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盛:大宗商品是对冲宏观风险的不二之选

 润城壹号 2022-06-01 发布于广东

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原油价格创10年来最长连涨月纪录,因石油库存疲软,且此前欧盟敲定了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部分禁令,进一步导致油价攀升。

周二,高盛再次发声“力挺”大宗商品,称其在对冲宏观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弗里·柯里(Jeffrey Currie)的团队解释道,随着各国央行为控制通胀而收紧货币政策,几乎没有可以对冲宏观风险的其他选择。股票走势现在与通胀预期呈负相关,这表明投资者更加担心股票和估值面临的风险。柯里说:

“由于各国央行吸收流动性的速度快于经济产生新产能的速度,因此金融资产的表现将继续逊于大宗商品等实物资产。”

高盛对此深信不疑,其投资组合策略团队仅对下一季度的大宗商品和现金保持增持建议。

柯里说:

“事实上,在主要风险资产中,大宗商品是唯一的价值来源,尽管疫情封锁、制造业放缓和利率上升带来了明显的阻力。”

他补充说,大宗商品交易也并不是“十分拥挤”。据其估计,自2021年11月以来,随着投资者在俄乌冲突后获利了结,流入指数基金的净流入已经趋于平缓。

此外,投资者的囤积行为会使价格走高。高盛指出,例如,从4月初到5月中旬,大宗商品基本面陷入衰退,但价格却保持坚挺。

柯里及其团队表示:

“正如我们在2006年的汽油市场上曾看到的那样,当投资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稀缺和价格波动之后,从炼油厂到制造商的市场参与者开始囤积备用库存,以对冲未来的稀缺性。”

他补充道,尽管库存增加,但随着需求复苏,消费者继续转向更高的旅行和休闲支出,这导致原油出现逆价差,并预示着下一轮价格的走高。

柯里指出,这种情况现在在大宗商品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俄乌冲突促使政策制定者和上游制造商试图建立更厚实、更有弹性的供应链,以及从大豆到原油的所有商品的预防性库存。

高盛将大宗商品缺乏大量资金流入归咎于投资者对整体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但他们表示,即使宏观经济形势疲软令投资者感到困惑,许多大宗商品的稀缺状况并没有消失。

柯里表示:

“尽管当前混乱的宏观风险比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直接风险更加具有双面性,但在我们看来,现在不是改变对大宗商品预期的时候。由于能源行业和农产品行业的库存和闲置产能仍然很低,任何对供应的小幅冲击都将继续对价格产生巨大影响。正如我们之前经常展示的那样,大宗商品是应对意外通胀唯一的稳定对冲工具。”

因此,高盛认为,即使是少量的大宗商品配置也会对投资组合在意外通胀时期的表现产生重大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