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系列Ⅲ】 曾国藩的一生主要成就有哪些

 小播读书 2022-05-31 发布于广东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曾国藩。前面我们介绍了曾国藩带领湘军征战太平军十年,以胜利告终,曾国藩虽然攻克了太平军的首都,太平天国已经被镇压了,但由残党成立的捻[niǎn]军,却在黄淮地区势力逐渐壮大。朝廷随即就任命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征捻。可这一次,曾国藩是没有把握的。一来自己对捻军并不熟悉,二来手头的兵已经都解散了,三来这次要合作的都是满洲贵族权臣,他估计很难合作。

01

经验规律无法导出理论规律

果不其然,曾国藩这次面对的是骑兵,于是曾国藩调用了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则负责在后方筹饷,不过李鸿章不但没有尽力筹饷,还事事干预。曾国藩奉命剿捻军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不仅没有显著成效,还使得捻军势力更加强大了。朝廷里面对曾国藩不满的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终于曾国藩在一片弹劾声中,回任两江总督,转头在后方支持李鸿章去剿捻军。

可回任之后的曾国藩,开始搞起了民族工业,全心投入到了上海铁厂的运作中去。曾国藩认为“弱国无外交”,在见证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清楚意识到,虽然之前镇压太平天国不需要购买洋炮轮船,但当时的洋炮轮船只有英国法国才有,曾国藩认为,我们需要有这些先进的军事设备,才不会让外国瞧不起。

其实早在攻克安庆的时候,曾国藩就掌握了长江下游各省,自然也有了购买或者制造轮船的条件。1862年,曾国藩用5万5千金购买了一艘外洋火轮,后来又买了几艘洋船。曾国藩买船的目的,就是为了造船,后来还成立了安庆军械所,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先河。

虽然之后,左宗棠和李鸿章也很积极响应洋务运动,但论起始时间还是曾国藩最先发起,后来李鸿章和左宗棠后来也仿效曾国藩。在当时清政府的满朝文武中,曾国藩追求新的武器装备是最为迫切的,也是最有积极性的。他除了派人到国外留学学习,曾国藩还不忘时时告诫身边人,一定要抓紧时间制造轮船,一定要加强中国的军事实力,曾国藩可谓是我国现代工业试办的先行者。就连在他离世之前不久,身体每况日下的时候,曾国藩还是带着他的心腹幕僚们,登上了“威靖号”的轮船进行巡视。还非常关切地询问轮船马力多少,能载多少货物等等。并且曾国藩还想办一个学校,他认为一个国家要中兴,要自强,肯定是需要许多人才的,而人才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有地方培养。

02

“天津教案”的前因后果

最后,我们来聊聊,曾国藩晚年的一个重大事件“天津教案”的前因后果。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之后,中国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西方列强开始在我国设置天主教堂,传播教义。骄傲自大的洋人仗着自己在中国的特权,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偏袒教民,这使得中国百姓和教堂之间的仇恨极深。

在当时天津望海楼一带的15亩地租给了法国,法国在这里建立了天主教。因为强占了许多农民的土地,和当地人结怨不少。1870年,百姓们得知被这个天主教下设立的仁慈堂收养的三四十个孩子全死了,据说还是被教会残忍杀害的。

愤怒的村民们,就把帮着洋人拐卖儿童的人贩子武兰珍,扭送到了衙门。但天津知县看完呈上来的状纸之后,感觉案件很棘手,于是向知府汇报了这个案子。他自己也知道,这案子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县就能搞得定的。

很快,天津知府和知县赶到天主教堂,说明来意后并向法国传教士要求要搜查教堂内部。很可惜,他们在教堂里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时候,准备退回衙门的官员,却被外面涌过来的百姓堵住了,而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也闻风赶来,在争端之下,他们一枪把知县的随从打死了。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一幕就更愤怒了,他们冲上前去把丰大业和他的秘书打死。然后民众趁着怒火,一把火把教堂给烧了,还把法国领事署、英国讲书堂、美国讲书堂里面的20多个洋人一起打死了,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天津教案”。

03

曾国藩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廷里面,接着,所有驻天津的外国领事馆联名向清政府抗议,如果不按要求处理好,他们就要把天津化为焦土。朝廷立刻派曾国藩前往天津处理此案,这样曾国藩很是无奈。一来他年事已高,二来他深知与洋人交涉困难,稍有不慎就会让自己身败名裂。但曾国藩不好抗旨,只能前往天津办案,出发前还给自己的两位儿子写了一封类似遗嘱的信。

到达天津的曾国藩很快查明了案情,这与之前知府给的结论一致。但法国政府代表在与曾国藩会晤中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赔修教堂;二,安葬丰大业等死难者;三,惩治地方官;四,查办杀人凶手。曾国藩回去后,和协助办案官员,商量应该如何处理。他们一致认为,天津暴动,主要原因还是百姓发泄了不满情绪,引发了血案。但弱国无外交,法国政府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如果全部答应下来,曾国藩恐怕就要落下“卖国贼”的骂名,而且朝廷的”清流派“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很快,曾国藩就列出了关于”天津教案“事件爆发的起因,以及天津百姓对洋人的误解,还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基本与法国政府给出的要求差不多。但为了推卸责任,太后和皇上在朝廷只发布了他的处理措施,保留了曾国藩交代事件的背景。因为太后和皇上心里清楚,这样的处理方法虽然是逼不得已的,但文武百官肯定有异议,洋人也不会就此罢休。为了不让自己的声誉受损,就只能让曾国藩背黑锅了。

曾国藩知道,既然已经开始背锅了,不如早点把后续的事情处理干净,争取早日结案。抓捕一些没有实证的罪犯,将知县知府革职充军,赔偿白银,还亲自上门谢罪。做完这些事的曾国藩病情更加加重了,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地方官员,更对不起天津的百姓。古人一向主张功成身退,凡事见好就收。这时候的曾国藩非常懊悔,自己早该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就急流勇退,落下一个“剿捻无功”的名声,处理”天津教案“还把自己几十年的声誉都毁了。

果不其然,”天津教案“之后,北京、天津的官员、学子和百姓掀起了怨曾反曾浪潮,其他各地但凡有曾国藩题字的牌匾、楹[yíng]联也都全部捣毁或者刮掉,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骂曾国藩是”卖国贼“和”洋人走狗“。

曾国藩的内心是充满悔恨的,但当时国力衰弱,弱国无外交,如果自不量力采取强硬态度,后果可想而知。不敢违抗清廷的指示,也没有能力和法国政府谈条件,最终自己甘愿受辱,这对他、对朝廷、对历史来说都是一个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正是当时时代的悲剧。

04

曾国藩一生的成就

天津教案之后,1870年曾国藩被调离天津,回任两江总督,此后曾国藩还积极推动洋务运动,督促派学生海外留学,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等等。1872年,晚清一代名臣病逝于南京,被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曾国藩一生跌宕起伏,从平民到晚清名臣,从几乎白手起家,到建立了湘军,十年征镇压了天平天国,他也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之一,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晚年没能成功剿灭捻军,并且有天津教案被污名化,但显然这并不影响曾国藩一生的功绩,并成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就连青年时期的毛主席都曾是曾国藩的“粉丝”,他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对曾国藩也很是佩服。

当然,曾国藩被人追捧和受人尊敬,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功业和事迹,还有他的精神和品德,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