宫凤绕林。
又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又宫中行乐词: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薛逢送剡客诗:扁舟几处逢溪雪,长笛何人怨柳花。元稹连昌宫词:李谟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赵嘏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许浑诗: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

笛部纪事

《玉海》:黄帝使,伶伦伐竹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搜神记》:周穆王时,天下连雨,三月穆王乃吹笛,其雨遂止。
《西京杂记》: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府库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玉笛长二尺三寸,六孔铭曰:昭华之琯。
《幽怪录》:武游郎言:余昔见汉武乘郁,金楫泛积翠池,吹缥玉长笛。
《群碎录》:笛本四孔,京房加一孔,于后为商声,本黄帝使伶伦作。
《嫏嬛记》:李陵为单于,围夜半,使郭超吹笛,声多悲惨。单于反流涕,解围北走。
《古今注》: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
《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善鼓琴,好吹笛。常坐高堂,施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搜神记》:蔡邕尝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寥亮。一云: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东閒第十六竹椽可为笛,取用,果有异声。
《魏略》:游楚好音乐,畜筝笛,每持。以自随。
《宋书·乐志》:魏、晋之世,有列和善吹笛。
泰始十年,荀勖典知乐事,作新律笛十二枚,散骑常侍阮咸讥新律声高,不合中和。勖以其异己,出咸为始平相。
《梁州记》:咸宁中,有盗,发张骏冢得白玉笛。
《语林》:桓野王,善解音晋,孝武祖宴西堂,乐阕酒将阑诏,桓野王筝歌野王,辞以须笛。于是诏其常吹,奴硕赐姓曰:张加,四品将军,引使上殿,张硕意气激扬吹破三笛,末取猪脚笛,然后乃理调成曲。
俗说宋祎是石崇,伎绿珠弟子,有国色,善吹笛,后在晋明帝宫。帝疾,患危笃,群臣进谏,请出宋祎,时朝贤悉见帝,曰:卿诸人谁欲得者,众人无言,阮遥集时,为吏部尚书对曰:愿以赐臣即与之。
《晋书·桓伊传》:伊都督豫州诸军事,进号右军将军。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也。
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子昏醟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閒。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搆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晋中兴书》:帝舅王恺尝置酒,王遵、王敦俱往,女妓吹笛小失声,恺怒便令黄门殴杀之,一坐改容,敦神色自若。
《居易录》:谢镇西,妾阿妃有国色,甚善吹笛,谢亡。阿妃誓不改节,比中郎,将郤昙以计,得之,阿妃终身不与昙言。
《襄沔记》:辛居士,名宣仲,陇西人。大明末,寓居襄阳县西六里多,植松竹栖迟,其下静默不交尘,俗林中起一草庐容,膝而已,善弹筝。与淮南胡陶京,兆骆惠度同志为友,常共宴集林下,陶能吹笛,惠度工,歌时人谓之:三公乐。
《南史·齐废帝东昏侯本纪》:帝为潘妃起神仙、永寿、玉寿三殿。椽桷之端,悉垂铃佩。江左旧物,有古玉律数枚,悉栽以钿笛。《北史·薛孝通传》:孝通,深为节闵所知重。普泰二年正月乙酉,中书舍人元献酒肴,帝因与孝通等宴,兼奏弦管,命翙吹笛;帝亦亲以和之。
《北齐书·广宁王孝珩传》:周武帝在云阳,宴齐君臣,自弹胡琵琶,命孝珩吹笛。辞曰:亡国之音,不足听也。固命之,举笛裁至口,泪下呜咽,武帝乃止。
《乐府杂录》:安公子隋炀帝游江都,时有乐工,笛中吹之,其父老废于卧内,闻之问曰:何得此曲。子对曰:宫中新翻也,父乃谓其子曰:宫曰:君商曰:臣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大驾东巡,必不回矣。汝可托疾勿去也。《唐书·吕才传》:贞观时,祖孝孙增损乐律。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圭、魏徵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即召才直弘文馆,参论乐事。《礼乐志》:高宗即位,景云见,河水清,张文收采古谊《景云河清歌》,亦名燕乐。有长笛、尺八、短笛,皆一。
帝好羯鼓,而宁王善吹横笛,达官大臣慕之,皆喜言音律。
《宗室传》:让皇帝宪,子瑀亦知音,尝早朝过永兴里,闻笛音,顾左右曰:是太常工乎。曰:然。它日识之,曰:何故卧吹。笛工惊谢。
《张志和传》:志和,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
《崔隐甫传》:隐甫,迁洛阳令。梨园弟子胡雏善笛,有宠,尝负罪匿禁中。帝以他事召隐甫,从容指曰:就卿丐此人。对曰:陛下轻臣而重乐工,请解官。再拜出,帝遽谢,与胡雏,隐甫杀之,有诏贳死,不及矣。赐隐甫百缣。《传信记》:上尝坐朝,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上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诸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回以玉笛寻之,尽得之,矣坐朝之,际虑忽遗忘故,怀玉笛时,以手指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力士又再拜,且请其名,上笑言,曰:此曲名紫云回遂载,于乐章,令太常刻石。
《集异记》:明皇与叶法,善游月宫,回过潞州城,上以玉笛奏曲,后潞州奏,八月望夜,有天乐临城。
《太真外传》:元宗尝梦仙子十馀,辈御卿云而下,各执乐器,悬奏之。曲度清越,真仙府之音,有一仙人曰:此神仙紫云回,今传授陛下,为正始之音,上喜而传受,寤后,馀响犹在,旦命玉笛习之,尽得其节奏也。开元中,禁中种木芍药,会花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李龟年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为遽命龟年宣翰林学士李曰:立进清平乐词三篇龟年捧词进,上遂促龟年歌,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
上置五王帐,长枕大被,与兄弟共处,其閒妃子无何,窃宁王紫玉笛吹,故张祜诗云:梨花小苑无人见,偷把宁王玉笛吹。
《梅妃传》: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赐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乐府杂录》:笛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开元中,有李谟独步于当,时后禄山乱,流落江东,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镜湖,命谟吹笛,谟为之。尽妙,倏有一老父泛小舟来听,风骨冷秀,政异之。进而问焉。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听耳,政即以谟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数叠之后,笛遂中裂,即探怀中,一笛以毕。其曲,政视舟下,见二龙翼舟,而听老父曲终,以笛付谟,谟吹之,竟不能声,即拜,谢以求其法,顷刻,老父入小舟遂失所在。
《逸史》:李谟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贯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风韵,尤敬入神,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有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閒,尝呼,为独孤丈,至是,遂以应命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时轻云蒙茏,微风拂浪,波澜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髣髴如有鬼神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李生曰:公如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坐客皆为李生改容谢之,独孤曰:公试吹凉州至曲,终独孤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人也。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顽蒙实不觉,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慄,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服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去也。
《绍兴府志》:唐独孤生失其名居,山阴尝于镜湖,吹笛,有入云之声。
《文献通考》:唐天宝中,明皇命红桃歌,贵妃梁州曲,亲御玉笛为之倚曲。
《剧谈录》:元宗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发,行次骆谷,上谓力士曰:吾取九龄之言,不到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马,遂索长笛吹一曲,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曲,名,上不记之,视左右曰:何曲。有司具以骆谷,索长笛吹出,对上良久,曰:吾省矣,吾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
《博异记》:洞庭贾客,吕筠卿常以货殖,贩江西杂货,逐什一之,利利外有羡,即施贫,亲戚次,及贫人。更无馀,贮善吹笛,每遇好山水,无不维舟探讨,吹笛而去。尝于中春夜,月泊于君山,侧命樽酒独饮,饮一杯而吹。笛数曲,忽见波上有渔舟而来者。渐近,乃一老父须眉皤然去,就异常。筠卿置笛,起立迎上,舟老父维渔舟于筠卿,舟而上各问所宜,老父曰:闻君笛声,嘹亮曲调非常,我是以来。筠卿饮之数杯,老父曰:老人少业笛子,可教乎。筠卿素所耽味,起拜愿为末学,老父遂于怀袖间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其次,大如常人之蓄者,其一绝小,如细笔。管筠卿复拜,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其大者不可发,次者,亦然,其小者,为子吹一曲,不知得终否。筠卿曰:愿闻其不可发者,老父曰:其第一者,在诸天,对诸上帝或元君,或上元夫人,合上天之乐而吹之。若于人间,吹之人消地,拆日月无光,五星失次,山岳崩圮,不暇言其馀也。第二者,对诸洞府仙人、蓬莱、姑射昆丘、王母及诸真君等,合仙乐而吹之,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五星内错,稚幼振死,人民缠路,不暇言其馀也。小者,是老身与朋侪可乐,者庶类杂而听之,未知可终曲,否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筠卿及僮仆恐耸詟,慄五声六声君山上,鸟兽叫噪,月色昏昧,舟楫大恐,老父遂止。引满数杯,乃吟曰: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翠草,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又饮数杯,谓筠卿曰:明年,社与君期于此,遂棹渔舟而去,隐隐渐没于波閒。至明年,秋筠卿十旬于君山,伺之,终不复见也。
《太真外传》:上皇移入大内,日悼妃子张后,进樱桃蔗浆,并不食常,玩一紫玉笛,吹数声,有双鹤下于庭,徘徊而去。上皇曰:吾奉上帝命,为元始孔升真人,此期可再会,妃子耳笛可送,与大收大,收代宗小字也。《仙隐传》:房介然,善吹竹笛,名曰尺八。
《唐书·卢坦传》:坦,为河南尉。时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云溪友议》:李尚书初守卢江,后镇山南,夜闻长笛之音,而浏亮不绝,问是何人之吹。具云府狱,重囚令。明日引来官吏,递相尤怨,夜使囚徒为乐,罪戾必深,及至发龙吟之:韵奏出塞之悲闺,思乡情莫不悽切,公曰:汝之吹竹,已得其能,不事农桑,可为伶人耳,遂令奔去。
《唐国史补》:李舟好事,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寥亮逸发,上彻云表。俄有客独立于岸,呼船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清壮,山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及入破,呼吸盘擗,其笛应声粉碎,客散不知所之。舟,疑其蛟龙也。
李侔,秋夜吹笛于瓜洲,舟楫甚隘。初发调,群动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而至。俄顷,舟人贾客,皆有怨叹悲泣之声。
《甘泽谣》:许云封乐工之善,篴者。贞元初,韦应物自兰台,郎出为和州,牧非所宜愿,颇不得志,轻舟东下,夜泊灵璧驿时,云天初秋瀼露,凝冷舟中吟,风将以属辞,忽闻云封篴声,嗟叹久之,韦公洞晓音律,谓篴声酷似天宝中梨园法曲,李谟所吹者,遂召云封问之:云封曰:某任城旧士,李谟外孙许云封也,某才始十年,身便孤立。因西入长安,外祖悯以远,来令齿,诸舅学业,谓某性知音律,教以横篴。每一曲成,必抚背赏叹,值梨园法部置,小部音声,凡三十馀人皆十五,以下,天宝十四载六月,日侍骊山驻,跸是贵妃诞辰,上命小部音声乐长生殿,仍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左右欢呼,声动山谷。是年,安禄山叛车驾还京,自后俱逢离乱,漂流南海,近四十载。今者,近访诸亲将抵龙,丘韦公曰:吾有乳母之子,名千金尝,于天宝中受篴,李供奉艺,成身死。每每悲嗟,旧吹之篴,即李君所赐也。遂囊出,旧篴云封悲切,抚而观之,曰:信是佳,篴但非,外祖所吹者,又谓韦公曰:竹生云梦之南,柯亭之下,以今年七月,望前生明年七月,望前伐过期,不伐则其音实,未期而伐则其音,泛浮者,外泽中乾,乾者受气不全,气不全则其竹夭,凡发扬一声,出入九息,古之至音者,一叠十二节,一节十二敲,今之名乐也,至如落梅,流韵感金谷之游,人折柳传情悲,玉关之戍客诚,有清响异音,非至音无以降,神而祈福也。其已夭之,竹遇至音,必破所以知,非外祖所吹者。韦公曰:欲信女鉴篴,破无伤云封,乃捧篴吹六州,遍一叠未,尽划然中裂,韦公惊叹,久之,遂礼云封于部曲。
珍珠船,温庭筠善鼓琴吹笛,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不必柯亭爨桐也。
《北梦琐言》:孔玮拜官,教坊优伶,继至公索其笛,唤近阶指笛窍,问之曰:何者是,《浣溪纱》孔窍子笛,伶大笑之。
《青琐高议》:唐庄宗最爱夜月,月夜自吹横笛数曲。《南唐书·申渐高传》:渐高不知何许人也。在吴为乐工,吴多内难,伶人不得志,渐高常吹三孔笛,卖药于广陵市。
《卢郢传》:郢工属文,有勇力,好吹铁笛。乾德中,后主命韩德,霸为都城,烽火使警,察非常,怙权暴横。国人望其前驱,莫不奔避,郢尝遇之,调笛自若,德霸叱左右捕执,郢奋臂击十馀人,皆颠踬,乃直前捽德霸,坠马殴之,败而伤目。
《辽史·太宗本纪》:天显三年十月,唐遣使遗玉笛。《宋史·前蜀世家》:欧阳迥,从孟昶归朝,为散骑常侍,雅善长笛。太祖常召于偏殿,令奏数曲。御史中丞刘温叟,谏曰:禁署之职,典可诰命,不可作伶人之事。上曰:朕尝闻孟昶君臣溺于声乐,迥至宰司尚习此技,故为我所擒。所以召迥,欲验言者之不诬也。
《孙守荣传》:守荣,临安富阳人。生七岁,病瞽。遇异人教以风角、鸟占之术,其法以音律推五数,播五行,测度万物始终盛衰之理。凡问者,一语顷,辄知休咎。守荣既悟,异人授以铁笛,遂去不复见。守荣因号富春子,吹笛市中,人初不识也。然其术率验。
《玉海》:景祐二年,八月十八日,御崇政殿,召辅臣观新乐,李照又造苇籥、清管、箫、清笛、雅笛。
《丁晋公谈录》:河东伪相赵文度归,向朝廷便授华州节度使,时宋相公移镇邠州,道由华下,赵张筵命宋,宋气燄陵之,带随使乐官一百人,排立于东厢,赵之乐官立于西庑,洎中筵,宋自吹笙,送赵一盏,赵遂索笛,复送一盏,声调清越,众所惊叹,其笛之窍,宋之随使乐工,手指按之不满,宋于是宵遁。
《古奇器录》:余尚书靖庆,历中知桂州境,穷僻处有林木,延袤数十里。每至月盈之夕,辄有笛声发于林中。甚清,远土人云:闻之已数十年,终不详其何。怪也。公遣人寻之,见其声自一大柏树中出,乃伐取,以为枕笛声,如期而发,公甚宝惜,凡数年,公之季弟,欲穷其怪,命工解视之,但见木之文理,正如人月下吹笛之像,虽善画者,不能及重以胶合,之则不复有声矣。《天中记》:宋嘉祐中王,畴欲定大乐,尝就成都,房庶取玳瑁,古笛以校金石。
《闻见前录》:王安石弟安国者,字平甫,正直有文。一日,荆公与吕惠卿论新法,平甫吹笛于内,荆公遣人谕曰:请学士放郑声,平甫即应曰:愿相公远佞人,惠卿深衔之。
《苏轼诗集》: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也。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要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佳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扬州府志》:王巩,字定国,为扬州倅,因居高,邮以诗酒自娱,从苏轼游轼,守徐巩往访之,与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谈苑》:朝士赵昶有两婢,善吹笛,知藤州,日以丹砂,遗子瞻子瞻,以蕲笛报之,并有二曲,其词甚美,云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又云,自桓伊不见,中郎去后,辜负秋多少。断章云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昶曰子瞻,骂我矣昶南雄,人意谓子瞻,以蛮风讥之。
《避暑录话》:政和閒,郎官有朱维者,善音律,而尤工吹笛,虽教坊亦推之,流传入禁中,蔡鲁公尝同执政,奏事及燕,乐将退,上皇曰:亦闻朱维吹笛乎。皆曰:不闻,乃喻旨召维试之,使教坊善工在旁,按其声。鲁公与执政,会尚书省大厅,遣人呼维甚急,维不知所以,既至,命坐于执政之末,尤皇恐不敢,就位乃喻,上语维再三辞,郑枢密达夫在坐,正色曰:公不吹,当违制维不得已,以朝服勉为,一曲教坊乐工,皆称善,遂除维为典乐,维为京西,提刑为予言之。
《闻见近录》:孙威敏治平中,起自谪官,以观文殿,学士知庆州,至郑州会西使,至时威敏已授馆,驿中州将白威敏徙居,曰:我大臣可为,陪臣避邪,已而使至。威敏大启其门,设矮榻偃卧堂上,鼓笛自若,西人俛首而过。
《东轩笔录》:段少连性夷,旷亦甚滑稽,陈州人。晚年因官,还里中与乡老会,饮段通音律,酒酣自吹笛,坐中有知音者,亦皆以乐器和之。有一老儒独叹,曰:某命中无金星之,助是以不能乐艺,段笑曰:岂惟金星、水星亦不甚得力也。
《嘉兴府志》:宋朱希真居嘉禾,陆放翁,尝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閒起,问行者曰:此先生吹笛声也。顷之,棹小舟至与,俱归其家,室中悬琴筑阮咸之类,檐间育珍禽皆目,所未睹室中,篮缶贮果实脯,醢客至则以奉客,有诗曰:青罗包髻白行缠,不是凡人不是仙,家在洛阳城里住,卧吹铁笛过伊川,可以想其风致。
《闻见近录》:张元,许州人也,客于长葛閒,以侠自任。每夜游山林,则吹铁笛,而行声闻数里,群盗皆避。《癸辛杂识》:德寿宫有桥,乃中秋赏月之所桥,用吴璘所进,阶石甃之莹,彻如玉,以金钉校桥下,皆千叶白莲花,御几御榻。至于瓶炉酒器,皆用水精为之,水南岸皆宫女,童奏清乐,水北岸,皆教坊,乐工吹笛,者至二百人。
《墨庄漫录》:喻陟明仲,睦州人,持节数部,政绩蔼著,雅善散隶,尤妙长笛。每行按,至山水佳处,马上临风,快作数弄,殊风流萧散也,尝有马上吹笛,诗寄张芸叟,和寄云越,客思归黯不平,閒持长笛,写秦声,羡君气海如斯壮,博我词锋孰敢争。江上梅花开又落,陇头流水咽还惊,岂知不寐鳏鱼眼,独坐山堂对月明。《行都纪闻》:闾丘编修泳,自言往年游宦湖,湘閒舟行江上,有客子附舟尾,至暮,吹笛可听,闾丘正饮甚赏。音命以酒劳之,未几,有声甚厉,且讶、且徵,则皆不对。少顷,稍稍遽进,云某官且听声,勿复问:舟尾横笛者,乃贼也。以此为号而啸其徒耳,适已扑杀矣须臾有一舟笑呼,而前以为已有,应援则无应之者,果询之云吹笛船安在,舟人皆答云:已过前去矣。俟贼过急投岸获免。
销夏故侍郎胡公明,仲尝与武夷山之隐者。刘君兼道游,刘少豪勇游侠,使气晚更晦,迹自放山水之閒。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胡公诗有,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之句,夏日予与客数人寻,其故迹适有笛声发林外,悲壮回郁岩石,皆震追感赋诗。
《方舆记》:武夷山有夺秀亭,宋胡寅刘衡同建衡,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寅赠以诗云: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后亭废朱晦,翁一日与客寻其故址,俄有笛声起,自林表因复作亭,名曰铁笛。
《元氏掖庭录》:程一宁未得幸时,尝于春夜登翠鸾楼。倚阑弄玉龙之笛;吹一词云:兰径香销玉辇踪,梨花不忍负春风,绿窗深锁无人见,自碾朱砂养守宫。帝忽于月下闻之,问宫人曰:此何人。吹也,有知者,对曰:程才人所吹者,帝虽知之,未召也。及后,夜帝复游此。又闻歌,一词曰:牙床锦被绣芙蓉,金鸭香销宝帐重,竹叶羊车来别院,何人空听景阳钟。又继一词曰:淡月轻寒透碧纱,窗屏睡梦听啼鸦,春风不管愁深浅,日日开门扫落花。又吹惜春词一曲曰:春光欲去疾如梭,冷落长门苔藓多,懒上妆台脂尽蠹,承恩难比雪儿歌,歌中音语咽塞情,极悲怆帝因谓宫,人曰:闻之使人能不悽怆,深宫中有人愁恨,如此谁得而知。盖不遇者,亦众矣。遂乘金根车至其所,宁见龙炬簇拥遂,趋出叩。头俯伏,帝亲以手扶之,曰:卿非玉笛中,自道其意,朕安得至此忧。怀中遣况无地,是以来接其思,耳携手至柏香堂,命宝光天禄厨,设开颜宴,进兔丝之膳,翠涛之酒,云仙乐部,坊奏鸿韶乐,列朱戚之舞,鸣雎之曲,笑谓宁曰:今夕之夕,情圆气聚,然玉笛卿之,三青也。可封为圆聚侯,自是宠爱,日隆改楼为奉御楼,堂为天怡堂。
《名山藏》:杨维桢,字廉夫诸,暨人元末,擢进士,仕不信其志,弃官归,将妻子游天目山,又自九龙山,涉太湖南溯大小雷泽,访缥缈七十二峰,东极海登小金山,冠铁叶冠服,褐毛宽博手,吹铁笛九窍,应律声绝人世。好事者,多载酒维桢,所幸闻吹笛,维桢为一弄,便卧遣客,客或不去,更卧而吹,自如尝对客曰:笛有君山古,弄海可养蛟龙,可呼非钧天大,人不发也,其登眺名山,胜处想见古人,风节旷迈莫测焉。
杨维桢冶师行序:缑氏子,名长弓,太湖中人,与予铸铁笛者也,通文史,又善铸,铁冠如意。
《太平清话》:张应韶吹铁笛,数里外闻之,后杨廉夫,自号铁笛道人,铁笛在张仲仁处,闻其色,有羽绿损,而多坎吹之,不能成声矣。廉夫草元阁至,今存望仙桥,阁署亦付之,祝融可惜。
《明昭代典》:则宣德三年,秋七月,宁王权遣人进扇,且奏求铁笛,上命工制铁笛,与之谓左右曰:古人谓笛者,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于,正宁王之意其在此乎。铁笛虽无当新,制与之。
《明外史·孙一元传》:一元姿性绝人,善为诗,风仪秀朗,踪迹奇谲,乌巾白帢,携铁笛,遍游中原,所至赋诗,谈神仙,论当世事,往往倾其座人。
《朝鲜志》:有玉笛长尺有九寸,其声清亮,云海东龙所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