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云南府城系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周围九里三分,“三百三十四步,共一千九百六十七丈”。“高二丈九尺二寸,向南。初建时,昆明就将圆通山、五华山、祖遍山和翠湖纳入城中,故有昆明城以明城最为著名。 ![]() 1636年云南地图 龟是昆明城的形状(共开六门,呈龟形):南门为龟首,朝向南方的滇池;北面为龟尾,靠着北面的蛇山;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是龟的四足。汪氏设计的龟城“尾掉而足动” 。既: 北门虽内城门朝北,城廊的门却向东,意为“龟掉尾”;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则门有三道,其外门一律朝南,以表现足动之态;惟大东门内外如一,因东方属木,宜伸不宜屈。 ![]() 方苏雅于1900年手绘的云南府城缩略图 这是方苏雅于1900年手绘的云南府城缩略图(不包括中庆城和拓东城),虽不完全精准,却将“龟城”昆明的整体形状和内部构成较完整地呈现。 据张维翰修、童振藻纂《民国昆明市志》所载:“昆明市有城高二丈九尺二寸,周围九里三分,形如梯式。西北面成长方形,东南面成三角形。”“旧设城门六:上皆有楼。东曰咸和,楼名殷春,俗呼大东门;东北曰敷泽,楼名壁光,俗呼小东门;南曰丽正,楼名近日,俗呼大南门;西曰宝成,楼名拓边,俗呼大西门;西南曰威远,楼名康阜,俗呼小西门;北曰拱辰,楼名望京。其外皆有重关,以扼市衢之隘。南门之西有钟楼,东有鼓楼,后鼓楼于清光绪戊申年毁,仅存钟楼。环城游河曰护城,可通舟楫。”此时昆明城面积约4.49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昆明砖城,大致在今天青年路、南屏街、东风西路、建设路、一二一大街、园西路合围的范围内。大南门约在今昆明百大新天地一带,大西门在文林街与建设路交叉口附近,小西门在小西门龟背立交桥附近,北门约在昆明市第三十中学(南箐学校)门口附近,小东门约在青年路与圆通街交叉口附近,大东门则在青年路与人民中路交叉口附近。1922年,为疏解交通,在今护国桥附近扒开城墙新辟一门,为纪念护国首义,名“护国门”,俗称“小南门”。 ![]() 南门:丽正门 近日楼 南门明代称崇正门,门楼称向明楼;清代改称丽正门、门楼改称近日楼。南门在昆明旧时龟形状古城中处于龟首的位置,处于今昆明百大新天地的位置上。 当年昆明城最高的建筑物。此楼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3年),城楼原名“尚明楼”,含尊尚大明之意。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熙,将此楼改名为“近日楼”。清末丽正门上的城楼已远不是史料上记载的“重屋三层”、“层檐三翚,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的雄姿了,它屡经兵燹(xiǎn)后的重建仅为两层楼,还抵不上北门望京楼与大东门殷春楼的气派。 ![]() 这是修改前的近日楼。城楼上“丽正门”三个字清晰可见。 ![]() 清末近日楼 清末的近日楼 ![]() 城门名改为“正义门”,城门之上,仍称近日楼 这是修改后的“近日楼”,此时已是1924年,为纪念护国讨袁,城门名改为“正义门”,城门之上,仍称近日楼。这次整修近日门,不仅整修了城门,而且近日楼也仿照北京的正阳门,进行修葺。 ![]() 20世纪20-30年代的昆明,近日楼附近依旧是昔日繁华之地。 ![]() 近日公园(民初) ![]() 1930年近日楼 ![]() 1938年近日楼 ![]() 1940年近日楼 ![]() 民国40年代近日楼 ![]() 抗战期间近日楼 1924年,为解决交通问题,拆除丽正门,留下近日楼,开辟为公园,此地遂称近日公园。近日楼内设有“护国纪念博物馆”。近日公园每天清晨都有农妇前往贩卖鲜花,慢慢成了一个花市。 ![]() ![]() 1950年2月,陈赓、宋任穷在近日楼上举行解放军入城仪式。 北门:拱辰门 望京楼 ![]() 1899年昆明城北门内侧 北门明代称保顺门;清代改称拱辰门,门楼称眺京或望京,为三重楼。北门位于圆通公园西门附近,今南箐中学门口、北门街与园西路交叉口附近,称拱辰门,城楼称望京楼。北门在昆明旧时龟形古城中处于龟尾的位置。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城楼(包括内城门)虽然朝北,城郭的门却朝东,代表的是龟掉(摆)尾之形。 ![]() 当时的昆明北门外一片荒野 ![]() 大东门:咸和门 殷春楼 ![]() ![]() 殷春楼 大东门明代称咸化门,清代改称咸和门,门楼称殷春,为三重楼。大东门称咸和门,殷春楼是大东门上的城楼,位于昆明城东,地点在今人民中路与青年路交叉口,环形人行天桥(甜甜圈)处。 ![]() 咸和铺是如今的人民中路东段 大东门城门外横跨盘龙江的是普润桥,从桥到太和街(现北京路)这一段称咸和铺; ![]() 大东门城外的稻田(清末),远处隐现的群山是长虫山,稻田后,左边高耸的建筑是启文楼 大东门城外的稻田(清末),远处隐现的群山是长虫山,稻田后,左边高耸的建筑是启文楼 ![]() 站在普润桥上往北拍盘龙江 小东门:敷泽门 壁光楼 ![]() 小东门 壁光楼 小东门明代称永清门,清代改称敷泽门,门楼称壁光,为两重楼。 ![]() 远处的金马山影表明这是昆明小东门一带的城墙 图中远处的金马山影表明这是昆明小东门一带的城墙,这里地势较低且紧依盘龙江——历史上多次肆虐沿岸的一条河,也是昆明最重要的水道。 ![]() 清末小东门外米厂心街北口看东城墙和一窝羊景观,城墙边缘与房舍之间一淡淡的山体轮廓,就是昆明北郊长虫山 ![]() 小东门外民国中期圆通山东坡一窝羊一带的状况 ![]() 小东门外鱼吐唇楼 据“老昆明”回忆,旧时盘龙江涨水时“坐在城墙上就能洗脚”。受水患的影响,古昆明城池的形状建得并不方正。 ![]() 小东门城外是敷润桥,今圆通大桥下面,希桥酒店大门到桃园街的那座桥; ![]() ![]() 村名还沿用小东门城门的名字——敷泽村 ![]() 村名还沿用小东门城门的名字——敷泽村 ![]() 灵光街 从圆通大桥下面,沿北河埂向北到鼓楼路,向东到灵光街,再从灵光街回到圆通大桥,这几条路的中间区域是一个村子,村名还沿用小东门城门的名字——敷泽村; ![]() 从敷润桥沿盘龙江向北走,至小菜园村不到环北桥,有一个小学,学校名称也沿用小东门门楼名——壁光小学; 大西门:宝城门 拓边楼 大西门明代称广远门,清代改称宝成门、门楼称拓边楼为两重楼。 ![]() ![]() 站在大西门楼北端城墙上拍摄到的大西门外景象(民国时期) 大西门曾是昆明古城的古道客栈与马厩集聚的地段。 ![]() 文林小学是以前的文昌宫的地址上改建的 小西门:威远门 康阜楼 ![]() 康阜楼 小西门明代称洪润门,清代改称威远门,门楼称康阜楼为两重楼。康阜楼是小西门上的城楼;位于城西今人民西路,龟背立交原金穗酒店附近。 ![]() ![]() ![]() 小西门是昆明水陆的重要入口。 ![]() 昔日小西门,是繁华之地,远处的是康阜楼。 古城墙拆除 1922年,因市政建设规划需要,存留了百年的城墙开始慢慢被拆除。最先拆除的一段在南面,城墙处仅留下一门的痕迹,名为“护国门”,是为纪念护国起义成功的又一重大历史纪念性建筑,也是当下人们可以打卡纪念之地。 ![]() 民国时期护国路 ![]() ![]() ![]() 继之又拆除丽正门,保留“近日楼”,现新址移至东寺街文化步行街,虽不像旧时认为它是“接近太阳的高楼”,但依旧是昆明市的象征和骄傲。 ![]() 南屏步行街 ![]() 南屏步行街 1930年则拆除正义路以东、护国路以西的城墙,填河建路,取名南屏街,成为如今繁华靓丽的南屏步行街。 1951年拆除护国门至圆通公园的城墙,修建青年路,随后又拆除近日公园至小西门、大西门至圆通公园、小西门至大西门的城墙修建道路。 ![]() 从此,昆明古城墙大部分消失,仅有圆通公园东北角一段尚存。 古城墙遗址 ![]() 说到圆通山,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动物园和樱花,但其实,昆明城中最后一段古城墙遗址,就位于其中。 这唯一留下的“明城墙残段”,成为了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墙体保存完好,动物园也日常对墙体进行修缮维护。 这些古城楼造就了昆明的文化,可如今却荡然无存。留给人们的,只能是遗憾、回味和无尽的怅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