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以“书话”为名的书,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知堂书话》

 shineboy1 2022-06-02 发布于加拿大

如果说唐弢《晦庵书话》虽有“开天辟地”之功,但在我看来,所有以“书话”为名的书,论写作水平、智识境界和影响力、传播力,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知堂书话》。

忘记是什么时候了,从地摊上买来一册《知堂书话》,是钟叔河编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这书原本上、下两册,我只得了本下册,收集的文章多是周氏读古人文集、笔记的文字。我本来也喜欢读古人的这类文字,于是这本《知堂书话》就置于案头,不时翻阅。周作人是一位博雅的人,书读得多,文章写得舒缓有致。读他的作品,能够让人领略到他骨子中透出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气息——浓浓的书卷气。

日伪时期周作人有附逆经历,故被国人骂作汉奸。因为这是关乎民族大义的事情,恐怕谁也无法为他开脱。然而,周氏的文学才华和文学功绩却又每每使人们不能因其人而废其言。周作人写那些读书随笔时,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在写书话。钟叔河先生将周作人部分读书随笔名之为“知堂书话”,是他作为编者的“创意”。不得不说这一创意十分成功,两岸先后有五个版本问世就是明证。《知堂书话》,周作人著,钟叔河编,岳麓书社


1986年4月第1版,上下两册。


这是《知堂书话》第一个版本,它出现在1986年的书店里,现在想来都是个奇迹。编得那么用心,设计得那么雅致,覆膜“软精”封面、暗绿特种环衬纸、别致的正文排版,在当时的书籍设计中显得非常有品质。美中不足是正文印刷时用了两种质量有异的纸。当时不觉什么,时间一长,书口看上去有黑有白,显得“岁月感”十足,只是太斑驳了。台湾百川书局版,上下册,列为“百川近代文史丛刊之三”,1989年12月初版。编订体例没有变化,只是竖排繁体了而已。增订重编本,海南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大开本,精装带护封。上下册,书前加照片若干。

钟老对这个版本有增订说明:1,新《书话》将序跋纳入;2,将集外或未刊稿中的书话全部纳入;3,按文章内容分为七辑;4,各辑按写作时间先后编次;5,较长引文改字体排印,长文适当分段。钟先生喜欢小开本书籍,因其方便读者阅读。所以,多年以后,谈起海南版,钟先生还对开本耿耿于怀:“海南版太厚太重,却是美中不足。”;第四版于2004年9月出第1版,十六开,上下两册,平装。这次钟先生编法又变,序跋还是单行,书话部分为四辑,各辑按发表时间先后编排。

人民大学新版于2011年6月重印了一版,编辑体例一如它们的2004年版,只换了封面设计而已,可惜没有精装;钟先生最满意的版本终于来了,那就是岳麓修订重编版,2016年4月第1版,小32开本,软精装,全五册,盒装。他说,这是他编的最后一个版本了。书分为五册,前四册皆集内文,第五册收集外文,依时间先后编次。新增校记,涉及写作时间、每篇出处、原文错讹、编订说明等项,很有点“定本”的风范了。钟先生专门为此版写了新序,字里行间,感慨万端。他感叹道:“前度刘郎今又来,时间却已过去三十年了。”图8、图9为钟叔河先生。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