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文/铁福宏 八大碗,是舌尖上美味,是留在心底里永远咀嚼的烟火味道。 ——题记 八大碗,也叫重八,即八小碗,八大碗,寓意四平八稳,碗(万)事遂心。这是家乡人每当婚嫁、贺寿等重大喜事款待客人而摆的宴席,村里叫摆席。 八大碗者:一麻鸡、二肉墩、三丸子、四豆腐、五糟肉、六肘子、七时蔬、八宝粥。 八小碗者:四碗面食,花卷、油饼、包子、荷叶馍馍。四碗凉菜,或大拼盘。 八大碗,这个名字透着吉利,寓寄吉祥。第一碗,吉(鸡)祥如意。第二碗,墩墩实实,风调雨顺之意。第三碗,四喜丸子。第四碗,福(腐)到人家。第五碗,梅菜糟肉、财源广进之意。第六碗,肘到人家、寓意主任热情好客。第七碗,时蔬菜肴、寓意事事顺心。第八碗八宝粥花、寓意甜蜜美满。八大碗,每一道菜都有别致寓意的菜名,都有不小的说头、全都是大家爱听的吉利话。真可谓,吃在嘴里欢心,听在耳里舒心。 春耕、夏芸、秋获,是村里最忙的三季,辛勤劳作了三季的村民迎来整整一冬的冬闲时光。冬闲了,喜事儿就来了,喜事儿来了,精神气儿就足了。 村里人口多,喜事儿自然多。张家要打发(出嫁)姑娘,李家儿子要迎娶媳妇,王家老人贺寿。喜事多,要错开。于是,德高望重的筹委会召集有喜事的东家,考虑东家的意见后,制定出一个日程安排表。 日程安排好了,各家要安排各家吃席的任务,家里人口多的排上用场了,谁家都不误,谁家都能去。人口少的,一嘴不能吃两家,只好说多谢了。村里人见面就开玩笑说,“牙早早磨好了,就等你家摆席了。” 喜事连连的村里,处处喜气洋洋,人人眉飞色舞,从腊月开始,喜庆人家杀猪宰羊,蒸馍馍,炸油饼,筹办摆席。 村里的喜事儿,贺寿和嫁娶是喜中大喜,场面固然更宏达,仪式更复杂,菜肴更丰富,热闹更排场。譬如贺寿讲究多,寿龄各异,排场就各异,称小席和大席。三十七过本命年,亲兄弟亲姐妹或买一套衣服,或买一套大红内衣内裤,以示祝贺,不摆席。四十九开始过寿,家务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凑个份子钱,摆上三四桌,随便上八菜,没有八大碗的宴席,也是小席。六十一、七十三、九十五要过大寿,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寿高年老的,发帖或带话给五服之内的,庄邻庄员的,亲朋好友的,为大席。 每每摆席,厨师们露天秀厨艺,惹得大人小孩张嘴结舌,睁大眼睛看厨师们耍杂技般娴熟操作垫锅、装碗、运瓢、置盆、掌勺,撒油、放盐、倒酱、加醋、捏葱、捣姜,要么炒、炸、煎,要么烤、炖、蒸。弄的个十里飘香,香气氤氲,弄的个喉结滑动,直咽口水。真有“韩三杰闻味下马,周八士知香停车”之神。 村里有很多有名气的大厨,我的几个叔叔虽没拜师学厨,靠自身的观察,揣摩,自学、实践,做出一手“鸡肘席”红及四乡。红白两案、刀法、火候、操盘、爆、炒、煎、炸、煮、蒸、焖无所不精;辣椒、胡椒、大香、茴香、姜葱等佐料善于调配,做出一道道咸、甜、酸、辣、香,色香味俱佳的乡村美食,成为乡里名噪一时的大厨。 每一道乡土美食都出自大厨的精湛手艺,是他们灵敏的舌感、特异的味觉,纯粹的厨艺,娴熟的技能而天成的艺术品。我从懂事以来,佩服、羡慕、崇拜,惊叹一珍一馐都是聪慧,一味一香都是匠心,一佐一料都是恰到好处。 我多次去看过摆席,吃过八大碗,八大碗的美味久存于我挑剔的味蕾记忆中,想起那个味来,胃里极不是滋味,翻江倒海,那么馋人,那么想吃。 家父家母过六十一岁大寿的时候,我家也摆过席,上过八大碗,那是我至今难以忘记的味觉记忆。 那时候,二哥精心筹划,列单操办需要的辣椒、花椒等佐料,购买时蔬、银耳、木耳、腐竹、豆腐等用到的食材,家里杀了一头肥猪、十来只大公鸡。等食菜筹备到位,等贺寿时间确定,我的厨师大哥就大显身手,我的嫂子们帮厨,而我和小妹只能剥葱、洗菜、洗碗、端盘子的“苦”活儿。 大哥提前煮好了肘子、排骨、墩墩肉,扎熟了那些鸡,做好了丸子等需要准备的菜料。接下来,大哥细致地把肉分均匀,一一放在大碗里。装肉是不可马虎的,一定要掌握好份量,保证入席的客人人人有肉吃,太薄就显得小家子气。 大哥把吉祥如意,墩墩实实,四喜丸子,福到人家,梅菜糟肉,肘到人家、时蔬菜肴,八宝粥花的八个大菜分类放在案板、桌子,一溜儿摆开,根据不同食材的食性,该甜的加糖,该咸的加盐,该酸的加醋,该辣的加辣椒,又配上葱丝、姜丝、辣椒丝,一一配上适合该菜的佐料。那个场面何等风光,处处盛满美味佳肴的大碗,红的红,绿的绿,宛如一坛食材的花园,观其形,闻其味,禁不得咽口水,味蕾里的馋虫活跃起来。 装好的大碗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装入蒸笼蒸。蒸,最讲究火候,既不可大火,也不可小火。因此,在没有鼓风机的时代,只能均匀地拉风箱。 大哥当然不拉风箱,他要做汤汁。汤汁有肉汁、菜汁、干货汁、粉汁四种,不同的汁调配不同的佐料,不同比例的油、盐、酱、醋、鸡精。调配的汁不咸不淡,不糊不稀,做到色,能入眼。味,能香口。把碗倒扣过来,把烧好的汁,浇上去,八大碗就做好了,席客就大吃大餐起来。 一道一道的菜端上去,十人一桌的席客们风残云卷地开心吃喝,放开肚皮敞亮地享受美味,吃的嘴角流油,口中留香。吃的欢天喜地,吃的不亦乐乎。村里一致的看法,上桌的菜吃的光了盘子,就是对东家的褒奖,就是对大厨的认可。菜品好不好,全凭一张口,味道绝不绝,全看桌上盘。 八大碗,以极为普通的食材调和普通的佐料做出的一碗碗朴拙敦实的乡村美食,它无法和城市餐桌上精致的各色美食相媲美,但它是独到的,是独一味的。此味源于泥土,是泥土清纯清香亲切的味道,是泥土厚重的积淀,是阳光经晒、熏炙的味道,是柴火呛鼻的味道,是经年累月土灶沉积的味道,是土法慢炖,散发浓郁乡土气息的味道,是实实在在温温情情的人间烟火味。 八大碗,更是妈妈围裙飘散的味道,是难以忘记的老时光的味道。那么至纯至真,又那么至情至深,八大碗,是舌尖上美味,是留在心底里永远咀嚼的烟火味道。 人生不一定要有珍馐美味,一桌八大碗,一席家常菜,也能温暖一生的三餐和四季。八大碗,虽乡土,却实在,酸甜苦辣咸的底味,吃一生,吃不厌,吃不腻。 铁福宏,海东市人,教育工作者,热爱文学,喜爱旅游,煮文字抒心情。 =============================== 青 青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 |
|
来自: 昵称54687424 > 《好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