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中的养心殿既不是大殿也不是正殿,只是个配殿。用现在的话来说,不是楼王不是豪宅,却吸引了八位皇帝、过万嫔妃入住,到底为什么呢? 《孟子》一书中有一句:养心莫善于寡欲!于是明朝世宗皇帝(懿号嘉靖)开建养心殿,专心用于修身养性。脑补一下一个外省的亲王从湖北一路风尘到北京接班的艰难,异地他乡中还要斗智斗勇追封他亲爹为皇帝,真的很费脑细胞的。太需要养心了! 史书中说明朝流行道教炼丹术,养心殿就成了世宗皇帝的试验室了。为了炼丹成仙,他三十年不上朝,但天下的事又无所不知,看来身在炼丹心在朝廷。养心殿就是办公室。 明末清初西洋文化传入中国,教皇特使嘉乐在养心殿觐见康熙,养心殿相当于贵宾室。 ![]() 到了清世宗(雍正)在位时,为了给康熙守孝,直接入住养心殿了。当时养心殿装修简单、陈设朴素,正好给天下人做表率。 从此有八位皇帝居住在此,最著名的莫过于慈禧太后在此经历的48年的“垂帘听政”。 1912年,宣统皇帝正式退出了养心殿。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宣告结束,虽然他和皇后婉容后来又在养心殿留下了好多合影,可惜两人终究是路人。他们的爱恨情仇,都随着清朝的没落而随风飘逝了。 ![]() 那为什么这八位皇帝都会选择养心殿? 一、从现代建筑眼光上来看,养心殿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位置 它的位置四通发达,非常方便。后殿是寝宫,可以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 (二)、大小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小而美、小而全、小而温馨,聚风聚气。 养心殿南北长94.8米,从易经角度上看是风地观卦,在上位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位的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东西长81.3米,从易经角度上看天火同人卦表示君王上情下达,君臣意志相合上下同心,谋事有成。 ![]() (三)布局新潮 养心殿后殿中厅有30多平方,两侧为60平带卫生间的卧室。几百年前有带卫生间的卧室那是相当的时髦之居。 二、从功能使用上来看,符合皇帝的不同需求。 (一) 最早的功能是能安静的修道。中期的功能是满足皇帝孝顺、节约的形象。后期陈设豪华,让皇帝们更加割舍不了了。 (二) 权力的中心。 嘉靖年间,魏忠贤在此办公,一度面为权力中心。雍正迁居后还命人把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宫、乾清宫的藻井上用来镇殿,从此也奠定了养心殿的重要性。 ![]() (三) 宫斗的中心。 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一夫多妻造成多少嫔妃夜不成寐,望穿秋水…阴阳失调就相与攻击相与伤害,于是一幕幕宫斗此起彼伏延绵不绝… 故宫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居所是乾清宫,它的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华贵富丽金碧辉煌。 ![]() 乾清二字出自《道德经》,表示帝王是天地间唯一的、最尊贵的。它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一看这数据,标准的高大上豪宅。高20米按现在的楼房层高三米都六层高了,这样的房间住在里面不聚气、不保暖,叹为观止! 作为明朝皇帝的寝宫,自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十四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当然平时也在此处理日常政务。嘉靖年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壬寅宫变',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企图勒死他,这之后嘉靖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泰昌元年明光宗死,李选侍与心腹宦官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的机会把持政权。乾清宫朝臣杨涟、左光斗等不让她与熹宗同居一宫,迫使其迁至哕鸾宫,然后引太子还乾清宫举行即位仪式,这就是著名的'移宫案'。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皇帝在乾清宫读书学习、办公住宿。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重要政务处理的场所。 ![]() 养心殿套用现在的广告语就是:成功人士的巅峰住宅风情庭院,藏风聚气养生秘境… 一砖一瓦皆历史,一草一木全应景。世间珍品的养心殿绝不只是一座建筑,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时光的长河总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走,如今那八位皇帝、过万嫔妃已是一抔黄土万事空,喜怒哀乐也好,爱恨情仇也罢,都已随风而逝…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