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琉璃厂故事196|厂甸与和平门

 古稀老人赵 2022-05-31 发布于北京

夏和顺

1917年,钱能训任北洋政府内务部长,倡议在琉璃窑厂前面空地建海王村公园(以此地元时为海王村),园内叠石作山,种植杨柳、月季、刺梅等,又高搭席棚,设置茶座,使逛庙会买书购物者可在此憩息玩耍。次年,徐世昌任北洋政府总统,钱能训担任总理,他的这一方案得以实施。

文章图片1

△《燕京岁时记》书影

海王村公园建成后,又修筑南新华街,使厂甸成为琉璃厂中心。所谓厂甸,即指琉璃厂中间部分。也常作琉璃厂代称,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在正阳门外二里许,古曰海王村,即今工部之琉璃厂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现存城楼、箭楼,是北京老城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明清时期,北京有20座城门,琉璃厂在城外,进城须向东绕道正阳门,或向西绕道宣武门。直到民国十六年,增辟和平门,使南新华街与北新华街接通,琉璃厂才真正四通八达,实现与内城最便捷交通。

文章图片2

△南新华街厂甸旧景

严格说来,和平门不能算城门,只是在城墙上打开了一个通道,算是豁口。南北新华街明清时期为排水沟渠,民国二年改为暗沟。1914年,北京成立京都市政公所,提出的城市改造扩建计划中,就有以南城门化石桥为起点修筑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北与总统府(中南海)相连,南可直达厂甸、虎坊桥,以方便城市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1918年,南、北新华街基本竣工,但化石桥处南城墙门仍未打通。因为正阳门一带商家怕影响自己生意,散布舆论表示反对。两年后,陈独秀撰写《北京十大特色》批评北京,其“十大特色”,第一“不是戒严时代,满街巡警背着枪威吓市民”,第二便是“一条很好的新华街的马路,修到城根便止住了”。

1924年底冯玉祥进京驱逐溥仪出宫,京畿警备司令兼北京市政督办鹿钟麟雷厉风行,调动部队拆墙,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化石桥南城墙处挖开一个豁口。1926年初,京都市政公所重启和平门工程,由京汉铁路局负责设计并落实经费,工程至年底竣工,在原先打开的豁口上建成两个对称拱券形门洞,每券高13米、宽10米,还装有红漆铁门,并在护城河上建成混凝土桥。

文章图片3

△和平门严格意义上不算城门

1927年,和平门举行落成典礼,此门原称新华门,但为区别中南海新华门,取“中正和平”之义,遂命名为和平门。开辟和平门,使南、北新华街连为一体,为京城西侧增添一条与中轴线大体平行的南北向通道。当时北伐战争势焰日炽,京城经济萧条。市政当局为繁荣计,于阳历新年与旧历新春连续在厂甸举办庙会。据张涵锐《琉璃厂沿革考》描述,阳历年集市不甚热闹,摊贩也不多。“至旧历春节会期,自正月朔至月望,由和平门外西河以南,南新华街北口,往南直至沙土园口,摊贩纷集,游人接踵,琉璃厂中间一部分,俗称厂甸者,更形拥挤,游者也胥称逛厂甸也。”

1958年5月,和平门门洞被拆除。1960年代,和平门东西城墙被拆除,如今和平门地名仍存。

审读:喻方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