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性高血压,多是阳气虚衰,一张温潜肝阳方,化解不受控的血压

 春风化雨100 2022-05-31 发布于湖北

今天这篇文章,想跟大家说一说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思路。

我们都知道,人的年龄一大,高血压就不请自来了。

普通的高血压还好说,通过降压药的控制还能把血压给稳定下来,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但是怕就怕的是年龄大了遇上顽固性高血压,血压不受药物控制,想高就高,想低就低,每天吃3-4种降压药才能把血压给降下来。

据统计,有15%~20%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顽固性的高血压,并且还都存在着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背部冷,腰膝酸痛,夜尿多,口舌易生疮、上火的现象。

诊断观察舌脉象发现大多患者都舌苔淡白,腻而滑,脉沉弱,尤其是肾脉。

这不,去年遇到的这个患者就是这种典型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以他作一个典型的案例吧。

这个患者时年54岁,男,发现血压高都有3年了,常出现反复头晕,爱上火,畏寒怕冷,自己总是觉得腰背部怕冷,腰膝酸痛,夜尿多,小便清长。

望诊面色皎白,四肢不温,舌苔淡白腻而滑,舌有齿痕,脉象肝脉偏亢,肾脉沉弱。

患者说这3年多以来每天都吃3种降压药,但是这种规律的服药血压还是偏高,经常在155/100左右上下浮动。

患者一脸愁容,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血压为啥跟别人的不一样,这么难降?

我对他说,根据你的四诊情况来看,你主要是由于虚阳上浮所致。

患者一脸疑惑,啥是虚阳上浮?简单点来说就是脾肾阳虚,痰湿不能运化,导致肝左升太过,上热下寒,中焦不畅,心肾不交。

虚阳上越,阴火夹带着肝阳上逆,则出现了头晕头疼;阳气亏虚,阴火上炎,则出现口舌生疮。

肾阳是我们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全身起到温和的作用,阳虚失职,阴寒内盛,就会出现畏寒怕冷,腰膝酸痛,夜尿增多,四肢不温等情况。

所以治疗应以温潜肝阳,健脾化湿,引火归元

用药:龟板、制附子、砂仁、炙甘草、白术、茯苓、苍术、石菖蒲、白豆蔻、柏子仁、杜仲、生麦芽、茵陈、钩藤、生龙骨、生牡蛎、牛膝,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服用10天后,血压开始降到145/96,头晕、四肢不温等症状好转,坚持一个月后,血压降为140/85,我建议他可以试着去掉两样降压药。

三诊时是3个月后,患者大部分症状消失,舌苔白腻明显好转,夜尿减少,血压大多波动在120~135/75~85之间。

本方重用龟板、砂仁、制附子、炙甘草为基本方使肝阳温潜,阳气归位,以白术、茯苓、石菖蒲、白豆蔻加强畅中焦。

生龙骨、生牡蛎、钩藤加强潜肝阳,杜仲、怀牛膝助制附子加强温纳肾阳,助引阳气归肾及命门,茵陈、生麦芽借张锡纯的建瓴汤及镇肝熄风汤。

肝为将军之官,必须恩威并重,对肝阳升发太过除温潜外还需加上茵陈、生麦芽条畅肝气之品。

全方共同达到温潜肝阳,通畅中焦,引火归元的作用。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兼顾全身,五脏安和,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好了,今天的文章我们就说到这里。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