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档揭秘:神秘的大内寝居

 国之档案 2013-03-02

神秘的大内寝居


        
                        皇帝的朝服                                      御膳房餐具

皇帝大婚典礼后,这对天下第一夫妇在坤宁宫的东暖阁洞房共住三天,然后皇帝回到自己的寝宫养心殿,皇后则选东西六宫中的一处作为寝宫。

明清两代有24个皇帝在紫禁城里居住过,皇帝虽然不少,但他们所居住过的宫殿并不多,只有乾清宫和养心殿。清代的皇帝入主紫禁城后,顺治、康熙帝沿袭明代旧制居住乾清宫。但顺治帝经常到养心殿居住,最后也死于养心殿。只有康熙皇帝长住乾清宫的西暖阁。雍正皇帝即位后,又居住养心殿。此后,清代的皇帝都以养心殿为寝宫。

自明代至清初,皇帝住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乾清宫作为“天子之常居”,它对应的是天上紫微垣中“天皇大帝”的星座。

乾清宫正间正中设御案、宝座、屏风等,高悬清顺治帝御笔亲书的墨地金字“正大光明”匾。左右四柱四幅楹联,是康熙、乾隆要求后代子孙的道德标准和治国安邦的道理。乾清宫西暖阁为皇帝的寝宫,屋内九间,上下共置27张寝床。也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为方便皇帝随处居寝,制度殊异。但是明朝时还是发生了“嘉靖宫变”,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在妃嫔曹氏、王氏的策动下,十多名宫女合谋,想在乾清宫杀害皇帝,乾清宫成了多事之宫。

雍正帝迁居养心殿,皇后与其他嫔妃分住在东、西六宫。坤宁宫只是名义上的内宫。按照清皇室规定,幼年即位的皇帝年满15岁即为成婚的年龄。皇帝大婚典礼后,这对天下第一夫妇在坤宁宫东暖阁洞房共住三天,然后皇帝回到自己的寝宫养心殿,皇后则选东西六宫中的一处作为寝宫。

 

平时,皇帝不能在后妃的宫内过夜。哪位后妃将要受到宠幸,那要看皇帝在晚膳时翻谁的牌子。

养心殿与乾清宫相比,开间、进深相对严谨。这是否是雍正帝移皇帝寝兴之所出乾清宫而居养心殿的原因,实在难以琢磨。但雍正以后的诸皇帝也都没有迁出这里,安全之说似有些道理。尤其是乾隆皇帝本来打算退位后住到宁寿宫,颐养天年。但他退位仍训政,直到89岁寿终正寝在养心殿。

养心殿后殿五间,与前殿之间有穿堂连通,形成“工”字形平面。皇帝在前殿办公,只要通过宝座后的左、右门就可回到寝宫。除被召幸的后妃和随侍外,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寝宫。

寝宫正间和西间是皇帝休憩的地方,沿西墙设木座床,也称宝座床。床上铺织锦缎坐褥、迎手、靠背垫。东、西稍间分别设有寝床,是皇帝的卧室。皇帝的寝床长3.5,宽2,是典型的东北大炕。寝床前安装镶玻璃镜炕罩,床上铺着大红毡,明黄毯,这些都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特殊物件。寝床冬用绣花的丝绸夹帐、夏用纱罗帐。帐内挂有装香料的荷包和香囊,既散发香味净化空气,又是华丽的装饰品。寝床上被、褥、枕头、炕单都是锦缎丝绣,色彩艳丽。皇帝寝宫内冬暖夏凉,冬天铺毡毯、置炭盆和“地龙”取暖。地龙在室内陆面的表层砖下,人工搭成弯曲错落的烟道,连接室外屋檐下烧柴的大坑。坑内烧火,热气通过烟道遍及地面,足以驱寒。到了夏季院子里搭芦席凉棚,既遮阳又通风,十分宜人。

皇帝的寝床称“龙床”,养心殿寝宫有两张龙床。在养心殿后殿的东、西两侧设有后妃临时居住的围房。东间宫室匾额“体顺堂”,西五间宫室额“燕喜堂”。两堂的东西两侧亦与东西围房相接,并在相接处的后墙辟吉祥、如意二门,妃嫔们来往于西六宫之间甚为方便。养心殿围房把养心殿紧紧地围在中央,形成院中有院的格局,便于皇帝“朝”与“寝”的需要。

平时,皇帝不能在后妃的宫内过夜。哪位后妃将要受到宠幸,那要看皇帝在晚膳时翻谁的牌子。这里的牌子,是一种竹制的名签,一寸宽,一尺长,上段染绿色,下段满涂白粉,一个牌子写着一个后妃的姓名。被召幸的后妃当天晚上不再回自己的宫室,也不能整夜与皇帝共寝,只能在养心殿后殿的东西围房入寝。

(作者:范洪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