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底部的几大特征,附过去20年7次历史大底原因

 耐心是金 2022-05-31 发布于广东

历史大底原因

1、过去20年,A股七次历史大底

过去20年里,包含所有A股的Wind全A指数呈现持续上行的趋势。其中,出现过多次大幅调整或者长时间调整。这种大幅调整后见底的点位,我们称之为“历史大底”。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前面一段时间跌幅超过20%,后面涨超过30%的拐点,称为历史大底。这种大级别的底部能够把握住,对于投资来说至关重要。从2021年12月12日高点开始算,到2022年3月15日,WIND全A指数跌幅已经达到19.2%,到3月16日盘中最低点,最大回撤为21.2%,接下来市场见底,可以算是历史大底。

是什么原因发生了历史大底呢,当哪些条件发生改变会发生后续的反转?

图片

从历史上看,2005年以来符合前面跌20%进入熊市,后反弹幅度超过30%的一共是七次,一共是七个反转级别大底(V-day)分别是2005年7月18日,2008年11月4日,2010年4月16日,2012年11月1日,2015年9月15日,2016年1月28日,2019年1月2日。如果能在这个位置大幅加大股票仓位,在未来半年收益率很高。

图片

2、A股大跌范式——流动性恶化+盈利趋势下行+外部冲击

历史级别的大跌和熊市几乎都出现在相似的环境之下,紧缩的流动性,不断下行的盈利以及外部或内生的金融风险。

图片

● 2004年四月开始下跌:

内因:2004年经济过热,收缩信贷政策,盈利增速下行

内因标志性事件:2004年4月25日,央行提准50BP,开启紧缩,此后盈利增速一路走低2004年四季度开始转为负增长

外因: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

外因标志性事件: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首次加息,2004年加息5次,2005年加息8次

● 2008年1月开始下跌:

内因:2007年经济过热,收紧货币政策,盈利增速下行

内因标志性事件:人民银行自2007年3月的开始,连续加息6次

外因:美国次贷危机

外因标志性事件:2008年3月16日贝尔斯登倒闭

● 2010年4月开始下跌:

内因:2010年一季度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盈利增速下行

内因标志性事件:2010年1月至5月,人民银行央行连续三次提准;

外因:欧洲债务危机爆发

欧债危机爆发标志性事件:希腊有85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将于2010年5月19日到期。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希腊债务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 2011年4月开始下跌:

内因:2011年通胀升温,货币政策连续紧缩,盈利增速下行

标志性事件:2010年10月开始,央行连续9次提准,5次加息

外因:欧债危机继续纵深演绎

● 2015年6月开始下跌:

内因:股票市场去杠杆,盈利增速下行

内因标志性事件:2015年6月12日,监管层要求券商对外部证券接口进行自查,重申各证券公司不得通过网上证券交易接口,为任何机构和个人场外配资活动、非法证券业务提供便利

外因: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引发资金流出

外因标志性事件:811汇改,汇率一次性大幅贬值

●2016年1月开始下跌:

内因:股票市场去杠杆,叠加交易机制,盈利增速下行

标志性事件:熔断制度开始实施

外因:外部流动性压力,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

标志性事件:美元指数突破100 

● 2018年1月开始下跌:

内因:金融去杠杆,盈利增速下行

外因: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期

标志性事件:2018年3月美联储继续加息

A股出现20%级别的大跌,基本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形成了双杀,同时往往伴随着海外风险事件或者外部流动性压力。否则,A股基本上还是很有韧性的。

国内流动性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时,我们都看到了超额流动性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社融增速加速下行转负的现象;盈利方面,过去七次大跌,无论起始点盈利如何,最终盈利增速都跌到了负增长。

● 本轮下跌

内因:经济预期转差,盈利增速下行

         内部流动性:央行宽松克制,国内资金流入放缓,绝对收益产品被迫降仓位

外因:外部流动性美联储货币政策偏紧,利率加速上行进入危险区域,俄乌战争地缘政            治降低风险偏好,外资加速流出

标志性事件: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争

底部特征

01、市场估值水平低

今年以来市场经过多次调整后,目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相对较低的位置。以沪深300为例,截至4月11日其PE-TTM为12.07,分别位于近两年的4.35%和近五年的25.08%分位水平,并与历史上历次底部最低点的市盈率水平相接近,目前其估值已经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了。(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4.11;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图表1:沪深300历次底部PE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各行业估值方面,根据中金公司统计,目前绝大部分行业的估值水平都调整到了中值下方,更有近七成的行业估值位于历史四分之一分位下方。

图表2:A股行业市盈率区间(06年至今)

图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截至2022.3.9(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2、出现大规模破净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熊市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破净股的出现,而破净股数量越多,市场或离见底就越近。截至2022年4月11日,全市共有350只破净股,数量已经超过了2008年和2013年熊市的破净股数量;目前破净股数量占比为7.33%,已经超过了2013年的破净股占比,虽然还未达到2008、2018年的比例,但在历史上看也属于相对比较高的比例了。

图表3:破净股数量和占比

图片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4.11(历史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