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草”先行稳实体 银行信贷投放“保重点优结构”特征明显

 环球美途旅游 2022-06-01 发布于广东

  

自5月以来,一系列稳定增长的措施被大量推出,包括许多提到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

许多银行已采取积极行动部署和实施监管要求。同时,机构在调查上市银行时也特别关注授信。据记者不完全回顾,5月份至少有14家上市银行接待机构进行了调研,共41次。其中,银行授信计划是机构“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告诉《证券日报》,宏观经济将迎来复苏和反弹的过程,信贷需求也将得到释放。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信贷约占上市银行总资产的50%,是主要利润来源。因此,在当前时间节点,银行能否抓住机遇,有效扩大信贷供给,抢占市场份额,已成为判断其业绩走势的重要观察点。

强化稳增长措施,保持银行信贷“重点优结构”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提出“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延长贷款期限”;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愿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国家银行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信贷增长缓慢地区和疫情严重地区及行业”;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每天召开两次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

“部队和马匹没有移动,粮食和草已经领先。考虑到信贷放松与经济增长势头的趋势复苏之间往往存在一到两个季度的时差,目前迫切需要增加信贷。”王青说。

银行授信是为了自身在微观层面上的运作,也是为了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机构关注银行信贷问题,也可以了解市场指标和当前经济状况。

从多家银行的回复中可以发现,它们的信贷供给呈现出“优先和优先”的结构特征。例如,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表示,该行今年授信的总体思路是在保持一定规模增长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贵阳银行表示,将“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优化资本投资结构,同时增加融资总量”。

在信贷发放结构方面,几家银行表示将重点关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民营企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

对此,王庆分析认为,一方面,这些领域大多得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银行可以获得成本较低的资金;另一方面,这些领域的贷款需求强劲,这有助于在短期内推动银行的整体信贷增量。预计下一步将侧重于提振总体需求和稳定经济市场。监管机构还将引导银行适度增加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供应。这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尽快复苏,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月份,新贷款规模预计将大幅增加。银行需要深入挖掘对有效贷款的需求

据记者采访的专家介绍,疫情影响缓解后,前期抑制的贷款需求将有一个释放过程。此外,目前的政策正在加大力度促进银行扩大信贷,预计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将反弹。

“预计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将比4月份大幅增加,从而扭转4月份新增贷款疲软的局面。”王庆预测,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推进,预计未来几个月贷款同比增长将继续,并将带动各类贷款余额的增长经历一个由降到升的过程,从而为下半年经济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5月31日,5月份PMI数据发布,制造业整体繁荣水平提升。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斌告诉《证券日报》,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进展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经济开始反弹,供需双方都有所改善。预计后续信贷增速和社会金融增速将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这将对下一阶段稳定宏观经济市场,确保经济在合理时期内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而言,银行应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群体的信贷支持。”文斌进一步表示。

王青认为,就商业银行而言,它们在小微贷款等关键领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后期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在特定行业和地区实施差异化竞争,深度挖掘有效贷款需求。同时,在当前的特殊时期,商业银行应增强对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势的前瞻性和敏感性,不仅要跟上政策步伐,扩大信贷,还要有效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