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淑:偶尔来点“微出轨”

 三味淑屋 2022-05-31 发布于北京

关注

这是三味淑屋原创文章

第916篇


生活处处皆学问,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并非无趣的事情就真的无趣,也并非有用的东西真的有用。

哈哈,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今天,咱们聊聊没用的废话。

01.
“有用VS无用”



接下来,如果你将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你可以去做和工作无关的事,你会去做什么?

是去翻阅一本很无聊的历史书,看一部纪录片,还是刷一下美剧,看一下综艺?

这个问题,留给你。

和你讲段身边的八卦。

前两天,因为疫情不能外出,孩子们只能在楼下玩。

边看着孩子们玩,边站在旁边听两位妈妈聊天。

A妈妈问:

“你们家孩子现在还出去上兴趣班吗?”

B妈妈答:

“必须的啊,双减很多培训机构没有了,但是下有对策嘛,我们悄悄找老师给补课,请家教,上网课。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可不能落下。”

A妈妈说:

“你真行,孩子累不累啊?”

B妈妈答:

“谁不累啊,但是现在她不学习有用的东西,将来竞争那么激烈,那怎么办?再说,她现在不多学,以后像咱们这么大年纪,那想学都学不了了。”

A妈妈若有所思,说:

“你真是够积极的,你们家孩子也愿意?”

B妈妈答:

“这由不得她,以后她会懂的。我就是想让她多学点,只要有用的就得多学。不要像我,书到用时方恨少,连写个总结,都得想半天。你们呢?”

A妈妈答:

“哈哈,我们呀,现在不能去学校上课,整天在家傻玩呗。”

……

做父母的你,不知你是否时刻在为孩子的将来操心?

是不是在为孩子提供支持时,也要考虑是否有用?

面对你自己的选择呢?

你是否也会考虑:我做这件事是不是对我有用?是不是能帮到我?

还是?

今天,我们身边很多人也都在说,要功利性读书,有用的书就多读,有用的人就链接,没用的社交不要浪费时间,等等。

我们似乎习惯了,做这件事,认识这个人,要用“有没有用”,“有没有价值”来衡量。

02.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讲个庄子的《人世间》里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石木匠带着徒弟们前往齐国,在路上看到了一棵非常高大的栎树,据说这棵树能够让千头牛在底下乘凉。

徒弟们看到这棵树以后,都纷纷跑过去,可这位石木匠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徒弟们不解,跑过来追问:“师傅,我们长这么大都还没见过这么高大的树,咱们可以把它砍下来啊,您怎么不看一眼?”

石木匠说:“用这棵树做的船会沉,做的家具会腐,做的棺材会烂……毫无用处,看它干嘛。”

到了晚上,大栎树给石木匠投了一个梦,说:

“你说的那些有用的树,都因为有用而被砍伐了。而我之所以能存活万年,恰恰正是因为我的无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我们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和四壁中间的空,房子才能够居住,才有用。

用来盛东西的器皿,周边围成一圈,中间空的,也正是有空的地方,才能盛得下东西,才有用。

03.
反观当下
来点“微出轨”



反观当下:

是不是我看这本书,我要用上,我才去看?

这个人对我的创业有帮助,我才去链接?

甚至是,这个孩子对我有用,我才养他?

如果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去看到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怪?

怪在哪里?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

我们所看到的的器皿,是有一定的容量的,是装500毫升的矿泉水瓶,你想要它装下1000毫升的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仅有的空间就这么多。

我们不要像器皿一样,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

1、会认为有用的才有用,没用的你学了就是浪费生命。

其实,看似无用的东西,恰恰是最本质的东西。

比如说读书这件事,其实让我们走得更远,能量更持续的,恰恰是那些文史哲在我们身上的沉淀。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理科班的学生总是比文科班的学生多。

后来在一次聚会,有位老同学开玩笑说,以前觉得你们文科生学这些文史哲没啥用,现在才发现,我们理科生搞科研,这头发是越来越少,而你们文科生呢,个个是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玩笑归玩笑,但是这位同学的玩笑话,让我感受到了那些当年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就像是补充我们身体的新鲜血液一样,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让我们始终保持好的积极的状态去应对人生。

行文至此,忽然觉得,有用的东西,就好像是那些术,我们学习,可以用起来。

而无用的东西,就好像是“道”,看着无形,但是却像是一束光,一直在指引我们前行。

2、给生活来点“微出轨”

你有没有体验过,长途旅行很累,如果这个时候你要停下来休息,你反而觉得更累。

而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去锻炼,这会让你的疲劳很快就消除。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想要健康瘦身,如果一下子一直吃素食,那么身体肯定会吃不消,偶尔你也要开荤,才能够让身体保持健康运行。

同样,在生活里,并未你的生活真的很无趣,哪怕只是一点一线。

记得有一次,闺女让我给她缝一件小裙子,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有使用过缝纫机了。而且,现在的缝纫机,不像以前小时候见过的那么大,还要用脚来蹬。

于是,小时候摸过的缝纫机技能,到如今即使N年过去了,用起来也游刃有余。

整个过程,还蛮有趣的。

不仅仅让自己感受到亲自动手做衣服的乐趣,也在这个过程中和闺女一起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裙子。

我想,如果当初自己没有那么好奇去动手做这些事情,可能在陪娃的过程中,就少了很多乐趣。

3、永远明了,认知永远有限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有限的空间只能得到有限的理解。

我们二十岁的时候所看见的事物的范畴就那么大,我们得到的理解和认知也就在二十岁的范畴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认知也会不断打开。

然而,你还是会发现,学海无涯,越学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越无知,越要好好学习。

所以,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哈哈,今天说这么多的废话,回到今天的“君子不器”、“微出轨”来。

我们既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受限,同时,也要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戒骄戒躁,不断提升和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学海无涯,有用和无用,都需要,并且,在时间的护城河里,好好修炼自己。

周国平曾说: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希望我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打破认知,不断看到更大的世界,同时,还能够享受这个过程中的美好,一起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祝你好运。

《敢比会更重要》

作者:符景淑

文章来源 | 三味淑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