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9岁的文征明,用颜体写小楷!

 shineboy1 2022-06-02 发布于加拿大
随缘

图片

文徵明早期极力学习赵孟頫的小楷,

还临习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

他四十九岁时写的《明故黄君仲广墓志铭》,

颇带颜体。

用笔藏锋,丰骨多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征明小楷放大图片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文徵明小楷对后世的影响

毋庸置疑,在明代的书家中,文徵明的书法成就得到众多书法评论家的肯定与赞赏。从其擅长的小楷与行草,到隶篆,无不令后人称赞。大多书家一致认为,自元代赵孟頫小楷在当时社会达到鼎盛开始,文徵明的小楷也同样在明代时期,达到了书法的至高点。对于这一点,众多书法评论家均有过论述。

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说:“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涪翁尤佳,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洞。”朱和羹《临池心解》说:“每论宋楷,以吴傅朋说为第一;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王世贞于《书赵松雪集后》中说:“书,小楷赵不能去俗,文不能去纤,其精绝同也。”明代谢在杭也这样评价:“古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自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徵明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这些评论充分地肯定了文徵明小楷在明代独一无二的地位。

同时,王世贞称文徵明“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一个“精工之甚”表达了文徵明小楷无以言表的精湛。这种精工不仅来自于对二王的师法、对宋元的汲取,更是文徵明一生皎皎君子之风的反映,即所谓“书品即人品”。文徵明自己也强调人品的重要性,其在《跋姜太仆书法》中说:“观其点画形体,端庄严肃,士大夫品其有正人君子立朝之象。噫!岂虚誉哉!即此是学,因其笔法而和其心法,其心正,则笔正,如正人君子,则其为益不小矣,岂特为六艺之一而已哉。”正如文徵明所言,书法的高下最终反映在人品上。所以,小楷这一文徵明最擅长的书体更是文徵明高洁品性的体现,而他的品性与小楷这种书体的端整风格恰恰相契合,二者之间可谓浑然天合,这也是文徵明一生留下了大量小楷作品而很少作草书的一个原由。既然“书品即人品”,我们赏析文徵明的小楷作品时,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作品的艺术层面,而应更多的结合作者的品性去解读去体会。

图片

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局部)

在当代书法取法与创作中,文徵明小楷越来越受重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徵明小楷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属于“可学”的法书;二是文徵明传世的作品甚多,当代书家在借鉴与取法之时,有较多的参考;三是文氏小楷较为雅正、妍丽,对一些内秀的女性书家而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四是当下书坛对明代中期的书法史着力较多,明代书画史研究属于“热门”,吴门四家备受推崇,这样,也促进了文徵明作品尤其是小楷作品在当代的接受,知名度随之增加;第五,文氏小楷雅俗共赏,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都很自然地接受并喜爱,这也是文氏小楷本身具有的魅力。

综合这些因素,文徵明小楷越来越被推崇,事实也证明,在各级各类展览中,取法文徵明小楷的作品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他的小楷妍媚的同时而又古朴,有着不同于其他书体的气质。而且,文徵明小楷较容易上手,这也是备受书家重视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当代一大部分以小楷见长的书家,基本上都临习过文徵明的小楷,并频频在全国大展中获奖、入展。这些现象说明文徵明小楷是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文徵明也告诉我们何为经典,如何去创作经典。这也是文徵明历史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