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头希迁《参同契》释义发挥(上)

 永声树 2022-05-29 发布于四川

石头希迁大师所著《参同契》是非常著名的禅宗短篇经典。此篇语言古奥,意蕴深邃,其中的明暗、理事、源流、回互等,是禅宗的重要术语,也是后来曹洞宗的主要思想和禅法源头,历代引用很多。法眼宗开创人文益禅师曾经有过注解,惜已湮没不存。现存还有明代永觉元贤禅师的简单注释。

本文参考藏经中相关文献,对此禅宗名篇作一现代意义的阐发,希望有益于当代学人深入禅藏,了解古人的经典禅法。就实而言,禅的本质,超越任何语言逻辑,没什么可以言说。然而,通过文字解读,通过理路、名相上的解析,对于现代人而言,可以使之避免太过自由的猜测和主观臆想;更好地理解禅宗典籍,欣赏和感受古德的智慧境界和文字三昧;也帮助人们走进先贤真实生动的精神世界,滋养自身的心神。

一、《参同契》原文释义发挥

石头大师《参同契》对于理解后代曹洞宗的纲宗和宗风,颇有裨益。本文拟从六个方面对其进行分别解释。

第一 点明宗旨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本篇开宗明义,点出禅宗代代相传的就是佛心。后文中“承言须会宗”的“宗”也是指这个。这也是印度释迦牟尼佛睹明星而悟的那个“道”。拈花微笑,是禅宗的第一代传承,由佛传付给大迦叶尊者。至此代代相传,一直到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把禅宗从西天传到了东土震旦国。之后传到六祖惠能,再传到石头希迁等等。后来“一花开五叶”,形成了禅宗的五个宗派。

这个“大仙心”,是指佛的智慧心,也叫做涅槃妙心,也叫做诸法实相等。拈花微笑公案中,佛说将这涅槃妙心“付嘱”给摩诃迦叶尊者。“密相付”,并不是有什么秘密、诀窍,而是指这个传承只能“以心传心”,只能是心心相印、会心一笑的传递。犹如世尊拈花,迦叶的微笑,这就是“会心”之一笑,迦叶当下契会了那个人人本具的智慧心。这个心,不是妄想心,不是烦恼心,不是生死心,它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所以其传甚“密”。密,可以理解为超越、坚固、无缝隙、不间断等意思;密,也可以理解为唯有自己知道,犹如哑巴吃黄连。洞山祖师云:犹如粪扫堆头,拾到一颗明珠。

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惠能和神秀大师的“南顿北渐”两大法门,在当时即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各自拥有千万徒众。虽然两位大师彼此间毫无芥蒂,但是难免学徒竞起门派高下之纷争。石头大师在此说明,禅本身圆融无碍,道本来平等无差。南北顿渐法,仅仅是针对学人的根性而方便施设。利根之顿悟,是由过去长远渐修而来;钝根的渐修,最终也能达到刹那顿悟。究极而言,“大唐国里无禅师,”南北祖师、历代圣者、无量诸佛菩萨都是虚空影子,何况南北顿渐法门。

第二 体用不二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

灵源,指众生的本心及其智慧。众生本来有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智,只因为妄想覆盖,所以不能现前。灵源,也指人人本具的清净如来藏。灵源本心,灵明皎洁,清净无染。如果悟到它,刹那可以消灭无量劫来的深细烦恼。正如《永嘉证道歌》所谓“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枝派即妄想,念念相续,缠缚众生。枝派也指日常人们见闻觉知变化无端的无明状态。具体而言,枝派指六根对六尘产生的六识妄想,也包括第七识深层的我慢、我执。

流注,是自心的妄念波动。《楞伽经》说修行者“宴坐山林,上中下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妄想流注,其原理是八识的种子变现行、现行熏习成种子,这样一个生灭不断的变化过程。其结果就体现为所有三界众生的生命和环境。在人类就是,我们的身体、个性、家庭、时代、山河大地、技术经济等。所有一切交互作用,分分秒秒变化不停,形成为一张巨大而无比复杂的因果和业力之网。在个体的人,就体现为日常的分别认知,粗重烦恼以及潜意识中的微细心流。其原因是无明,即我执和法执。

灵源,也是后文所说的“理”。灵源皎洁,在修行人而言,是契理,有所悟入。枝派,即后文中所说的“事”,枝派流注指众生的内外现行、当前对境。从修行而言,即是执事,认妄为真。

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认妄为真,是执事,即堕于凡圣见解和功夫事相中。此即辜负本心,枝派暗流。有理可悟、有禅可参,发现皎洁灵源,是契理。但是有理可契,所契非真理;有法可修,所修非真法;有佛可证,所证非真佛。

修行人,如果执着于任何的境界、见地、觉受等,比如“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描述,比如“见山还是山”的境界,比如神通辩才,比如徒众名声等等,这些有形有相的东西,都属于“事”。甚至连开悟这件“事”,若有丝毫的执着,那也是无明主宰,也是迷惑当头。当然,“事”也可以指一切法的功用。“事”有“凡夫之事”,即三界六道所有众生的流转升沉;有“圣人之事”,即所有的佛、菩萨、他们的愿力、净土的作用和表象。禅人对于这两者,都不能执着。所谓执着,是指喜欢或者不喜欢、高或者下的各种分别,是指“有”或者“无”的坚定认知等。

理与事相对,表现为原理、方法、正见等。根本的意思,是指正位、实相、涅槃、常寂光、第一义等。如果学人在进修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有所悟、有所契、有境界等,那都不是。也就是说,只要有能证所证,只要有具体的“对象”,只要有“理”和“非理”的微细差别,只要有迷和悟的细执,那么他依然没有真正开悟。所以曹洞宗说“正位却偏”,不可“当头触讳”。

本文为史文老师原创)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