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和平门

 北京的骑士 2023-04-25 发布于北京

明清遗留的老北京城,本由平面呈“凸”字形的内、外两城所组成,开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除正阳门城楼、箭楼及德胜门箭楼尚存,其他城门均不复存在,只是保留了原城门的名称作为地名标志。但在这16个老城门之外,还多出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这三个听起来也像是城门名称的地名混杂其间。这三处地方以前有过城门吗? 旧北京内城有9个城门,外城有7个城门,和平门却不在此之数。和平门位于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但在80年前,却根本没有和平门这个城门。

Image
1926年,在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拆开一个豁口,成为日后的和平门

Image1926年,正在建设的和平门(北面)

Image
1926年,正在建设的和平门(南面

Image
1926年,正在建设的和平门(北面

Image
1926年,正在建设的和平门(南面

民国初年,城南的热闹是内城无法比拟的。不过原来人们要想走北新华街到南新华街的厂甸去逛庙会,必须要饶道宣武门,交通上不是那么便利。于是1913年,有人便提出在宣武门与正阳门之间开个门洞以便出行。当时的总统袁世凯同意了此项提议,却遭到前门外商人们的极力反对。理由是如果开辟新门,进出正阳门的人就会减少,人少了生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于是他们找来了风水先生,妄称开城门就泄了王气,对袁世凯不利。袁世凯一听,便立刻将此事搁置下来。 

1925年冯玉祥的军队进驻了北京城,那项被搁置了12年的提议终于付诸执行。

1926年在宣武门与正阳门之间开辟了两个券门式的门洞,命名为“和平门”,有冀望京城和平的意思。和平门连通了南北新华街,原本冷清的北新华街以下子热闹了起来。 

Image
1926年 即将竣工的和平门

Image
1926年 竣工的和平门

和平门无楼,但此处的墙体略高略厚,像城台状,并列开了两个券洞。券洞高13米,宽10米,有红漆铁门,券门之上是平顶墙,比左右的城墙高2米左右。1927年起用,最处称“新华门”。1927年北伐成功后,政府以“中正和平”之意,改名为“和平门”,以区别中南海宝月楼下所开之“新华门”。1958年拆掉了券门,改为了倒“八”字形的城墙豁口。

Image
1956年 和平门北

到了1960年代修地铁时候,连城墙也拆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