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5月30日讯(刘亚珠)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事实上道家文化是中医的“根”,中医是道家文化的“干”。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作为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学说。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 直到后来,中医学和养生学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黄帝内经》中“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便是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因此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 因此现代的养生学、未病先防以及中医学都是源于道教的哲学思想和实践反馈才不断发展并前进的应用学科,现今不少的中医院内也会陈列八卦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