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天一幅画

 黄山五星 2022-05-28 发布于江苏
一天一幅画

《自面像》 (Self-Portrait) 1498年52cm×4lcm,普拉多博物馆 马德里,西班牙.

《祈祷的手》1508年29cm x19.7cm. 艺术史博物馆 维也纳,奥地利

丢勒是北方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多才多艺,精通数学、几何学、拉丁语和意大利语,与达·芬奇一样涉足多领域,不仅是画家。还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等。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版画、油画及素描作品,是第一位独立为自己画正面肖像的画家,享有“自画像之父”的美誉。1490年至 1494年间离开了家乡纽伦堡,跨越阿尔卑斯山脉,从德国到意大利游学,接触到了人文主义哲学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绘画技巧,并在以后的岁月里几次到意大利和弗兰德斯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地方的艺术氛围、创作思想以及艺术家受关注的程度都给他很深的触动。

丢勒出生于纽伦堡的一个金饰工匠家庭,早年跟随父亲学习雕刻.在坚硬的材料上把精致的图案雕刻出来需要极大的耐心,这培养了丢勒绘画工艺的基本功,也塑造了他细腻的笔触。13岁时他把自己的样子用铅笔画了下来、并在画上题字:“我在对着镜子画下了自己,而我仍然是个孩子”这张自画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第一张自画像,比达·芬奇的自画像还早18年。1498年,他画下了下面这幅作品:

一天一幅画

同样的,丢勒习惯在自己的自画像上题字:“这是 26 岁的我,我为自己而画”在这幅《自画像》中,丢勒将自己画成贵族,头戴一顶黑白相间的软帽,卷曲的金棕色长发随意拔落在肩头,他将自己描绘成一位成熟的、刚毅的男士。但是眼神里却流露出艺术家任性的神韵,服饰也表现出他热爱自由。侧眼看着观者,神情有点忧伤,但又充满了自信与骄傲。有艺术史学家认为,这幅自画像像标志着丢勒对青年时期的任性作告别。当他完成这幅肖像时,他已经回到家里开始承担责任。丢勒的家里共有18个孩子,他和哥哥都拥有艺术梦想,但是家里的条件无法同时承担他们俩到纽伦堡艺术学院读书,二人商量以掷钱币的方式决定谁先去读书,另一个人就去矿场赚钱养家,4年后再进行交换。结果丢勒赢得了先去艺木学院学习的机会,哥哥则去了矿场工作,为他提供经济开支。四年后,他学成提出由他来供哥哥去求学。哥哥由于长期在矿场工作,双手的关节已经严重损伤,再也拿不起画笔了。丢勒内心很自责,为了感谢哥哥的付出与牺牲,他把哥哥的手画下来这就是《祈祷之手》的由来。

一天一幅画

两年后既1500年,诞生了丢勒最经典的一幅自画像,此作品不同于画家早期的自画像,去了所有背景和细节,因为他不想以突出局部细节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肖像的姿势不偏不倚地呈三角形正面展现,构图为半身像形式,每一部分都细致地描绘,以钻研物体在一定空间的光感现象,力求形象具概括性、条理性,连被画者的内心世界也都是平衡的,由于他的探索过于偏执,这里也显露出形象的惶惑感,丢勒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是充满着质感的,他那长长的卷发绺绺地披散在头部四周,显然,他在注意每绺头发的空间位置、它的厚度与它的高光点,这里只有科学分析与试验,包括那只正在拔弄衣领上的毛皮的右手,其观察之细密,连手的振颤都画出了。他将数学和几何学的研究都运用到这幅画里,所以特别逼真,眼神深邃而闪烁,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惶恐与焦躁。绝色背景使得人物形象更为实出。

一天一幅画

肖像画通常是画四分之三的侧面,丢勒却以正面直视观者,如同我们今天的“证件照”而在当时只有耶稣圣像画上才会使用正面角度。画面中这个男人穿着一件貂裘大衣,一头金色的卷发,他伸出在手按住衣领的绒毛,这个姿势与耶稣通常会摆出的赐福手势非常相似。丢勒把自己画成耶穌,按他的习惯,他仍然题了一行字:“这是我,28 岁的我,我用面笔画下了永恒的我。”使观者认为像耶穌,但丢勒强调画的是自己,这种爆棚的自信心,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在呼吁人们多关心艺术家本身。关注自我,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和探索欲是丢勒最大的特质,也是文艺复兴给我们今天的人的启示。

丢勒画的动物也十分传神,甚至可以和达·芬奇的相媲美,他用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巧精细地塑造动物形象,而又不失其整体效果。1502年他绘制一幅传世名画《野兔》

一天一幅画

表现出了他高超的专实功力,是水彩画的经典之作,丢勒的作品当中融合了北方的精工细描与南方佛罗伦萨画派的科学严谨。《野兔》一丝不苟的细节极为引人瞩目,照亮野兔的金色光线投下奇怪的阴影,把每根独立的毛尖都凸显出来,不同凡响的处理呈现出魔幻的质感,仿佛动物也在思考着观者。丢勒现存作品的多样性和品质,证明了其在艺术史的重要地位。没有人不会惊叹于作者对一只野兔的逼真描绘。他先用淡淡的水彩铺了一层底色,然后耐心地用不透明的树胶颜色画出一排排线条,运用丰富的技巧去描绘毛皮的质感、空间与秩序。他根据毛皮在兔子身体上的部位,把这些线条的长短、疏密、方向处理得各不相同,最后又在个别的地方添上了明亮的白色。明暗对比的处理手法以及投在地上的阴影使兔子看上去具有坚实的立体效果。丢勒以他精微的观察力,发掘了一只野兔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意义。显示出了西方画家科学观察的态度。这幅绘画虽然上了颜色,但是它的本质还是素指,面得严谨大气,有很强的表现力。丢勒在自己的画中还记录了网格法的具体操作,他通过网格去观察对象,然后在有网格的纸上作画,这种作色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丢勒倾尽一生去观家自我,关注外界,不断旅行,拓展视野,通过跨学科学习,吸收到更多的养分。他使西方艺术家们开始关注自我,也使艺术家们相信,绘画只是表达想法的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