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的力量

 zzm1008图书馆 2022-05-31 发布于上海

很喜欢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躁动的人,像大树的叶子,稍有风吹草动,就喧嚣不止;心静的人,像大树的根系,任凭狂风大作,它自岿然不动。

心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图片

心躁劳而无功,心静则万物明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脑袋,人是用脑来思考天地万事万物的,脑袋主宰人的一生,所以凡事都须静下心来,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

而不能静下心来的人,往往都是心躁的人。这类人很难自省、思考,难以观察社会,而是随波逐流。

慢慢的,脑子吸收的东西越来越多,消化掉的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最终脑子里面是一片浑浊。

世道很晴朗,人间很美好,只是一直盯着列车前进的方向,反而看不见窗外的风景。


这也是为什么,越长大,越迷茫。

图片

大疫三年,大家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心躁的人往往在达到瓶颈或者生活工作不如意时,在没有充足的准备下,就轻易的尝试换一个环境。


以为或许换一个环境就能找到出口,或许一个环境生活就会变好,以为这就是所谓的“人挪活”。

其实,往往却是从零开始,毫无进展。

古人云:“一动不如一静。” 总是带着一颗浮躁的心,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换了多少种环境,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依然会一事无成。

唯有心安静了,才能把持自己,掌控未来,才能看到被这嘈杂的世界所蒙蔽的一切,才能在疫情期间找到自己的出路。

图片

静能养心,心静则慧生

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说过:“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逢大事,唯有心静,方能从容不迫。安天下的本事,从儿时培养;最顶级的定力,从静中得来。

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曾国藩在《主静箴》中形容为“后有毒蛇,前有猛虎”。军机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会吃败仗,这关系到将士乃至自己的身家性命。作为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在战事最艰难的时候,也免不了万般焦虑,六神无主。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都会到小楼上独自静坐一会儿,这个时候他早年开始修炼的静坐功课就发生作用了,他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昭德新编》中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水面在特别平静的时候,水面上的倒影才会清晰;而人心在特别安宁平静的状态下,自然拥有辨明是非,看破纷扰的智慧。

图片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

大自然用安静的不言,告诉我们什么是自重。

作家马德笔下安静的姿态则是一种美:蹲坐在云冈石窟里的慈祥大佛,敦煌壁画里衣袂飘举的飞天,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两片拱土而出的新芽,庭院里晒太阳的老人,柴扉前倚门含羞的女子。

人也要以安静的姿态,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活出一种美的姿态。


诸葛孔明聪明一生,智慧超人,留给儿子的一封书信上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说尽了安静的精神境界,方能造就博大的胸怀。

图片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能一辈子风调雨顺,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只有笑容,而无泪容。


只有在委屈中撑大胸怀,才能还内心一方宁静的净土,人生是需要静下来慢慢沉淀的。 


愿你“淡之喧嚣,坐拥宁静;舍之奢靡,但享温馨。”在安静中提高修养,在安静中积蓄力量,在安静中坦然豁达,修得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