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与乌克兰造船业的深远影响

 宋子鑫xd47wiaf 2022-05-31 发布于山东

全盛时期的苏联造船工业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红色海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时的苏联高层认为红色海军的首要任务是协助苏联陆军平推欧洲做准备。必将在大洋要与美国海军进行远洋舰队决战。所以这一时期苏联造船工业集中于大型水面舰艇,比如基洛夫巡洋舰,基辅级直升机航母等,众多加盟共和国只有乌克兰和俄罗斯拥有成套的造船工业体系,可以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量。

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与乌克兰造船业的深远影响

强大的造船业是红色海军战斗力的保证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就是这个时代的苏联造船工业的一个缩影,其诞生于沙俄时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厂,它是苏联在黑海地区唯一能够独立设计建造大型水面的舰艇的造船厂。从1960年开始从该厂下水第一艘直升机航母莫斯科号开始,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就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造船装备得到了很大提升,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综合性船台系统,大型起重机,高架龙门吊,就在该船厂,当时该厂鼎盛时期,平均两年就会下水一艘不亚于万吨级的水面舰艇,像该厂一样的巨型企业在整个苏联就有18家左右,它们分别承担着着红色海军巡洋舰,驱逐舰,航母,核潜艇的设计制造。苏联这个时期的造船工业是红色海军决战大洋的底气所在。

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与乌克兰造船业的深远影响

当时苏联海军的巨舰如下饺子一样

不测风云

随着苏联在冷战时期无序的扩张,加上国内轻重工业的发展失调,苏联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整个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各加盟共和国已经开始出现分裂的端倪,乌克兰和俄罗斯境内的造船工业受到严重波及,已经舾装百分之六十七的瓦格良号航母被迫停工,乌里扬罗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也在开工不到两年内停止建造,最后随着苏联的轰然倒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造船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当时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设计师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动容的话。“完成它,我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我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可惜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与乌克兰造船业的深远影响

苏联的倒塌,带给造船工业的极度衰败

荣光不在

红色巨人的倒塌,带给俄罗斯与乌克兰造船工业毁灭性的打击,两国巨大的造船工业的体量远远超出了两国的实际需求,由此大量熟练的设计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相序失业,而且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属于苏联加盟共和国,西方世界始终不信任,两国的船厂不可能获得订单,加速了乌克兰和俄罗斯船厂的衰落。前文说到的在俄乌境内的18个造船厂,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始为了生计而流失。这种情况在乌克兰尤为严重,整个国家的造船工业萎缩了百分之九十,乌克兰彻底失去了研制大型舰船的各种配套设施的相关经验。到目前为止,只能生产一些小型内河炮艇,最为可悲的是炮艇的发动机都需要靠进口西方产品。

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与乌克兰造船业的深远影响

乌克兰的内河艇队

再说俄罗斯这边,由于北极熊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工业,再加上国土面积巨大,比起乌克兰,还是有自己的底气,虽然造船业也是退化严重,但是俄罗斯政府的有志之士,还是为斯拉夫民族保留了火种,整个工业体系在严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勉强保存。毕竟俄海军还是有庞大的舰队需要修修补补的。再到后来并入了克里米亚的造船厂,使得俄罗斯造船业有了一定的底气。但是苏联时期的影响依旧存在,苏联大型水面舰艇的制造,重点在乌克兰,俄罗斯缺少建造巡洋舰,维修航母的相关经验和资料。如俄军的库兹涅佐夫航母的维修工作一拖再拖,近年来,俄军几乎没有下水一艘大型水面舰艇,不得不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上俄罗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的造船工业根本没有提升的机会。这些都免不了让人唏嘘不已。

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与乌克兰造船业的深远影响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能不能走下船台到现在都是个未知的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