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九窍”的两则医话

 孙郎中 2022-05-29 发布于山西
【一】窍,即人体与外界相通的洞,泛指九窍、汗窍、津窍、精窍等外在的孔窍。窍能开能闭,以调节人自身及人与自然的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其中上窍有七个,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人们常说的“七窍流血”,便是这七窍。下窍指二阴!正常清阳属精微物质,质地轻清,需要向上运行濡养孔窍,这个工作由脾来完成。脾胃处于人体中央,就像一个摩天轮的轴,使一部分乘客走向上部,此为清阳;一部分乘客走向下部,此为浊阴。古代由于战乱或者天灾等原因,人们经常吃不饱饭,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因而导致脾虚;现代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多由于饮食不节,或饮食营养不均衡,饮食不规律导致!中医认为,九窍为病,多与脾胃相关。脾胃为人身的枢机,主阴阳升降。脾主升清,使清阳出上窍,上窍通于天气,上窍包括眼耳鼻,皆是双数;胃主降浊,使浊阴出下窍,下窍通于地气,下窍包括口及前后二阴,皆是单数。脾胃升降决定着周身九窍的功能,故凡九窍诸病,皆可从脾胃论治。脾阳升则上窍通,胃阴降则下窍畅,开窍的关键在于升降脾胃。《内经》言:“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李东垣认为:脾病则九窍不通,用甘温药助脾升清以治九窍诸病,识见甚是不凡。至清代叶天士另补胃阴不足之证,认为九窍不和即“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熇热、便不通爽”之谓,治以养胃阴,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脾虚则清阳不升,首先会出现脾虚的症状,如感觉身体没有力气,吃得少或者吃完肚子胀,面色萎黄,大便稀,舌质淡或边有齿痕;继而孔窍不得濡养,便会出现头面五官的一系列症状,如突发性耳聋、耳鸣等。

【二】传统中医认为,脾升清阳,清阳出上窍;胃降浊阴,浊阴出下窍。因此,凡九窍(眼耳鼻口及二阴)之病皆关乎脾胃。古贤有云,脾病则九窍不通,中焦气化与九窍功能息息相关。治上窍诸病则升清阳,用麻黄、白芷诸品;治下窍病则降浊阴,用大黄、半夏之类。合以汤药或针灸,先调中焦。使阳升阴降,气血调和,皆归于权衡。比如当外面的湿气或内产的湿邪伤害到人体的阳气以后,就会像乌云遮蔽了日月,造成了人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这么一种症状表现。所以中医把这种情况叫“蒙蔽清窍”,清是清爽、清楚的清,窍就是我们说的“七窍”。湿气是一种阴寒重浊的东西,在夏天由于受到阳气的蒸腾,本来属于地位卑微、低下的这种湿气被蒸腾了起来,通过人体向外开放的孔窍,伤害到人体,所以人就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比如说有人会出现头目不清楚,昏昏沉沉的,病人会说“我的头上好像裹了一层东西”,中医称之为“头重如裹”。另外他的眼睛老是会觉得“眵目糊”比较多,发黏,睁不开,即便睁开了,也总是觉得看东西不清楚。鼻子总是黏黏糊糊,流着很多鼻涕,总是洗不干净。而嘴里总是发黏,有人还会夹杂一些其他的味道,发苦、发涩或发甜。还有人觉得就是耳朵听不清楚声音,既不是耳鸣也不是耳聋,就是听不清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