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一个出诗人也出美女的地方。竹外桃花,香溪清澈。年方二八的王昭君,带着山野气息,怀着憧憬,辞别父母,从大山中走出来,走进了长安,走进了紫禁城。她有着绝世的美丽,但她缺少心机,这方面远比后世绝色美女武则天逊色。武则天被招入宫离家之时,对其母亲说“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人家就是站得高看得远,美丽的少女竟有着勃勃的野心。 王昭君如同空谷幽兰,正值妙龄,思春若渴,愿得近帝王之侧,每闻长乐宫中之钟鼓而发悠思,感暗夜之未央而泪下。“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西京杂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由于画工毛延寿的卑劣行径,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异域。 或作后宫白发女,或为胡地贵阏氏——这是两难的选择。 异域胡邦,胡风浩浩,冰霜凛凛,腥膻遍地。蔡文姬说: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谁能相信昭君是为大汉的千秋大业“自愿和番,以息刀兵”?当时她的内心一定是在作困兽之斗,后宫佳丽三千人,想得到皇帝宠幸绝非易事。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韶华易逝,红颜易老。“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唐·崔涯《解昭君怨》)。 人老珠黄,白发宫女……想到此,昭君悲从中来,咬牙跺脚,请求出嫁匈奴。的确是自愿请行,但初衷没有那么崇高。 ![]() 美丽的香溪 一个美若天仙的汉宫女子主动要求嫁给胡人,到胡地去生活,这是何等气魄!何等胆识! 从长安到漠北,茫茫戈壁,千山万水。 我在飞机上看连绵不断的灰黄色的山,几乎没有树木;我坐火车穿越60多个隧道,昭君行路之艰难可想而知。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李白) 住穹庐,披毡裘,饮奶酪,作马背上的王妃,喜忧荣辱,只有她自己知道。“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夜深人静时,昭君一定难以成眠,只能借琵琶诉衷肠,哀怨缠绵,思念秭归年迈的父母,思念浣纱清澈的香溪…… 快乐的生活是短暂的,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与他生下一子,取名伊图智伢师,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 ![]() 昭君故里 从胡俗就是依匈奴收继婚制,再嫁呼韩邪长子,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子蒸其母”,奇耻大辱,多年来习惯了汉家习俗的昭君,对于这样野蛮的做法如何接受?但是,她没有别的选择。 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她先后生了两个女儿。没想到聪明伶俐,十分可爱的儿子伊图智伢师竟遭遇毒手,复株累单于打算让自己的儿子接班,为了永绝后患,痛下狠手,斩草除根。 《南匈奴列传》记载:“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图智伢师,以次当位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智伢师。” 至亲骨肉算什么?权力之重不能用世俗道德去衡量,人类社会也实行丛林法则。 狮群每逢王者兴替,新狮王肆无忌惮地霸占所有母狮的交配权,把那些欢蹦乱跳的小狮子活活咬死。 十一年后,复株累单于也去世了,此时的王昭君不过三十二三岁,一代佳人,风华正茂。翻遍史书,不知昭君女士终老何处?弥留之际,她一定会想,红颜薄命,上天为什么对弱女子如此刻薄?双泪长流,死不瞑目。 昭君身后诗歌、戏曲两千年吟唱不绝,悲伤她,怜悯她,赞美她,但又有何用?香消玉殒,伊人何在? 个人的不幸换来了国家的安稳。昭君出塞使历史上的冤家对头成了翁婿关系,于是边疆数十年没有战事,和谐兴旺、和平安定。唐人张仲素在《王昭君》一诗中描绘的:“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若以客观的结果论,王昭君的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两千年后,名垂青史的她还能每年能为呼和浩特和秭归赚得上千万的旅游收入! 王昭君是大山的少女,但更是草原的女儿。我想到了草原那辽远的蓝天,那纯洁的白云,那坚韧的胡杨…… 汉家皇帝失去了一位沉鱼落雁的美女,而多了一个御边守塞忠心耿耿的属国。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王昭君在匈奴期间,参与政事,取汉室之优,补匈奴之短。管理草原,植树栽花,育桑种麻,繁殖六畜,并向匈奴女子传授女红,她深受匈奴人民的爱戴。内蒙古二十几座昭君墓说明了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分量。摘录敦煌变文一段“单于哭昭君”的原作就知道草原人是如何以歌当哭了: 昭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三边走马传胡命,万里飞书奏汉王。 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着庶人裳。 昔日同眠夜即短,如今独寝觉天长。何期远远离京兆,不意冥冥卧朔方…… 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是她墓碑上的文字。 青冢后面的碑林中的诗歌多是赞美昭君的,歌颂她以自己纤弱之躯、刚毅之魂,铺架起民族和睦的彩虹桥。 敕勒川上的青冢,仿佛历史长河中长满青苔的巨石,永远地伫立在我的心灵深处。 天苍苍,野茫茫,一座青冢,无限思念。 ![]() 青冢墓顶石碑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