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潮

 昵称48979411 2022-05-31 发布于德国

《浪潮》是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国家一级导演何念执导的舞台剧作品,根据真实历史革命事件“左联五烈士”牺牲的故事创作,旨在将革命历史题材与当代年轻观众之间建立连接。

1931年2月7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位年轻的作家柔石、胡也频、李求实、冯铿、殷夫被秘密杀害于龙华警备司令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死亡,五烈士的意识在另一个空间相遇,叩问自己到底为何而死:是因为对我们开枪的士兵吗?是因为在东方旅社的那次会议吗?是因为文学吗?是因为仇恨吗?又或是因为爱?在这场关于死亡的探讨中,他们解开了情感的枷锁,更清晰地看清了自己的本心,找到了选择革命的初心。

《浪潮》不同于传统的舞台模式,舞台由一方或平静、或激荡的大水池和九宫格式上下浮动的悬浮板组成,以此来隐喻禁锢着自由生命的黑暗牢房和杀人的冰冷刑场。昏暗的灯光下,坚硬的铁和柔软的水在进行着对话,它们以相互之间的支撑与角力来象征着这场革命——所有的水滴汇聚成浪潮,是足以颠覆一个时代的强大力量。

引用张师母不OK在微博里面的评论:

关于剧本和整个情节构造——“我们为何而死”

整部剧由一根导火线“秘密杀害”引出五烈士对于“我们为何而死”的疑问并串联起来。从背景上说,五烈士都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最小的才21岁(殷夫),而最大的也才只有29岁(柔石)”。而在他们短暂一生中,其实五人的交集非常少,所以从这个切入点将五个故事联系在一起寻找答案,而每个故事所找到的答案层层推进。主要采用浪漫主义的跨时空的灵魂交流来展开每一个故事,合理运用作品中的原话来表达。

第一个故事“死与凶手”(殷夫),为什么死,是因为这个同样21岁的二等兵为了五块大洋贴补家用而杀了他(最直接的原因),体现出殷夫对于人的出生,公平与不公平的思考,如果他的牺牲可以换来一个“人们不用再为五块大洋而杀人的未来”。

第二个故事“死与内疚”(李求实),为什么死,是因为东方旅社开的那个会议,引出几年前京汉铁路大罢工他的兄弟保护好了他,让他握紧手中的笔杆子,将“旗帜不倒精神不倒”传递下去,找到了他革命的初心。

第三个故事“死与文学”(柔石),难道是因为文学,写了不该写的东西而死吗,引出柔石与他的挚友同时也是恩师鲁迅的谈话,还加入了两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他们对话。柔石的许多作品都是受了鲁迅的影响,如《二月》中的文嫂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春宝娘与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都是社会底层悲剧的缩影,从而找到了他写作和革命的原因,以及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的创作缘由。

第四个故事“死与顺从”(冯铿),难道是因为不顺从,做了一个女人不该做的事情。冯铿作为五烈士中唯一一名女性,此段从女性解放,平权这个角度切入,主要以她和姐姐冯素秋的对话来展开。因为冯铿的童年经历和姐姐的指引在她的革命道路上起着重要的意义,姐姐最喜欢的诗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也是妇女解放的先驱者),指引冯铿用文学来感染,鼓励女性读书写字,“谁说女子不如男”,两起女性的悲剧让冯铿更加坚定了解放女性的决心,而这束光一定会越来越亮。最后九宫格杰出女性代表发言,这一段是备受争议的一段,有人说要删,有人说不要删。作为女性,我承认这一段很感动,但是我觉得最后将整部剧的意义拔的很高,甚至一下子有种出戏的感觉,觉得是这部剧结束了,使得后面一段胡也频的故事显得没有那么引人入胜,过于平淡了。还有我的感觉是这几位代表可以再选一选,想要平权,那一定是在任何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现在每一个人要么是从事理工科的要么是学法的(这些传统观念上男人该做的事情),除了冯铿是作家属于文科生,如果能让从事文艺工作的,从事理工工作的,从政的,各个方面的一起站在台上,那么能够显示出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选择任何职位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

第五个故事“死与爱”(胡也频),难道是因为爱?

从第三者儿子的视角讲述父母爱情故事,体现胡也频牺牲家庭成就未来。既是爱情和亲情的小爱又是为了更多的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大爱,一家三口从未一起吃过一顿饭,终于在死后灵魂相遇了一起吃了这一顿饭,互相道出遗憾和各自生活。此段也带出了李求实的儿子李齐泰和胡也频的儿子胡小频来告诉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你们的死是有意义的”。

最后五人各自找到了答案,重新聚在一起,畅谈对于未来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光明的世界,他们的死将唤醒和解放更多的中国人。

“以青春之我,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

全剧最后以李大钊的《青春》来结尾来表达剧组的创作初衷想要用当时的青年人来感染今天的青年人,想要达到一个“将心比心”的感觉,跟随着社会的浪潮,时代的浪潮,身处觉醒年代他们作出了他们的选择,而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其实有些地方放在今天来看,所作所为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时代变了,不再是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了,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也从斗争革命变成了建设发展。为了理想信念而不顾生命,牺牲家庭,在过去是值得肯定的,表现了大无畏精神,但是现在却很容易变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家庭编织的网,人很容易受错误的思想蛊惑,走上歧途,甚至变成亡命之徒。在战争年代,我们需要勇往直前的战士,但是在和平年代,我们需要勤勤恳恳的建设者。根据历史的规律,新秩序的建立之际常常要论功行赏,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革命的道义。同时也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也是必然的,因为保留一些利器常常是给自己添乱。在历史上,起义领袖在革命之后常有炮打庆功楼之类的举动,原因并非只是给自己添乱,而是在于新秩序的建立要求消灭革命遗产中那些不稳定的因素。从乱到治的过程中,革命哲学与执政逻辑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精神奴役创伤之说源自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满眼都是群众的落后性,正是鲁迅存在的问题。阿Q是贫下雇农,而且有强烈的革命愿望,鲁迅对他冷嘲热讽。作为五四新文学的代表,鲁迅的现实主义是所谓旧现实主义。鲁迅宣告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是吃人的历史,把中国的历史分为暂时坐稳了奴 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这样两个时代。所谓中国的文明者 ,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谓 中国者 ,其 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继承了鲁迅,变得温和一些,长期以来封建统治阶级遗留给人民的愚昧,无知,麻木,庸俗等等,和安命精神是一样的东西,要解放人民,必须拨开创伤,寻找支配历史命运的潜在力量。

我个人觉得所谓的启蒙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智力层面,批判性思维,质疑权威,逻辑推理,一个是情感层面,克服自己的懒惰和懦弱,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如康德所说,要有勇气运用你的智慧。所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质疑鲁迅写出的《祥林嫂》《狂人日记》《少年闰土》,他根本不了解农耕文明。他的创作相当程度上是自己的臆想,以笔代刀,或者说只看到了社会丑恶的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