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精彩故事☯学中医中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唐代,江陵府节度使成讷有个弟弟叫成诉,31岁时中风,卧床不起,时间长达5年,经过了很多大夫的医治,都没有效果。 一天,成讷遇到一位叫钟针的道士,钟针仔细给成诉诊治了一番后对成讷说:“你弟弟的病可服用豨莶丸治疗,只要能坚持服药,就一定能好。” 钟针把豨莶丸的制作方法告诉了成讷,成讷叫家人按照钟针的方法:采药,用温水洗去泥土,摘去叶及枝头,九蒸九曝,后熬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让其弟每天空腹温酒或米汤饮服二三十丸,服后再吃三五匙饭压之。 ![]() 果然,成诉服用豨莶丸4个多月的时候,身体明显恢复健康,服了快半年时,身体变得比以前强壮。 成讷见证了弟弟的病果然跟钟针说的那样,坚持服豨莶丸慢慢痊愈,身体逐渐强壮起来,非常高兴。他觉得这么好的一个治疗中风的药物应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用上,于是便向朝廷进献此方,朝廷则令太医院详细记录了此方并推广。 其实,当时向朝廷献豨莶丸的还有益州知州张咏,他讲述了自己服用此药的效果,并讲述了益州一个叫罗守一的都押衙,和一个叫智严的和尚。两人均因中风,口眼涡斜,张咏使用豨莶丸给他俩服用均治愈。 这两则献方的事,都详细记载于《本草纲目》中。
![]()
豨莶草(xī xiàn cǎo)豨莶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碎生用,或加黄酒蒸制用。 其味苦、辛,性寒。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 使用方法:煎服或外用。治风湿痹证宜制用,湿疮、湿疹宜生用。
![]() 祛湿通络豨莶草辛散苦燥,能祛筋骨间风湿而通痹止痛。 可用于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脚弱无力等。 治风湿痹痛偏热者,可用生豨莶草(生用偏寒,善化湿热)配臭梧桐,如《养生经验合集》豨桐丸; 治风寒湿痹或中风痿痹,可单用豨莶草酒蒸为丸,温酒吞服,如《活人方汇编》豨莶丸。
![]() 清热解毒豨莶草能清热解毒,祛风湿而止痒。 可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单用豨莶草内服或外用。
![]() 中药:豨莶草 豨莶草又叫肥猪草等,您们当地叫什么呢? 豨莶草常生长在荒野、路边的杂草丛里,您见过豨莶草吗?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记得点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 |
|
来自: 新用户51596195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