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中国:大杂院包裹的安徽会馆,终于要有出头之日(图)

 新用户8926AVU2 2022-06-01 发布于北京

题记:安徽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后孙公园胡同号、25号和27号。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清康熙年间,洪升创作的《长生殿》曾在这里的大戏楼演出,是京剧发祥地的文物见证。孙承泽之后又有许多知名人士曾在此居住,李鸿章兄弟于同治十年(1871年)在此创建安徽会馆,誉为“京师第一会馆”。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

安徽会馆,被大杂院包围着

文章图片2

从这里可以看到大戏楼的顶部

文章图片3

后孙公园27号

文章图片4

门前的门墩儿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西邻泉郡会馆燃放鞭炮失火,安徽会馆大部分馆舍均毁于火中,同年八月重修后规模更为宏大。会馆总占地约9000平方米,分中、东、西三路庭院,每路皆为四进。大门位于中路前端,面阔5间。正房文聚堂内悬挂书有皖籍中试者姓名的匾额。

文章图片8

四处破破烂烂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大戏楼

文章图片17

大戏楼的双拱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私搭乱建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腾退工作正在收尾

文章图片25

套院中有祭祀朱熹及历代名臣的神楼,戏楼系旧京四大会馆戏楼之一。东路为乡贤祠,有思敬堂、奎光阁等建筑。西路为接待用房。北部原有花园,面积1300余平方米,有假山、亭阁、池塘和小桥等,现仅存一座碧玲珑馆。

文章图片26

安徽会馆已经开始整治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外墙装饰了一些砖雕

文章图片30

安徽会馆的大门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27号老门

文章图片34

这些砖雕感觉有点画蛇添足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有一些简介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整修过的大戏楼

文章图片52

大戏楼北侧

文章图片53

神楼南侧

文章图片54

以下是几张效果图,安徽会馆打算恢复的样子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文章图片57

整体效果图

文章图片58

整体现状

文章图片59

中路已经基本整修完毕

文章图片60

安徽会馆长期以来一直被大杂院包围。1984年,安徽会馆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由原宣武区政府出资对会馆戏台进行修缮,至此除戏台外的会馆馆舍仍为民居。目前安徽会馆的腾退正接近尾声,会馆还原指日可待。

文章图片61

几幅老照片

文章图片62
文章图片63
文章图片64
文章图片65
文章图片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