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5月28日 · 民国的保甲制度

 _冯晓晖_ 2022-05-28 发布于海南

1935年5月28日,九江推行保甲制。 

地点:九江、星子类别:政治

国民政府宣布推行保甲制  《申报》1935年2月5日

1935年5月28日,江西省政府决定九江、星子两县为推行保甲制实验区。

保甲制度是宋朝开始的带有军事管理性质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民国时期的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乡镇界址编定,或并合数乡镇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乡镇一部编入他乡镇之保。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百度百科

保甲制作为一种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已离我们远去,其实它直到1949年后才被废除。文革前的老电影中,会经常出现甲长保长色,都是土豪劣绅一类的坏人。实际上,权力较大的保长品行恶劣的为数不少,在某些地方,他们的确可以一手遮天。

民国时期保甲会员标牌  图源:大宝

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虽然庞大,但官民比例却很低。这是由于“皇权不下县”,县一级以下地方乡镇不设立财政,不派驻流官,官吏数量当然不多。作为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国家,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依靠的是地方自治。

商鞅变法,将军事制度应用于民间,并配合连坐制度。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禁止自由迁居,相互监督检举,如有一家犯罪,不揭发的十户连坐。到了宋代,王安石变法,创立了以“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的保甲制度,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维护地方治安为第一要务。保甲制必须与连坐制度相配套,比如清初规定:“凡遇盗贼,若一家隐匿,其邻九家、甲长、总甲不行首告,俱治以重罪不贷”。保甲制和连坐制,加强了地方统治,并可以抵御地方宗族力量。比如村人若有犯罪,在传统的宗族自治制度下,多由族长处置,保甲制则要求保长必须将罪犯绑送官府,否则按知罪不报连坐。

同治六年(1867)保甲十家总牌  图源:腾讯网

民国初年,基于西方以个人而不是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管理思想,保甲制被废除,建立起了地方警察体系。然而,到了1930年前后,保甲制度又死灰复燃。一方面是国民政府对地方政府实施多年的成效并不满意。另一方面,蒋介石在江西等地多次组织的对工农红军进行的军事“围剿”均以失败告终。蒋介石认为“剿共不力的原因之一是民众不支持政府,而“'保甲运动’遂为安定地方秩序之要图”。1931年国民党对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命人研究保甲制,同年6月在江西修水等43县试行,结果认为“对于剿匪工作颇多协助”。1932年8月,颁布《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命令在剿匪区内推行保甲制。1935年,要求各省普遍实行保甲制度。

1935年5月,江西省政府决定九江县(今九江市)、星子县(今庐山市)为推行保甲制实验区,之后向各县推广。据《九江市志》记载,1936年武宁县已设有235保、2306甲,保甲制度成为国民政府在地方上建立的严密的统治网。

《九江市志·卷四·晚清民国政权》

保甲制度是国民政府实施的较为成功的社会管理制度。众所周知,1927年蒋介石叛党、清党后,国民党在社会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通过实施保甲制,国民政府降低了宗族势力,扩充了家族职能,将家族制度正式与国家行政挂钩,使家庭成为组织国家的基本单元,成为国家组织的同构体。家长充当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介,传统的封建权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从而使国民党政府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统治能力,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建立了广泛 的社会基础。

据笔者了解,国民党统治时期,尤其是1938年抗日战争武汉会战之前,九江一直是国民政府所表彰的“模范县”,我党地下组织和武装革命多在边界山区,影响力较弱。这与九江率先实施保甲制等严苛的专制统治不无关系。

保甲制和连坐制是一种极为丑陋、黑暗的封建统治手段,实为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通过限制人民自由手段以加强封建集权,并用连坐恐怖威胁防止民众反抗,就是将全社会打造成为一个大囚笼。

1939年国民政府颁发的甲长证书  图源不详

国民政府倒行逆施,对外宣称民主自由、尊重人权,却又将从两千多年封建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人民再次套上了枷锁。保甲制的经费全部来自民众,给底层百姓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在连坐制下他们或许暂时不敢反抗,但愤怒与痛苦总有一天会喷泄出来。

保甲制不仅限制了个人自由,同样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自由,它可能有一时稳固统治的功效,却在阻碍社会发展,最终必然反噬。倒行逆施者,一定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1950年3月16日,九江市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小组,取消区公所,增强和添设派出所。新户口管理制度建立,延续千年的保甲制至此终结。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