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科书为何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话?最后一句到底有何深意?

 西域匠人 2022-06-01 发布于四川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语言和文字不论在什么时代,都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而这也是文学作品存在的最大意义。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典籍浩如烟海,有的晦涩难通,有的通俗易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值得一探究竟,对于学生来说,读什么,怎么读,都是需要引导的。

文章图片1

所以,被选入教科书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精品,都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但是,再完美的作品也偶有瑕疵,审核人员在选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做出相应的删减

比如,林嗣环的《口技》中,原文为:

妇人惊觉欠身,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 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染,床又从中嘎嘎,既而儿醒,大啼。

被收入教科书后,被删减为:

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文章图片2

做出这样的删减,主要是考虑到其中一些少儿不宜的词句对青少年来说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内容是作者写文之初为了吸人眼球而作,不适合出现在教科书中。

然而,有些作品即使没有任何少儿不宜的内容,在被选入教科书时审核人员也会做出相应的删减,比如欧阳修的《卖油翁》就被删掉了最后一句

那么,《卖油翁》中的最后一句到底是什么,它有何深意?为什么会被删掉呢?


《卖油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最后一句到底是什么?

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继承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更开创了一代文风。

文章图片3

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遭群臣恶语中伤,自请外任,在亳州写下了《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其中,《卖油翁》被选入七年级语文教材。

文章图片4

这篇小短文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陈尧咨,另一个是卖油的老翁。

陈尧咨是一个文状元,但拥有百步穿杨的本事,骑射本领一绝,称得上是文武全才。

在重文轻武的时代,恰巧又遇上了北部的外族入侵,文武双全的人自然深受重用,久而久之,难免生出骄傲自大的性子。

文章图片5

有一回,陈尧咨在家里的园子练习射箭,一位卖油的老翁恰巧经过,看见陈尧咨后便放下担子驻足观看。

陈尧咨一看有观众捧场,瞬时意气风发,射出十箭中了八九箭,本以为会得到看客的夸赞时,没想到老翁却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陈尧咨不乐意了,以为老翁也是个骑射高手,所以看不起自己,便问道:你难道也懂得射箭?难道是我的箭术不精湛吗?

文章图片6

老翁回道:没什么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完气急了,质问老翁如何敢轻视自己的骑技术!

老翁却说:凭我倒油的手法,就能够知道了。随后作出了一番演示。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不论陈尧咨还是卖油的老翁,他们的技艺都是经过日复一日的辛苦练习而成的,用今天的话术,就是“肌肉记忆”。

文章图片7

可以看到,教科书中的最后一句是“康肃笑而遣之”,这个康肃指的就是陈尧咨。

然而,在原版中,在“康肃笑而遣之”之后还有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这句话其实无伤大雅,也没有任何少儿不宜的内容,反而还引经据典,为什么在教材中会被删掉呢?

文章图片8

教科书为何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话?

被删掉的这句话用白话可译为“这件事和庄子说的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有什么区别呢?”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少儿不宜的内容,还用到了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

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庖丁作为一个屠夫,因为经常杀牛,所以对牛的身体构造非常熟悉,宰牛的时候自然得心应手,道具也没有损坏,论述的也是反复实践、掌握规律后,孰能生巧的道理。

文章图片9

轮扁斫轮大家可能会有些陌生,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轮扁的人擅长用刀斧砍木头造车轮,有一天,他找到齐桓公汇报工作,恰巧看到齐桓公在看书,便说道:您看这种作者死了好多年的书有什么用?

爱看书的齐桓公一听不高兴了,马上回道:你说读书没用,那你就要说出个理由来,你说不出来我就要罚你了!

文章图片10

轮扁大胆说道:就像我,我读了那些教人做车轮的书,但是不去实践练习,根本就做不出来;同样地,就算我以后写书叫别人造车轮,别人亲手不实践也是做不出来的。

从大意上来看,庖丁解牛尚能符合孰能生巧的立意,但其中还包含了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蛮干的道理

文章图片11

轮扁斫轮就更加不同了,它主要讲的是理论与实践之间转换的关系,而且轮扁驳斥齐桓公的说法有些接近于“读书无用论”,这与教育的本质大相径庭。

所以,这两个典故用与《卖油翁》的主旨和立意是不一样的,略微有些画蛇添足的意味,容易引起歧义

在前半部分已经能够说明清楚的情况下,最后一句删除掉不仅不无伤大雅,反而使中心思想更为凝练。

再者,以中学生的思维来看,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人的因素几乎被忽略,会被归到唯心主义的行列中;

文章图片12

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接受的教育往往主要来源于书籍、老师和家庭,这样的内容显然是不适合出现在教科书里的。

所以,最后这句话被删掉也是正常的。

你认为结尾的这句话有没有删减的必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