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朋友聊天,三句不离一个“吃”字,要么是约好了一起去新开的餐厅吃饭,要么就交流怎么做好吃的“大肉”,聊天记录里几乎全是关于吃的。吃,虽然能带给我们幸福感,促进情感交流,但是同时也带来很多疾病。 11种肿瘤和“吃”有关以前我们说癌从口入,大家总会觉得有点夸张,难道什么都不吃就不会生病了吗?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更确凿的证据。 《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860项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得出结论,饮食是癌症的帮凶,和11种肿瘤的风险有关,它带来了20%-25%的癌症负担。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喝酒、吃咸菜、加工肉、槟榔、油炸烧烤等,这些都会通过嘴巴吃进去,而这些食物中有的是明确致癌物,有的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吃多了会给身体带来多种风险。 就拿饮酒这一项来说,已经明确了它和7种癌症存在正相关风险。更何况很多人不仅有喝酒这一个毛病,还长期高钠饮食,爱嚼槟榔。 ![]() 管住嘴巴,40%的肿瘤可以预防很多人觉得患癌是自己命不好,没有长寿基因,但是从来没有从自身找过原因,但其实癌症和个人的饮食密切相关。国家癌症中心从多个角度分析了23种癌症,结果发现其中40%的肿瘤本不该有,也就是说,这些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能管得住自己的嘴巴,患癌风险下降一半。 5种“美食”,能不吃就不吃反复油炸、长期熏制的食物 很多人都爱吃这两类食物,又脆又香,还很下饭,可以当零食吃,但是这类食物可能产生大量致癌物。烹饪的食物温度越高,产生的致癌物威力越大,尤其是反复使用的油,有害物质更多。还有熏制的食物也不能多吃,在熏制的过程中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再加上烟雾本来就不干净,吃了对身体没有益处。 ![]() 大量食盐腌制的蔬菜、肉类 这类食物在生活中也很多见,有的人自己跟着视频腌制,但是没有掌握好时间,又或者罐子没有清洗干净,结果吃了拉肚子、呕吐,更有甚者住院治疗。而成品咸菜中可能含有更多的盐,不管是菜还是肉,还是吃新鲜的比较好。 没有放凉的食物和茶饮 在食管癌高发的地区,当地人大多有吃烫食的习惯,没有放凉就开始吃,就算一边吃一边吹,温度也很高,会烫伤口腔。还有用热水泡茶、泡咖啡的时候也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黏膜长期被高温灼伤,有可能会异常增生。 ![]() 过了保质期已经长霉斑、霉点的食物 有的食物发霉了但是看不出来,可是明显过了保质期了,这种食物最好不要吃,不要光看表面有没有坏。淀粉类、谷类、果蔬,这几类食物变质了一般会有霉斑、霉点,这就是在告诉大家它已经滋生了黄曲霉素,不要再吃,对肝脏的影响很大。 一亿多人都爱喝的酒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数据,我国有一亿多人过度饮酒,柳叶刀的研究显示,中国每年有74万人饮酒患癌,而且饮酒还会短寿,增加脑出血、心脏病的风险,能不喝最好不要喝。但是很多人说戒酒太难了,自己总是忍不住,其实是心瘾太重,身边总有人劝酒,远离饮酒环境、提高自制力,或许就不难了。 ![]() 科学防癌,建立良好的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 想远离癌症,饮食中的脂肪要减少,因为脂肪对血管有害,还会损伤肠道。相应地,应该增加蛋白质的比例,如果蛋白质不足了,抵抗力下降,同样会使患癌的风险增高,平时应注意补充蛋奶肉类食物,保证蛋白质充足。 天然的食物比加工类食物更健康 果蔬、粮食、家禽、水产被污染的可能性比较小,吃起来相对安全,它们本来是优质的食物,关键在于人们的加工方式。如果用添加剂、油盐糖过度烹饪食物,不仅会使营养减少,还会诱发基因突变,增加患病的风险。而且调味料和添加剂对器官的刺激比较大,长期食用对健康没有好处。 ![]() 多在家里吃,少在外面吃 在外面吃很方便,不用动手做和洗刷,但是也要付出代价,那就是金钱和健康。外面的食物用料是否新鲜,食用油是否每天更换,有没有超量使用添加剂,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只觉得这些食物好吃、有滋有味,可是从健康角度来看,它会带来肥胖风险,对肠道和心血管都有损害,还是在家里自己烹饪比较健康。 可能有人会说,难道就没有什么食物能防癌吗?真的没有,网上流传的榜单大多是假的,不过可以合理摄入,它们虽然没有防癌的效果,但是很健康,每天多吃一些品种,荤素合理搭配,也可减少癌症风险。总之,不健康的食物再好吃也要少吃,尤其是别天天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