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的性能

 图书 馆员 2022-05-30 发布于内蒙古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趋向,升是上升,浮是发散,降是下降,沉是向内。升与浮的共同点是向上向外,属阳,具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透疹等作用;降与沉的共同点是向下向内,属阴,具有潜阳、收敛 、清热、泻下、渗利、降逆、安神等作用。临床上,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使用药物的应用原则是:病位在表者,宜浮不宜沉;病位在里者,宜沉不宜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即顺病位,逆病势。
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与其性味及质地轻重等有密切关系。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多能升浮,凡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的药物,多能沉降。质轻的花、叶、皮、枝类药多升浮;质重的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药多沉降。但上述关系也不是绝对的,如
旋覆花可降气消痰,药性是沉降的,苍耳子能祛风解表,通鼻窍,药性是升浮的。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受炮制、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酒炒则升,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又如配伍,升浮药与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沉降药与较多升浮 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由此可见,药性的升降浮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临 床用药时须灵活掌握。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之一: 性味归经解)
第一章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
中草药的采集,以及采集后的保存和炮制都有特定的方法,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必须有所了解。
第一节 中草药的采集与贮藏
中草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和贮藏等对中草药的品质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采药要根据不同的药用部分(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成熟时期,动物亦有一定的捕捉与加工时期),有计划地来进行采制和贮藏,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较好的药物,以保证药物的供应和疗效,满足人民卫生保健事业上的需要。除某些药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在采制和贮藏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植物类的药物的采收原则如下:
1、全草、茎枝及叶类药物大多在夏秋季节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盛或开花时期采集,但有些植物的叶亦有在秋冬时采收的。多年生草本常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薄荷等;一些茎较柔弱?植物矮小及必须带根用的药物则连根拔起,如垂盆草、紫花地下等。
2、根和根茎类药物一般是在秋季植物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或早春植物抽苗时采集,这时植物的养分多贮藏在根或根茎部,所采的药物产量高,质量好。但也有些根及根茎如孩儿参、半夏、延胡索等则在夏天采收。多数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需生长一年或二年以上才能采收供药用。
3、花类药物多在花未开放的花蕾时期或刚开时候采集,以免香味失散、花瓣散落,影响质量,如金银花、月季花等。由于植物的花期一般很短,有的要分次及时采集,如红花要采花冠由黄变红的花瓣,花粉粒需盛开时采收,如松花粉、蒲黄等。采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便采后迅速晾晒干燥。
4、果实类药物除少数采用未成熟果实如青皮、桑槐等外,一般应在果实成熟时采集。
5、种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有些种子成熟后容易散落,如牵牛子、急性子(凤仙花子)等,则在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采集。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的药物,则可在种子成熟时,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藏,如车前子、紫苏子等。
6、树皮和根皮类药物通常是在春夏间剥取,这时正值植物生长旺盛期,浆液较多,容易剥离。剥树皮时应注意不能将树干整个一圈剥下,以免影响树干的输导系统,造成树木的死亡。
关于动物药,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宜在夏秋季捕捉,如蚯蚓、蟋蟀等;大动物虽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冬季猎取,不过鹿茸必须在雄鹿幼角末角化时采取。
此外,在采收药物时还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时采集,往往不能及时干燥,以致腐烂变质。在采集药物时,应该重视保护药源,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因此,还须要注意下列几点:
1、留根保种:有些多年生植物,地上部分可以代根用的,尽量不要连根拔;必须用根或根茎的,应该注意留种。有些雌雄异株的植物如栝楼,在挖掘天花粉时,一般只应挖取雄株的块根。用全草的一年生植物,大量采集时应留下一些茁壮的植株,以备留种繁殖。用叶的药物不要把全株叶子一次采光,应尽量摘取密集部分,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
2、充分利用:根、茎、叶、花都可入药的多年生植物,应多考虑用地上部分和产量较多的部分。此外,可结合环境卫生大扫除、垦地填洪和伐木修枝,随时注意将可作药用的树皮、根皮、全草等收集起来,认真地加以整理,以供药用。
3、适当种植:根据实际需要,对于本地难以采集或野生较少的品种,可以适当地进行引种繁殖,以便采用。
药物在采集以后,都应采取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便贮藏。如系植物类药品,采集后应先除去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洗净切断,除鲜用外,都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时放在日光下晒干,或阴干,或烘干,分别保藏。有些含水分较多的药物如马齿苋等,可在洗净后切断,多晒几天,才能晒干。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如五味子、女贞子、莱菔子、葶苈子、白芥子等须放在密封的瓮内;植物的茎叶或根部没有芳香性的如益母草、木贼草、夏枯草、大青叶、板蓝根、首乌藤等可放在干燥阴凉处或贮于木箱内;芳香性药物及花类如菊花、金银花、月季花等,须放在石灰瓮内,以防受潮霉烂变质。种子类药物要防虫鼠。动物药及脏器组织如蕲蛇、乌梢蛇、蜈蚣、地鳖虫、胎盘等,在烘干后,应放在贮有石灰的缸中,以保持干燥;并放在冷暗干燥的地方,以防虫蛀或腐烂。
矿物药如石膏、滑石、灵磁石等可放在木箱内;但其中如芒硝、硼砂等须放在瓮内盖紧,以防受潮。
剧毒药物要另行贮藏保管,防止发生事故。贮藏药物的库房须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和防虫、鼠的侵蚀;药物仍须勤加翻晒,对某些易生虫蛀或容易受潮发油的药物,如前胡羌活、独活、甘遂、当归等,必须经常检查,以防霉蛀变质。
【文献摘录】
《名医别录》:「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华实茎叶,乃各随其成熟尔。」
《千金翼方》:「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碑益。」
《用药法象》:「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矢其时则性味不全。」
《本草蒙筌》:「茎叶花实,四季随宜,采未老枝茎,汁正充溢;摘将开花蕊,气尚包藏;实收已熟,味纯;叶采新生,力倍。入药诚妙,治病方灵。其诸玉石禽兽虫鱼,或取无时,或收按节,亦有深义,非为虚文,并各遵依,勿恣孟浪。」
《千金方》:「凡药皆不欲数数晒暴,多见风日,气力即薄歇,宜熟知之。诸药未即用者,候天大晴时,于烈日中暴之,令大干,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须用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其丸散以瓷器贮,密蜡封之,勿令泄气,则三十年不坏。诸杏仁及子等药,瓦器贮之,则鼠不能得之也。凡贮药法,皆须去地三、四尺,则土湿之气不中也。」
第二节 中草药的炮制
炮制,又称炮炙,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据医疗需要而进行加热处理的一些方法。
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生南星有毒,用生姜、明矾脆制,可解除毒性;又如巴豆有剧毒,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
2、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地黄生用性寒凉血,蒸制成熟地则微温而补血;何首乌生用润畅通便、解疮毒,制熟能补肝肾、益精血。
3、便于制剂和贮藏:如将植物类药物切碎,便于煎煮;矿物类药物煅,便于研粉。又如某些生药在采集后必须烘焙,使药物充分干燥,以便贮藏。
4、使药物洁净、便于服用:如药物在采集后必须清除泥沙杂质和非药用的部分;有些海产品与动物类的药物需要漂去咸味及腥味等。
炮制的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十多种:
(一)洗 是将原药放在清水中,经过洗涤去净药物表面的泥沙杂质,从而达到洁净卫生的目的。应注意浸洗的时间不要边长,以防止有效成分溶于水中。
(二)漂 将有腥气(如龟板、鳖甲、乌贼骨)或有咸味(如昆布、海藻)或有毒性(如乌头、附子)的药物,可利用多量清水反复浸漂,经常换水,则能漂去这些气味或减少毒性。
(三)泡 就是用药物汁水浸泡以减低原药的烈性或刺激性,如用甘草水泡远志、吴莱萸。
(四)渍 就是在药物上喷洒少量清水,让水分渐渐渗透而使药物柔软,便于切片。某些药物浸泡后药性易于走失的,宜用此法。
(五)水飞 水飞是研粉方法之一,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溶解于水的药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药物粉碎得更加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在水飞前先将药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钵内和水同研,倾取上部的混悬液,然后再将沉于下部的粗末继续研磨,这样反复操作,研至将细粉放在舌上尝之无渣为度。水飞并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时飞扬,以减少损耗。
(六)煅 煅的作用主要是将药物通过烈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它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药效。
直接火: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碎裂的药物如磁石、牡蛎等。将药物放在铁丝筛网上,置于无烟的烈火中煅烧,煅的程度视药物性质不同而定。矿石类药物必须煅至红色为度;贝壳类药物则煅至微红冷却后呈灰白色。
焖煅(间接烧):少数体轻质松的药物如陈棕、人发等则适用焖煅法。即将药物放在铁锅内,另用较小铁锅覆上,用盐泥固封锅边,小铁锅上压一重物,不便漏气,置火上烧至滴水于小铁锅上立即沸腾,或以白纸贴于小锅上,当纸烤焦为止,待冷却后取出。
(七)炒 炒是炮制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加热法,是将药物放于锅内加热,用铁铲不断铲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炒的方法如下:
清炒,不加辅料,用文火将药物炒至微焦发出焦香气味为度。
麸炒,将药物(饮片)加蜜炙麸皮同炒,拌炒至片子呈微黄色为度。
以上两种炒法,主要目的是缓和药性。加其它辅料拌炒,按用药的不同要求有酒炒、醋炒、姜汁炒等等。
炒炭,系用较旺火力,将药勿炒至外焦似炭、内里老黄色(或棕褐色)而又不灰化,俗称为“炒炭存性”,大多为增加收涩作用。
(八)炮 炮与炒炭基本相同,但炮要求火力猛烈,操作动作要快,这样可使药物(一般须切成小块)通过高热,达到体积膨胀松胖,如干姜即用此法加工成为炮姜炭。
(九)煨 煨的主要作用在于缓和药性和减少副作用。常用的简易煨法是将药物用草纸包裹二、三层,放在清水中浸湿,置文火上直接煨,煨至草纸焦黑内熟取出,煨生姜就是用此法。
(十)炙 是将药物加热拌炒的另一种方法。常用的有:
蜜炙:即加炼蜜拌炒。先将铁锅、铲刀用清水洗净拭干,烧热铁锅,倒入炼蜜,待蜜化烊略加清水,然后放入药片反复拌炒,炒至蜜汁吸尽,再喷洒少许清水炒干,使药物不粘手为度。例如炙紫苑、炙兜铃、炙黄耆、炙甘草等。药物用蜜炙,是取它润肺、补中及矫味的作用。
砂炙:用铁砂与药物拌炒称为砂炙。先将铁砂炒热呈青色,倒入药物拌炒,至松胖为度,取出,筛去铁砂。例如山甲片、龟板、鳖甲等经过砂炙后变成松脆,易于煎取药汁,或研粉制丸。
(十一)烘与焙 烘与焙同样是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
(十二)蒸 利用水蒸气蒸制药物称为蒸。它与煮不同之点是须隔水加热。蒸的作用,主要能使药物改变其原有性能,如生大黄有泻下之功,经蒸制成为熟大黄,在临床上主要用它清化湿热、活血袪瘀的作用。另外,还有矫味作用,如女贞子、五味子经过蒸制能减少其酸味。
(十三)煮 是将经过整理及洗净的原药,放在锅内用清水与其它辅助药料同煮至熟透。如附子、川乌与豆腐同煮可减少毒性。
(十四)淬 将药物加热烧后,趁热投入醋或其它药物所煎的浓汁中,使之充分吸收入内,这种方法叫做淬。如灵磁石、代赭石用醋淬,制甘石用药汁淬。淬的作用,除能使被淬的药物酥松易于粉碎外,还因药汁的吸收会改变其性能。
【文献摘录】

《本草蒙筌》:「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下降,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以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

中药药性分升、降、浮、沉 , 是因为病症病势不同 为什么药
中药药性分升,降,浮,沉 , 是因为病症病势不同。
为什么药分升,降,浮,沉?
因病的病势而定,因病的表现有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
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证)
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
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也就是说,升则为向上、降则为向下、浮则为向外、沉则为向内
通过药物的不同性能,调整整体气机,使混乱的气机回复正常,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心]升降浮沉药物特点:
一般而言,凡味属辛,甘(味之薄者),气属温,热(气之厚者)的药物,大都属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
凡味属苦,酸,咸(味之厚者),性属寒,凉(气之薄者)的药物,大都属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蜕等;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属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

但“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养殖手册】中药的升降沉浮性能
气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机能状态。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之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有的药物则存在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升浮),又能利水消肿(沉降)。

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一般来说,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药,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技发表;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药,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当用牡蛎、石决明潜降;病势陷下者,易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芪、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

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者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由于性味和升降浮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药物作用特点的概括,因此就逻辑关系而言升降浮沉与性味是间接相关,与功效是直接相关。前人重视药物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数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売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然而上述关系并非是绝对的。炮制和配伍也会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降之性可收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之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一般具有升阳发表、法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说来,治病应“顺其病位,逆其病势”的原则,如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病势逆上苔,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蛎、石决明潜降;病势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
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阳 温热 辛甘淡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前人重视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然而,前人也认识到,上述关系井非是绝对的,如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是沉降的;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是升浮的。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旧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全。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

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在某些情况下,又需要利用升降配合以斡旋气机,恢复脏腑功能。

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沉浮?如何运用升降沉浮选药治病?

中药根据性质特点不同,可分升降浮沉的属性,不同的属性作用各不相同。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当时很强调药性升降浮沉与四时气候的关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张元素《医学启源》)注意服药、服食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这,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气机升降出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一旦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而言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
药性的开降浮沉与性味、药材质地 配伍运用等具有相关性。
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沉浮?如何运用升降沉浮选药治病?

一、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及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1.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
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2.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
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沉浮?如何运用升降沉浮选药治病?

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虽然是花,但功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 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

3.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影响有关
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终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
二、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

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
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
三、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 的素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 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

1.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
2.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
3.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

4.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 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向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按阴阳属性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也是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人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性的形成,虽然与药物在自然界生成禀赋不同,形成药性不同有关,并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是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密切相关。与四气、五味一样,也同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用药理论。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及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王好古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虽然是花,但功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此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药物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个性,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的作用趋向。应当指出,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是前人用药的经验总结,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与药物升降浮沉有关的作用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影响有关: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究成润下之剂,即少量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有升浮特性。    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此外,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证,常用石膏清泄肺火,肃降肺气,配麻黄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二药相伍,一清一宣,升降并用,以成宣降肺气的配伍。用治心肾不交虚烦不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常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源,以成交通心肾,水火既济的配伍。再如治疗湿浊中阻,头痛昏蒙,腹胀便秘,升降失调的病证,常用蚕砂和中化湿,以生清气,配皂角滑肠通便,润燥降浊,以成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配伍。可见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的有效用药方法。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 四气】】】
1、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第二节 五味】】】
1、含义
  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2、确定依据
① 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
  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
②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
  味辛,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   
③ 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
  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
  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
  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3、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都有损害。
*** 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 甘:
  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换言之,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中满忌甘”之说。
*** 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如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换言之,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
*** 苦:
  能泄、能燥、能坚。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黄通下泻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坚阴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二上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边有厚肠止泄作用。换言之,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药有开胃进食的作用,但服用过量,反能伤胃,临床上对芦荟、穿心莲等极苦的药物,多采取入丸、装胶囊吞服等用法,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因苦能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
*** 咸: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此外,咸味还能入肾补肾,如紫河车、鹿茸、蛤蚧等能补肾壮阳益精。咸又入血,如犀角、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咸味药有伤脾胃,如芒硝,脾虚便溏者慎用。总之,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4、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5、气味配合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味配合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麻黄、紫苏均味辛性温而发散风寒;气同味异,功能不同,如浮萍辛寒能发汗清热,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黄连苦寒能清热泻火,牡蛎咸寒能育阴潜阳;味同气异,功效有别,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石斛甘凉清热生津,黄芪甘温能补气升阳,山药甘平能平补脾肺肾;一气多味,作用广泛,如白术苦甘,苦能燥湿,甘能补脾。
 6、关于四气五味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①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一般说,性味相同
  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
 ②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
  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③ 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
  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某些药物还具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味。气和味构成药物的性味,而从药物的性味又可反映出药物的一定的功能。例如,紫苏性味辛温,
  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
  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在治疗表症的时候,都选用辛味发散的药物,再根据表寒症及表热症之分来选用辛温药和辛凉药。在遇
  到热性病引起津液缺少,口渴喜饮等症状时,就从甘寒清热生津的药物中来选用,如鲜芦根、天花粉等,而
  不宜用苦温燥湿类的苍术、厚朴等,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
  药物在功用上也都有相同和相异之处。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散风热。党参甘
  温,可以补中益气,而芦根甘寒,能够清热生津。我们不能把药物的气和味孤立看待,应该有机地联系应用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含义
  升降浮沉即指药品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用于说明药物的作用性,以指导临床用药。升指升提举陷,降指下降平逆,浮指上行发散,沉指下行泄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气味阴阳归属及其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根据机体升降出入障碍的不同病位病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确定依据
*** 药物的质地 
  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如苏叶、菊
  花、桂枝、蝉衣等,分别有解表散邪、透发麻疹等升浮作用;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
  降的,如葶苈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分别有降气平喘、消积导滞、潜阳熄风等沉降作用。 
  亦有少数例外: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等。  
*** 药物的气味厚薄 
  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
*** 药物的性味 
  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而性寒凉,味酸、苦、涩、咸的药为阴
  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 
*** 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具有升阳举陷、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
  的;如麻黄、桂枝、黄芪等,
  凡味属苦酸咸,气属寒凉,而具有泻下通便、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
  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下行血海”(沉降)以活血调经。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
4、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5、影响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四气五味、质地轻重、炮制方法、配伍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1)炮制和2)配伍,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大黄泻热通便主治下焦热结便秘,若用酒炒,可治疗目赤肿痛上焦热证;知母主清肺胃之火,盐炒知母则主泻下焦肾火。
  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减弱。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配伍的不同也可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如升浮药在一批沉降药中也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一批升浮药中也能随之上升。此外,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与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也有关,即春夏宜加辛温升浮药,秋冬宜加酸苦沉降药,以顺应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时气特点,说明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还会在各种条件下发生相应的变化。
6、临床应用
  各种疾病常表现出不同的病势: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向外如盗汗、自汗,向内如病邪内传等。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头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消除或改善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需要分别具有升降或浮沉等作用趋向。
  升浮与沉降是两种对立的作用趋向。一般来说,升浮药能上行向外,有升阳举陷、解散表邪、透发麻疹、托毒排脓、涌吐、开窍、散寒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的宜用升浮药;沉降药能下行向里,有泻下通便、清热降火、利水消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的宜用沉降药。 
   有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表现为“双向性”,即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亦可平喘利尿。

【【【第四节 归经】】】
1、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如酸枣仁能安神治心悸失眠,归心经;麻黄止咳平喘,归肺经;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全蝎能解痉止痛,归肝经。有一些药物,可以同时归人数经,说明该药对数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如山药能补肾固精、健脾止泻、养肺益阴,归肾、脾、肺经。因此,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应用范围,药物的归经不同,治疗的范围也就不同。
2、理论基础
  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3、确定依据
*** 药物的特性
  药物归经与“五味”的联系:
  味酸 —— 能入肝;味苦 —— 能入心;味辛 —— 能入肺;味甘 —— 能入脾; 味咸 —— 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 药物的疗效
  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4、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太阴等,有时也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
5、临床应用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如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方可提高疗效。
  归经学说主要阐明药物作用的定位,与气味的定性,升降浮沉的定向,构成了中药“三位一体”的药性基础,对于完整地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还须注意,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

【【【第五节 有毒与无毒】】】
1、含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2、确定依据
  含不含有毒成分:如砒石、马钱子等含有毒成分。
  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过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3、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毒性与品种、入药的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在皮肤粘膜施用面积大小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的发生。
4、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品种混乱、误服毒药、用量过大、炮制失度、剂型失宜、管理不善、疗程过长、配伍不当、辨证不准、个体差异……
5、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要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的各个环节,杜绝伪品。
   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第六节 中药的应用】】】
1、配伍含义与目的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治法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2、七情配伍:
  七情配伍,除单行外,论述的是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七种性效变化规律,故叫做药性“七情”:
1)单行  
  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
  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等。
2)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
  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3)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
  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清热泻火的黄芩与
  攻下泻热的大黄配合时,大黄能提高黄芩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和消
  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
  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
  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6)相恶
  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
  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  变化关系     
 (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2)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3)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4)另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则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
   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
   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
   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3、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是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组方原则,是七情配伍的发展。
 1)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
 2)臣药: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其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
     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个意义。
    一是佐助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
    二是佐制药,用于主药有毒,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者,即“因主药之偏而为监制之用”之义。这两种
      一般称为“正佐”法;
    三是反佐药,用于因病势拒药而加以从治者,如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量温热
      药以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现象。
 4)使药:有两种意义。
  一是引经药,即引导它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如治上部疾患用桔梗为引,治下部疾病以牛膝为引等;
  二是调和药性的药物,如方剂中常用甘草、大枣以调和药性等。
4、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1)配伍禁忌:
  是对一般情况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药物,若在一起配伍应用很可能会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包括:
***十八反诸药: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乌头反贝母、栝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
  半蒌贝蔹芨攻乌——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也就是说,半夏、瓜篓、贝母、白蔹、白及不能与川乌、草乌一起配伍应用;
  藻戟遂芫俱战草——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也就是说,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不能与甘草一起配伍使用;
  诸参辛芍叛藜芦——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也就是说,人参、党参、元参、沙参、苦参、太子参、西洋参、丹参及细辛、芍药(包括赤芍、白芍)不能与藜芦一起配伍应用。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 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膊莫相依。
  即:硫磺不可与朴硝配伍; 
    水银不可与砒霜配伍;
    狼毒不能与密陀僧配伍;
    巴豆不能与牵牛配伍;
    丁香不能与郁金配伍;
    牙硝不可与京三棱配伍;
    川乌、草乌不可与犀牛角相配伍;
    人参不能与五灵脂配伍应用;
    肉桂不能与赤石脂配伍。
  换言之,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这十九种药物虽然在配伍应用时会产生药物效价降低、失效或相反的作用等。但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为了治疗的需要,或为了消弱某些药物的作用,有时医生根据自己的治疗经验还要选择十九畏的药物相互配伍,从而达到特殊的治疗目的。
 2)妊娠用药禁忌
   凡能损害胎儿或可引起流产的药物,均属妊娠禁忌。
   根据药物对于胎儿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食忌,俗称忌口。一般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肠刺激,或助热,助升散,以及敛邪等不良作用。具体病症具体应用。如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烈性酒;肝阳上亢,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之物;疮疡、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和辛辣刺激之品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